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分离肠球菌毒力基因检测及生物膜形成测定

来源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hai3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检测肠球菌的主要毒力基因,并测定其生物膜形成情况。方法收集血液来源标本中的粪肠球菌28株,屎肠球菌54株,采用多重PCR检测肠球菌的5种主要毒力基因:asa1、esp、hyl、cylA及gelE;利用微孔板法检测生物膜的形成。结果粪肠球菌中asa1、esp、cylA、gelE的同时检出率为50%,且28株菌均检测到了至少一种毒力基因,仅在粪肠球菌中检测到了asa1、cylA和gelE基因;屎肠球菌对esp的检出率分别为50%,hyl和esp的同时检出率为22.2%,hyl基因仅在屎肠球菌中存在,18.5%的屎肠球菌没有检测到5种毒力基因中的任何一种。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形成生物膜阳性菌株的比率分别为85.7%和63.0%。结论致血液感染粪肠球菌在主要毒力基因的种类、毒力基因检出率及生物膜形成阳性菌株数均高于屎肠球菌。
其他文献
税务机关近日对主要从事电视机批发业务的某家电销售公司进行了检查,经查发现,该公司在向零售商销售电视机的过程中,还附带赠送一些小家电,包括热水壶、电扇、遮阳伞、豆浆机
目的:分析免疫复合物型乙型肝炎疫苗在小鼠体内和食蟹猴体内的免疫原性。方法免疫复合物型乙型肝炎疫苗单次免疫小鼠,不同时间点采血进行anti-HBs滴度动态检测;不同免疫程序免疫
在风险导向审计理念下,审计资源的配置已经发生根本改变,审计项目的期望边际收益所体现的弹性将会更大,这势必给项目管理带来重大影响。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对审计项目管理进行分析
目的:研究梅毒螺旋体重组蛋白Tpp17体外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 )的活化作用,探讨膜蛋白Tpp17在梅毒免疫学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将采用基因工程技术重组合成的梅毒螺旋体膜
目的:评估小鼠不同组织中B10细胞的比例,分离B10细胞并鉴定其生物学功能,探讨其对效应性T细胞( CD4+CD25-T)及调节性T细胞( Treg)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不同组
当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中,第一产业就业人口逐步向二三产业转移,大批农民转变为城镇居民。针对当前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矛盾和基层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我们赴北京市
目的:建立基于流式细胞分析技术快速检测假丝酵母菌临床菌株药物敏感性或耐药性的方法。方法以碘化丙锭( PI)为荧光染料,采用白假丝酵母菌ATCC90029株确定流式药敏试验门设置及最
目的:探讨滤泡辅助性T细胞( T follicular helper , Tfh)在儿童持续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persistent 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 pITP )免疫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
目的:研究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TLR)2、TLR4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外周血单核细胞的表达及其与Th1和Th2型免疫应答的相关性,探讨TLR2、TLR4在HS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
目的:探讨Vγ9δ2 T细胞识别的肿瘤相关新蛋白质配体人MutS同源蛋白2(hMSH2)在宫颈癌免疫中的作用与意义。方法通过特异性抗体阻断宫颈癌细胞表面异位表达的hMSH2分子,分析Vγ9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