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特点 科学 合理地使用高中英语新教材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peng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牛津英语》这套教材原为我国香港地区、台湾地区和一些亚洲国家重点中小学的11年系列化教材On Target和Oxford English。在引进这套教材之前,上海作了充分的调查研究和试验,改编工作才随之启动。
  牛津英语教材的改编宗旨是:根据我国外语教学的国策与国情,采用先进的英语教育理念,坚持以人的发展为本和以培养学生语言能力为基础。在教材中,充分体现和落实素质教育思想,突出对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培养。力求提高所有学生的外语基础能力和综合语言能力,鼓励学以致用,帮助高中毕业生实现一门外语基本过关的目标,以适应终身学习、工作和生活对外语的基本要求。
  这套教材对高中英语教学进行了通盘考虑,保证各学段课程的有机衔接,体现课程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实现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适应对象是教学和师资总体条件较好的地区和学校。
  
  一、《牛津高中英语》主要特点:
  1、模块设计科学、合理,具有整体性和可塑性
  这套教材是原版引进改编本,语言地道、真实、自然、接近生活,学生可以最大限度地贴近和实践真实语言是该教材的一个鲜明特点。整套教材内容的选择考虑到题材和体裁的多样性,练习和活动形式活泼、开放,能从学生的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和交流的学习方式。
  根据课标的要求,《牛津高中英语》必修课程加上顺序选修课程共有11个模块。1—5 模块侧重全体学生的共同基础,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语言能力的训练。6—8 模块是顺序选修教材,学生通过 1—8 模块的学习达到课标的八级要求。9—11个模块在 1—8 模块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为以后更高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模块与模块前后照应,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在难度上循序渐进、循环递进。模块内部结构合理,从模块到各模块的单元再到单元内部的板块形成一个立体的结构系统。
  在努力达到课标要求的同时,充分考虑到当前高中教学的实际情况,如:一部分学生的求学目标是通过高考,所以我们将帮助学生达到高考要求作为我们教材的目标之一。又如:根据近年初中毕业生仍达不到课标要求的实际情况,《牛津高中英语》的衔接水平定位在当前初中毕业生的水平上。另外,我们也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在单元内部安排了一些可供选择的项目。
  2、语言鲜活、地道,情景丰富、逼真
  《牛津高中英语》语言真实、自然,情景生动、逼真。教材的语言以英国英语为主要依据,同时,在适当的语篇中让学生了解美国英语的特色,使学生在学习标准英国英语的同时有机会适当接触美国英语。
  教材全部用英语编写,包括教材的主干部分和所有的文字说明。所有的练习和活动都设计了符合生活实际的情景,活动和练习本身贴近现实生活,学生在完成每一项练习、参加每一个活动的时候均能接触地道的英语,感受语言的真实意义和具体运用,教材在体现语言真实、地道的同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控制语言难度,保证语言的梯度,在语言及其情景的真实性和语言的难度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
  3、体现了外语教学新理念
  《牛津高中英语》中的Activities(活动)和tasks(任务)灵活、多样、富有情景,是教材的一大特色。教材的设计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放在学习主人的位置。每个单元的主阅读前都安排一个讨论活动,激活学生与该话题有关的知识,激发学习兴趣。阅读以后,通过一系列的练习,从对文章细节的理解到对文章深层意义的理解,再拓展到对文章中有关话题的进一步讨论,学生能够独立达到真正理解课文的目标。单词学习板块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任务和Project板块更是要求学生通过“做”学习英语(do to learn),获得英语运用能力。
  4、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有趣
  《牛津高中英语》在内容的选择上体现了思想性、时代性、真实性和多样性,各个单元的题材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在内容的整合上强调学生经验、学科知识和社会发展三方面的结合,既通俗、实用又具有科学与人文价值。如现实生活:学校生活、当代社会、环境保护、人际关系、广告、体育、商业等。科技发展:克隆技术、基因食品、航天航空、自然之谜等。
  学生学习《牛津高中英语》既能获得运用英语的能力,又能增长知识、开阔视野。
