爱情销存卡

来源 :江门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d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忆深处,总是有些事一直令人难忘,有些人至今仍在心里默默回想。即便是远在天涯,时空相隔,也无法淡忘心中存留的那段美丽殇情。
  进那家皮具厂是偶然,而被分配到原料仓,与柳青青相识却是必然。那家厂规模颇大,原料仓的工人却只有两个。因为原料仓只是收发货和清理整顿库存原料,除了一名仓管,就是我和肖如意。偌大一个仓库,整齐地摆放着如同我们宿舍铁架床一样的架子,上面堆满了各式各样的皮料,因为人少,从仓库外面看来,里面一片寂寥。除了仓管偶尔从办公室来仓库转转,领导一般几乎不来查岗,所以,只要一有收发货单,我和肖如意便会齐心协力尽最快速度完成任务,然后在仓库唇枪舌剑,海阔天空的闲聊。
  每次收发完的货单,仓管安排我要及时交到办公室统计员柳青青的手上,因此我们一来二往地相熟了。每天进出库的货单我交给柳青青统计后,她便会去我们仓库和实物一一对照。每个堆满货物的铁架下角有一张销存卡,每天有什么型号的物料和多少数目进出库,都要对好号入座,进行销存。因为这样,所以每天我和肖如意无聊时都会翘首期盼柳青青的到来,之后便好和她东扯西拉地聊些不着边际的话题,打发空虚的时光。肖如意满嘴油腻,每次看到柳青青翩翩而来,就浑身抖数地叫着:“表妹,表妹。”叫得柳青青一头雾水,便反问,我怎么就是你表妹呀!?肖如意又趁机温和地诠释,因为你长得像我表妹啊!柳青青随口反答,你也好像我家隔壁的那个二愣子哦!听罢他们相互的调侃,我笑得好久直不起腰来。从那以后,“二愣子”就成了肖如意的别名,我时常那样称呼他。在柳青青温柔的娇嗔后,肖如意似乎心里如吃了蜜一样甜,脸上挂满了幸福甜美的笑容。我偶尔和柳青青搭讪时,她表现出那种妩媚的气质,总是令我流连忘返,言语间,她那清脆,温柔、低婉的话时常让我魂不守舍,看着她进出仓库时那纤瘦的身影,轻盈的步履,以及披散在背后黑而亮的一头秀发在空中摇曳的情形时,我心里总涌起一种不安的情愫。
  随着岁月的流逝,工作中频繁的交往,我和柳青青熟识了很多,也相互了解了很多,她利用工作之便,每天只要没事就会在仓库和我们闲聊一阵子。一天刚上班不久,我觉得喉干舌燥,慢慢便感觉头重脚轻起来,实在受不了,就和肖如意招呼了一声,让他留意一下领导查岗,自己便躺在堆满皮料的铁架里迷迷糊糊睡着。没多久,朦胧中听见柳青青尖细而轻柔的声音,“怎么就你一人,你们仓库那位呢?”肖如意听后指着靠近墙角的铁架回答,他有点感冒,在那边休息。随后,我便听见一串急促的脚步声,那时我很想挣扎起来,可身体却如千斤般沉重。柳青青来到我面前时,大惊失色,惶恐地询问我病情,她很关心地说代我去向仓管请假,可我觉得能支撑的住,没同意。之后她说了些什么,由于半清醒半迷糊中,也不记得。只知道没过多久,她拿来几颗感冒药和一杯温开水递给我,吞服药后,我又不由自住地在那堆皮料中慢慢睡着了。直到快下班肖如意叫醒了我。那时头脑感觉好多了,听肖如意说,多亏柳青青去厂医务室领的感冒药,要好好感谢她。