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12月29日,中国政府公开发表了《2006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强调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与世界各国一道,共同致力于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白皮书全文约2.6万字,由前言和安全形势、国防政策、国防领导管理体制、人民解放军、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边防海防、国防科技工业、国防经费、国际安全合作等部分组成。“推进信息化建设”成为首次在国防白皮书中出现的一项新内容。
军队建设信息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几场高技术战争,凸显出世界军事变革对国际安全的影响;2002年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提出了“军队要努力完成机械化与信息化建设双重历史任务”,这给中国军队现代化建设带来了一系列变化,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拉开了帷幕。
《2006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进一步强调,“世界新军事变革正向纵深发展,以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军事竞争加剧,军事力量对比失衡的局面没有明显改变,信息化建设是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重要内容。”白皮书说,在现阶段的中国国防建设中,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其具体内容包括:维护国家安全统一,保障国家发展利益;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强以信息化为主要标志的军队质量建设;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坚持自卫防御的核战略;营造有利于国家和平发展的安全环境。
在这里,“加强以信息化为主要标志的军队质量建设”被单独列向,表明我国对国防信息化的重视态度十分明确。白皮书还明确指出,加强以信息化为主要标志的军队质量建设,就是“坚持以机械化为基础,以信息化为主导,推进信息化机械化复合发展,实现军队火力、突击力、机动能力、防护能力和信息能力整体提高”。
具体到陆、海、空三军信息化建设,白皮书做了如下描绘:陆军将加速现役主战装备更新换代和信息化改造,建设精干合成、灵敏多能的新型陆战力量。优先发展陆军航空兵、轻型机械化部队和信息对抗部队。侦察预警雷达、火控系统、情报指挥系统等装备都将得到完善。同时,通信兵也要加强通用信息传输平台、处理平台和指挥控制系统、频谱管理系统建设,提高通信和信息保障能力。
海军着眼于建设一支多兵种合成的、具有核常双重作战手段的现代化海上作战力量,信息化是海军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和战略重点,突出发展海上信息系统,加强新一代武器装备建设。
空军也着眼于建设一支攻防兼备的信息化空中作战力量,加强指挥控制系统建设。
军事训练信息化
在和平时期,军事训练是提升军队作战能力的重要手段,为了适应全球军事战争向信息战方向转变的趋势,在军事训练方面,白皮书说,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军事训练中,“着眼提高诸军兵种一体化联合作战能力,积极推进机械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转变”,瞄准未来信息化战场,开展一体化训练创新实践,积极探索作战单元内部集成、作战要素系统集成、作战体系综合集成训练的路子;坚持科技兴训,运用现代化训练方法和手段,发展基地化、模拟化、网络化训练,不断增大军事训练科技含量,着力提高军事训练的质量和效果。
白皮书介绍,中国人民解放军坚持按纲施训,强化军事训练全过程全要素的科学管理。探索和建立信息化条件下的训练组织管理模式,优化训练程序,严格质量评估,建立健全适应信息化作战要求的训练标准体系,以首长机关和单位整体训练为重点,采取实兵检验性演习的形式,运用部队演习评估系统等手段,全面检验和评估部队的训练水平和实战能力。
按照白皮书的介绍,目前我国政府增加的国防经费,除了主要用于改善军人工资待遇和部队生活条件、支持军事人才建设、平抑物价上涨因素以及增加非传统安全领域国际合作的费用外,加大武器装备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也是重要的一项支出。
白皮书全文约2.6万字,由前言和安全形势、国防政策、国防领导管理体制、人民解放军、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边防海防、国防科技工业、国防经费、国际安全合作等部分组成。“推进信息化建设”成为首次在国防白皮书中出现的一项新内容。
军队建设信息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几场高技术战争,凸显出世界军事变革对国际安全的影响;2002年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提出了“军队要努力完成机械化与信息化建设双重历史任务”,这给中国军队现代化建设带来了一系列变化,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拉开了帷幕。
《2006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进一步强调,“世界新军事变革正向纵深发展,以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军事竞争加剧,军事力量对比失衡的局面没有明显改变,信息化建设是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重要内容。”白皮书说,在现阶段的中国国防建设中,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其具体内容包括:维护国家安全统一,保障国家发展利益;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强以信息化为主要标志的军队质量建设;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坚持自卫防御的核战略;营造有利于国家和平发展的安全环境。
在这里,“加强以信息化为主要标志的军队质量建设”被单独列向,表明我国对国防信息化的重视态度十分明确。白皮书还明确指出,加强以信息化为主要标志的军队质量建设,就是“坚持以机械化为基础,以信息化为主导,推进信息化机械化复合发展,实现军队火力、突击力、机动能力、防护能力和信息能力整体提高”。
具体到陆、海、空三军信息化建设,白皮书做了如下描绘:陆军将加速现役主战装备更新换代和信息化改造,建设精干合成、灵敏多能的新型陆战力量。优先发展陆军航空兵、轻型机械化部队和信息对抗部队。侦察预警雷达、火控系统、情报指挥系统等装备都将得到完善。同时,通信兵也要加强通用信息传输平台、处理平台和指挥控制系统、频谱管理系统建设,提高通信和信息保障能力。
海军着眼于建设一支多兵种合成的、具有核常双重作战手段的现代化海上作战力量,信息化是海军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和战略重点,突出发展海上信息系统,加强新一代武器装备建设。
空军也着眼于建设一支攻防兼备的信息化空中作战力量,加强指挥控制系统建设。
军事训练信息化
在和平时期,军事训练是提升军队作战能力的重要手段,为了适应全球军事战争向信息战方向转变的趋势,在军事训练方面,白皮书说,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军事训练中,“着眼提高诸军兵种一体化联合作战能力,积极推进机械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转变”,瞄准未来信息化战场,开展一体化训练创新实践,积极探索作战单元内部集成、作战要素系统集成、作战体系综合集成训练的路子;坚持科技兴训,运用现代化训练方法和手段,发展基地化、模拟化、网络化训练,不断增大军事训练科技含量,着力提高军事训练的质量和效果。
白皮书介绍,中国人民解放军坚持按纲施训,强化军事训练全过程全要素的科学管理。探索和建立信息化条件下的训练组织管理模式,优化训练程序,严格质量评估,建立健全适应信息化作战要求的训练标准体系,以首长机关和单位整体训练为重点,采取实兵检验性演习的形式,运用部队演习评估系统等手段,全面检验和评估部队的训练水平和实战能力。
按照白皮书的介绍,目前我国政府增加的国防经费,除了主要用于改善军人工资待遇和部队生活条件、支持军事人才建设、平抑物价上涨因素以及增加非传统安全领域国际合作的费用外,加大武器装备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也是重要的一项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