  5、文化内涵丰富,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
  《牛津高中英语》的每一个单元都包含中外文化,学生在学习和了解国外,尤其了解英语国家文化的同时,加深了对本国文化的理解。每个单元有一篇主阅读和一篇副阅读,常常分别反映中外文化。
  6、重视学习策略,培养能力、开发智力
  《牛津高中英语》重视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合适的学习策略。每个单元主阅读后面的 Reading strategy(阅读策略)是这套教材的一个亮点,从扫读、略读到各种文体的具体阅读特点,涵盖了阅读方法的方方面面。另外,其他各个板块也向学生介绍一些学习策略,如:如何记笔记,如何分析、选取和利用所获取的资料,如何根据构词法记忆单词等。
  
  二、《牛津高中英语》在使用中的几点建议:
  1、整体设计,分步实施,突出听读,落实任务
  针对《牛津高中英语》的特点,教师可以围绕单元话题让学生进行整体感知、整体理解、整体巩固和整体运用。备课时,教师应从实际出发,灵活划分课时,粗线条把握进度,自主确定教学进程,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根据该教材的特点,听力(特别是高一年级)和阅读是各单元的重要教学内容。对于学生听力理解感到困难的语段,教师可以采取先精听后泛听的方式;对于学生阅读理解有难度的语言材料,教师有必要帮助学生梳理材料,以降低难度。
  目前,绝大多数教师对任务型教学知之甚少,实施时颇感棘手。因此,教师在设计和实施任务的过程中,应把握任务的以下特点:①、必须有明确的活动目标;②、尽可能接近现实生活和贴近学生生活;③、必须有获得、处理和传达信息的过程;④、必须运用语言做事情;⑤、运用语言的重点是表达意义而不是操练语言形式;⑥、必须有具体的活动结果。因此,任务并不等同于练习,也不意味着教师放任学生自由行动;同时,采用任务型教学途径并不意味着每堂课都必须采用这种方式,也不应否或排斥其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推荐两种任务型教学的方式:
  ⑴、集中与分散相结合,选择并完成好重点教学任务。费时少的任务随堂完成,中等难度和复杂的任务周末完成,费时多的任务可以利用长假或寒暑假完成。另外,各地应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和兴趣,结合地方特色开展大型英语活动或实施专项课题研究。
  ⑵、尝试单元整体任务(即课前布置、课后展示,包含听、说、读、写的综合整体项目)。每单元按照任务设计、听力输入、阅读输入、语言学习与训练、读写输出和任务展示与评估等几个阶段进行设计和实施。教师可以大胆精简和整合Warming up和Speaking等板块中的小任务。单元整体任务的设计可遵循变任务为项目、变分散为整体、先输入( 听读)后输出(说写)、先认知后交际的教学原则,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其获得学习进步的愉悦感和成就感。
  2、研究教材,合理、科学地用好教材,改善备课和授课
  (1)、教材的使用
  ①、每单元的教学时间安排为10—12 课时。②、高中教材编写以现行初中教材内容和要求为基础,所以很好地处理了初、高中的衔接问题。③、语法的安排是语法项目表中所列的内容,在模块1—9的Grammar and usage 板块中全部覆盖。从模块10开始引进了有关语篇布局和有关基础的修辞格方面的内容。
  ⑶、备课和授课
  在本教材的教授中,教师应以学生为本,既要突出以学生为中心,又要提倡教师的个性化教学,还要以考试改革促进教学改革。具体建议如下:
  ①、适当增加备课时间。在集体备课中倡导重设计、重纲要、重平等交流和重求同存异 ;同时,要力戒形式化的优秀教案评比和拔苗助长式的实战训练。
  ②、倡导个性化、多样化和富有创意的研究型公开课。新教材和新教法要求教师不拘泥于传统,不迷信权威;应尊重个性和尊重创意,力戒作秀式的“优质”课或“示范”课;在主张集体合作、资源共享的同时,更强调个人创新。
  3、让学生坚持“看”,“读”、“做”,实践新课标的理念
  《牛津高中英语》教材提供了丰富的话题、语料和词汇,教师应以开放的心态和开阔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坚持精听与泛听相结合,精读与泛读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听说读写相结合以及语言输入与输出相协调。教师应建议学生每天坚持“看”,“读”、“做”:
  ⑴、每天看(听)一点英语新闻、英语故事或英语歌曲。教师应要求学生每天视听一段英语材料,所听材料可以来自磁带、CD、英语电视节目或网络资源等,以培养学生每天听英语的习惯。各高中学校可以推行一年一度的以英语墙报、英语竞赛以及英语口语角为主题活动的英语文化周(节)活动,以实现英语学习的课内外衔接。
  ⑵、每天读一点英语材料,让学生能够理解大意即可。
  ⑶、每周做一点学法探讨。学习策略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 。根据多元智力理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独特的学习策略。通过对优秀学生的研究,我把这类学生划分为精耕细作(ploughboy)、博览群书(bookworm)、强化训练(test-killer)、灵感突现(inspiration-catcher)、听说交际(audio-visual learner)和博采众长(multi-method learner)等类型。最佳学习策略应是一整套立足个性、突出特色和强调实效的学习方法。教师应引导每个学生改进和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具体做法是让学生结合教材的Learner Log, Assessment, Learning tip和Checkpoint写“学法周记”,让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总结和探讨