我见到柳青青连忙说谢谢,一个不加班的晚上,我邀请她和肖如意吃饭,可被她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柳青青本来就是我心仪已久的女孩,只是由于自己怯懦一直在努力控制对她爱慕之情的流露,因为这次感冒,更让我对她产生无由的依恋和挂念,幸好每天都能碰面,看到她一颦一笑,举手投足间的喜怒哀乐。爱上柳青青是我心里的一个秘密,我不敢轻易告诉谁,包括肖如意。因为我知道肖如意早已爱恋着她,尽管他明里暗里的表白,但柳青青置若罔闻。我深知自己长相以及各方面都不如肖如意,所以对柳青青那次为我领感冒药只是出于她作为朋友或同事的援助而已,不敢奢望她在男女感情上对我有所青睐,可偏偏时不时又听到肖如意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调侃:柳青青肯定喜欢你,可要把握好时机啊!为此,我想验证肖如意的话,便趁柳青青在销存卡上做帐时,故意和他拉家常,谈到兴浓时,便试探性地说:“柳青青,你每天这样忙着工作,别忘了找个男朋友哦!”她听后温情地回答:“现实中我没有男朋友,可我心里有了啊!”。她的回答让我好奇,便打破沙锅问到底,那是谁啊?他现在哪里呀?“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我听后有些受宠若惊,连忙指着自己调皮地说,不会是我吧?她沉思一会,面色羞涩地说,是啊!我忙不迭地说,你该不会是把我当作卡上的数据一样每天销存吧!怎么会呢,说着她从一摞厚厚的账本里拿出一张心形卡片递给我。卡上的背景是一片绿草如茵,蔚蓝的天空下两只小鸟在自由地盘旋,上面还写着一行娟秀的字:爱情销存卡。她说我若喜欢它(她)就保存着,不是就随便扔掉。其实我知道柳青青话里的意思,那张卡就是代表着她。既然卡片是代表柳青青,而我一直无法对她表露心迹,现在终于有机会,当然百倍珍惜,当即便将卡片收藏在兜里,心里乐不可支,此时此刻,我终于体会到肖如意那时脸上挂满甜蜜幸福的笑容了。
  以后的日子里,肖如意看到我和柳青青亲密无间的样子,便知晓是怎么回事,尽管他心里一万个不如意,但感情上的事谁也不能勉强,再说我们既是同事又是同乡,所以只要柳青青一来,他便会借机溜出仓库,我和柳青青的爱情也就这样慢慢萌芽,成长。不加班的时候,我和柳青青一起逛街,买些零食,坐在厂附近的草坪上边吃边聊,我们谈各自的身世,家庭背景,未来理想,直至最后谈婚论嫁。她依偎在我怀里,透过霓虹灯微弱的光线,我看见她洁白的脸上,时而会浮现出一种难以言喻的苦涩和忧郁。想着最初的她是那般开朗,豁达,如今变得神采奕奕,我以为她是因为工作太累,便想逗她开心,嘟嚷着:“青青,青青,”她听后娇嗔地说,我在这还还叫什么呀!我连忙伸出头指着脸颊笑着争辩,我不是叫你名字,是叫你亲亲这儿呀!她听后若有所悟,不禁咯噔咯噔地笑个不停,那串银铃般的笑声,仿佛冬天的一缕阳光映照在我心田,使我身心倍感轻松和舒适。
  时光如白驹过隙,很快一年过去了,我和柳青青朝夕相处,彼此间也没什么鸿沟,在别人看来,已是非我不嫁,非她不娶。可是,美好的事总是在意想不到时被无情的摧垮和破坏。那个夜晚,柳青青小鸟依人般靠在我怀里,表述了她家人对我们在一起的意见,她说她有一个姐姐嫁到了远方,家里再无兄弟,父母接近年迈,不希望她和姐姐一样再嫁远方,要她回家找个上门女婿,在她们村里,她家条件还算较好的。如果可以,希望我能去她家……听完柳青青的话,我脑海里一片空白,不知所措,不敢轻易做决定,那一刻在心底里,我清醒地意识到自己虽然深爱她,但要倒插门,是无论如何不可能的。我断断续续地回答,我要先打电话和父母商量,这件事以后再慢慢说吧。