  4、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调整教学顺序,重组教材内容
  例如:教师可以在开学初教学Good friends(Book 1A Unit 1),Good manners(Book 1A Unit 6)和Body Language(Book 1B Unit 21);在运动会期间教学Sports(Book 1A Unit 8);在元旦和春节前夕教学Healthy eating(Book 1B Unit 13)和Festivals(Unit 14);在旅游黄金周前夕教学Going places(Book 1A Unit3),Unforgettable experiences(Book1A Unit4)和Cultural relics(Book1A Unit 7);学校开展理想教育时教学Great women( Book 1B Unit 17)和Making a difference(Book 2A Unit 1);学校艺术节期间教学Thesilver screen(Book 1A Unit 5),The sounds of the world(Book 1A Unit 11),Art and literature(Book 1A Unit 12),Thenecklace(Book1B Unit 15),Art and architecture(Book 1A Unit 12)和A garden of poems(Book 2A Unit 4);学校科技节期间教学Technology(Book 1A Unit 9),The world around us(Book 1A Unit 10),Scientists at work(Book 1B Unit 16),Modern agriculture(Book 1B Unit 19),Saving the earth(Book 2A Unit 9)和Frightening nature(Book 2A Unit 10)等。
  教师在处理本教材时还必须明确“一个背景”和“一组关系”。一个背景是指在新课程标准理念指导下开展新教材的教学。为此,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帮助其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扭转或防止一切为了考试的倾向,强化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一组关系是指教师与教材之间的关系,即教师的作用大于教材。优秀的英语教师是最生动活泼、最富有弹性和活力的教材。他们知道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他们的口语就是听力材料;他们的激情应变就是教学任务;他们的因地制宜和因材施教就是最佳的校本课程。
  为了使教师更好地胜任《牛津高中英语》的教学,教师在教学每单元之前应做到:浏览一遍教师参考书(圈出重点)、熟读一篇阅读材料(读出语感)、精听一段听力材料(写出原文)、创设一项任务(超出教材)、补充一点背景知识(结合话题)以及制作一个课件( 根据单元内容整体设计)。前面5项工作由每个教师独立完成,最后1项由教师之间相互合作完成。这样不仅可以化解教学的难点和重点,还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作者单位:415600湖南省安乡县①第一中学②教研室)
其他文献
【摘要】做好学生干部的培养工作,是形成良好的班集体,搞好班级工作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民主选举 个别指导 放手工作 干部轮换  我从2004年起担任音乐教师,从2005年起开始担任副班主任工作。从实践中我体会到,做好学生干部的培养工作,是形成良好的班集体,搞好班级工作的重要环节。2005年下半年,我协助我所任班级的班主班做副班主任工作以来,我尝试摸索培养学生干部的经验,归结起来,主要做了三个方
期刊
当前的社会形态正处于由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迈进的时期。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而知识经济的核心支撑则是教育,是教育培养的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人才推动了社会的向前发展,如今社会形态的转变,呼唤着教育的改革。2001年全国上下开始了新课程改革,思想品德作为初中一门主要学科,其教材、教师教学方法的变革也势在必行。  首先新教材的变革在编排上比老教材更科学、更人性化,其显著变化体现在: 
期刊