  从那以后,好长一段时间我心里七上八下,始终不得安宁,面对眼前深爱的人,无法启齿。我不知该如何向她说明我内心的想法,不忍去伤害她,更不敢向家里的父母说明原委,从弟弟去世后,我就是父母生活唯一的希望,无论如何他们也不会同意我做别人的上门女婿,考虑再三,我还是咬着牙向柳青青表白了自己的想法,意料中她没有往日那样沉郁和忧虑,她也许早料想得到让我去她家是不可能的。平静的夜幕下,我听见身旁柳青青的心跳得急促,她满脸忧郁地说,过两天就回老家,她奶奶病危,将不久于人世。我听后有些震惊和惶恐,我知道她离开了就意味着什么,即便是两颗心贴得再近,也无法抗拒现实。我颤抖地握紧了她柔软的小手,心似乎在冰天雪地里,一阵阵凄冷的寒意袭来。我恳求她回家后多和父母沟通,希望他们能理解,成全我们,柳青青瞪着噙满泪花的双眼向我点头。那一晚,我们相拥在一起,一直到厂里要关门才依依不舍地离去。送走柳青青后,我度日如年,一天看不到她就如坐针毡,心理难受,可一天天过去了,我始终没能再见到她回来,她如一只鸟儿,飞到远方无影无踪,我预感到一种失意,我和她注定只能相爱不能相守。无奈的现实有时就像一把锋利的剑,捅到谁的胸口不流血却疼痛一生。
  我从日记本里拿出那张心形卡片,看着上面优美的图案,两只小鸟低低飞翔,还有她亲手写下的五个字:爱情销存卡。时间就是一杯忘情水,走的越远,浓度越密。或许,在柳青青心里,已渐渐将我们那段感情销忘,而我,会将这张卡片永远保存。
  责 编:熊正红
其他文献
去年我回家过春节,父亲几次提出要我给他买辆摩托车,赶集走亲戚啥的好方便,但考虑到家里刚建新房,经济周转不过来,加上母亲也不同意,我就劝慰父亲,等迟些日子再买。谁知腊月二十六那天赶集的时候,父亲自作主张买了摩托车了。开始我不信,结果他掏出两把车钥匙拿在手里晃,一副得意洋洋的样子。一旁的母亲看见,半信半疑地来问我,我说我也不清楚。待证实父亲真的买了摩托车后,母亲红着眼睛骂开了,背着年货往街头一路走一路
期刊
许多年过去了,我时常会想起山槐嫂。想起她给我的那粒糖。  那年我八岁,村里的光棍汉老陈秃娶了个外地媳妇。我妈悄悄说,这媳妇是老陈秃花了几千块钱买回来的。一天晚上,我从同学家里回来,一蹦一跳走到村口,看见那个外地媳妇鬼鬼祟祟地从路边的树荫里钻了出来,手里还提着一个包。她一脸慌张,撞到了我身上。  我“哎哟”一声尖叫,那外地媳妇也吓了一跳。她忙从兜里掏出一粒糖,递给我说:“娃子,千万莫对别人说看到我了
期刊
一叩首——  张三胜正一下礼貌,随着主持人的口令,先作揖后磕头。头低得过猛,礼帽被甩到正前方。由于双手摁地,不方便抓过来戴上,因为再叩首的口令接着跟了上来。张三胜只好在再叩首时,头靠前挪一下,欲顺势把脑袋顶进礼帽里。  来吊孝的路上,张三胜一再叮嘱年轻人,不会不要紧,行叩礼的时候,跟我学就是。左右两旁的年轻人一看张三胜的动作,也紧跟着甩出礼帽,见第一下没顶进去,就学着他的样子第二次把脑袋顶进去。 
期刊