我从事小学德育学科教学研究工作已有二十多年,一直觉得这门学科的教研气氛在我县不是很浓厚,教学效果提高不快。究其因,笔者认为,我县在小学德育学科教学研究方面缺乏可生性、针对性、实效性和开拓性。  要认真上好《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这门德育课,我认为必需开展一些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教研活动。从平时下乡听课调研中我体会到,要想上好德育课,把德育课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是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找到有
期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  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因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方法,是广大教师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必然要破解的问题。学生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就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而是能够用科学的方法探究知识、质疑问难、富有个性学习的主人。下面,结合本人和广大思想品德
期刊
口语交际是以交际为核心,交际双方通过口头语言进行沟通的动态过程。因此,口语交际教学应摒弃以往只单纯的进行听说训练,而忽略“交际”这个核心的错误做法。要努力把口语交际的训练置于真实情境中,给学生安排确定的交际任务,让学生在交际中体验到语言的魅力,获得身心愉悦和审美感受,达到在一种快乐的氛围中完成口语交际教学的目的。    一、确立话题  以话题为纽带,在真实情境中把交际双方紧密的联系在一起,重在培养
期刊
近年来,高考试题明显反映出区域地理内容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常反映在对基础知识的思考和运用上,其中有很多是以区域地理内容为载体。这就提示我们:在复习备考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对区域地理的掌握,把握以下四步:  第一步:订目标  教师根据新课标要求,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制订出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按单元向学生公布复习目标和目标能力层次,实施单元目标教学。单元的划分,打破原初高中教材体系,将其相关知识融为一体
期刊
自信心是一个人对自身力量的认识、评价所形成的稳定的内心体验,它是一种强大的内部动力,能激励人们积极行动,追求一定的目标,坚持不懈地去实现自认为可获得的成功。中学阶段,随着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的提高,学生将逐步形成稳定的态度倾向。在教学活动中,教育者应抓住这一关键阶段,帮助学生树立较强的自信心,促使其主动参与、大胆探索、勇于进取的良好个性形成。为此,根据思想品德课教学特点,我对培养学生自信心进行了
期刊
课堂演示实验是目前农村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最多的一种实验教学方式。它是在课堂上为学生演示,主要由教师来完成,并在实验操作的同时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观察、思考和分析的一种实验教学方式。下面,就演示实验的要求作些具体探讨。    一、明确实验目的  课堂演示实验的实验目的,并不是由实验内容决定的,而是由课堂教学需要决定的。通过一个演示实验,究竟要说明什么问题,教师必须对此十分清楚,才能选择典型的实验内容;
期刊
新制定的《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把“激活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放在首位,从而明确了英语课程教学的首要任务。因此,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切实根据教材的特点,千方百计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通过匠心独运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对英语学习乐此不疲。  美国心理学家布
期刊
【摘要】课程改革日新月异,研究性学习作为素质教育理念下一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载体,具有其它课程不能比拟的优越性。笔者就物理研究性学习中课题内容的选择原则,课题内容的组织模式,渐进主题活动的设计构思,以及正确处理学科教学与研究性学习,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等问题进行探讨,旨在使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取得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物理    研究性学习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设置的一项重大改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