※本文是安徽大学法学院学生参加全国第11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作品。课题组成员:庆启宸、石克链、王丹、张筱伟、宋加堂;指导老师:华国庆。全文在集体调研和讨论的基础上由庆启宸执笔完成,陈宏光教授提出宝贵的修改意见。调研中得到安徽大学、省社科联、省社科院和相关部门、市县领导和专家的指导支持,在此一并致谢。    摘要:本报告以安徽为例,研究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过程中中国的粮食安全
期刊
因为有了二十多年的“实战”经验,我在学生中落了个“好脾气老师”的名声。也由于这个原因,刚刚毕业的新老师就常常把最难治理的“刺儿头”交给我。  比如有一次,一个叫林明的同学就嘟着嘴站到我的面前。他的老师脸红脖子粗地向我告状:“瞧瞧,这小子现在已经大胆到撸起裤腿让我打。您说还怎么教育?”林明的嘴仍然嘟嘟着,一副不服气的样子。  我挥手让新来的老师离开一会儿,转身轻轻地对林明说:“这位老师给你的感觉怎么
期刊
中午下班时,我和张姐刚走出车间,丁佳卉风风火火地从后面追了上来,说:“听说了吗?人力资源部新来了一位经理,据说还是老板的亲戚!”  张姐扑打着工衣上的灰尘,没好气地说:“天下乌鸦一般黑,不管是谁做经理,都是跟老板一个鼻孔出气。那‘閰扒皮’刚走才几天,这么快又来了一位,没好日子过喽!”  丁佳卉说:“是啊。閰扒皮不是老板的亲戚,都把我们苛刻成这个样子。这位新经理如果真是老板的亲戚,那我们岂不是更惨?
期刊
黔中纪事  李白云  题记:2011年间,因工作关系我多次赴黔,写下一些日记,以下是其中的摘录。  11月16日  年内再次入黔。初冬,山色变黄,轮廓模糊,有莫奈的画意。收割后的田野一片狼藉,到处有人畜忙过的痕迹,空中还有烧禾草的蓝烟时浓时淡地飘过。耕地,给人以掠夺后的感觉。透过路边枝叶稀疏的梧桐树,可以看见远处同样稀疏的农舍。农舍低矮、简陋,年久日深,跟它们的主人一样保持原貌。我忽然有了深入窥探
期刊
朋友的同事老刘到我这里出差,朋友让我一定接待好。  老刘是个老实人,刚从车站把他接上就看出来了。我提前定好了酒店,接上老刘就直奔那里。车上,我对老刘说:“刘哥,您先办事,办完事我带你在这玩几天。”老刘听后直摆手,告诉我他儿子22号结婚,办完事马上就得赶回去,并请我帮他订一张返程的12号的车票。这个时段正好是旅游旺季,票十分难订,可我还是托人订到了一张。第二天,我便把票送到了老刘的手里……  11号
期刊
上个月,我从县林业局调到了县宣传部,县宣传部郑部长指定宣传处熊处长多带带我,熊处见我的第一面就说:做新闻和看人一样,都要学会选角度。  原以为宣传部是个轻松好玩的部门,每天一张报纸一杯茶,不需要下基层,也无需经常往山沟里转,日子一定过得恬淡自如,可事实并不是这样。因我在大学学的是林业专业,对新闻宣传还是个门外汉,熊处在平常工作中就对我百般照顾,大事小事都带着我,一是让我开拓眼界,二是让我尽快熟悉业
期刊
依稀记得,地铁口,那个穿着花格子衬衫,灰白牛仔裤,背着一把木棉吉他的你。  第一次见到你,是在那个夏天,拥挤的交通让人烦闷,行人的脸上映衬着这个城市给他们带来的疲惫,千篇一律。大街上,尘土飞扬,汽车的鸣笛声与高楼建筑上的机器搅拌声把这个城市的喧嚣演绎得淋漓尽致。就在那一瞬间,一声轻脆悦耳的声音在人群中断断续续地传开,循声望去,原来是地铁口一个男孩在弹吉他。  红色的木棉吉他是我喜欢的那种,那首曲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