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成平:“霸气”村支书“硬核”战疫情

来源 :党员生活·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tq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潜江市竹根滩镇左桥村党支部书记关成平,勇当一线“急先锋”,一身“霸气”战疫情,守护无“疫”村居,带领党员干部尽锐出战,敢打硬仗,被人们称为“霸气”村支书。
  防疫宣传  喇叭声声不停歇
  “各位父老乡亲请注意,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外出,病毒不分年龄大小,不管你钱多钱少,你到外面到处跑,病毒看准机会就把你找……”在村民住宅前,湾台后,巷道里,每天早中晚,都能看到关成平驾车在村里用喇叭巡回播放着自己编写的防疫宣传稿。
  “防控疫情,首先要做好宣传发动工作,不能让群众存在侥幸心理。”关成平说。为了在第一时间内快速传达政令,及时通报疫情,宣传防控知识,引导和教育村民安心居家隔离,关成平会根据每段时间全市疫情防控的情况以及在村组宣传巡查的情况,自己编写宣传稿。“一篇宣传稿总是改了又改,有时‘抠脑袋’抠到大半夜,学生时代做作业都没有这样用功过,下这大功夫,目的是让宣传内容通俗易懂,村民容易接受,让他们入脑入心。”
  去年大年三十这天晚上,关成平在村头巡回宣传时,看到村民关某家门前有两三个年轻小伙正在聚集聊天,关成平立刻把宣传车调过头对准村民家大门口,放大喇叭音量,一边又一遍地广播。直到三个小伙实在是不好意思,各自回到家里,关门熄灯后,关成平才开着宣传车拐进了另一个湾台。
  为有效制止村民不戴口罩、聚集打麻将、无故出行等现象,关成平在村里开展的“敲门行动”中碰到了不少“硬疙瘩”“钉子户”,可关成平不怕找麻烦,不怕受委屈,一户一户上门提醒,遇到村民不配合时,关成平就耐心向村民普及疫情防控知识,直到村民接受为止。
  为切实控制群众外出,关成平率先制定疫情防控期间“特别”的村规民约,将疫情防控与各类评先评优结合起来。本来以为这些特殊的村规民约会让村民们反感,谁知,关成平的这些硬招绝招,却赢得了村民的广泛理解和支持。如今,村民关门闭户,居家隔离,村庄“静气”成风。
  排查登记  点名到姓不漏人
  左桥村共有12个村民小组,2585人,人口多,疫情防控难度大。“防疫工作稍有疏忽,就会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再苦再累,我们也要把每一项工作抓实抓细。”腊月二十八竹根滩镇召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会议以来,关成平就一刻也没有停歇过。
  左桥村寂静的村路上响起了敲门声,“一家人都在家里吗?在家就挨个答到,有谁不在家里就赶快喊回来,说明出去的原因”……为了掌握精准人口信息,关成平和村两委干部一起对所有住户、有武汉旅居、接触史人员逐户逐人摸排登记,点名到姓不漏一人。
  “为了防止村民串門、聚集、打牌,我们就在村里开展了入户点名。点名时,每个村民必须在自己的家中答到,不在家的居民要立即回家并说明情况,对串门人员现场进行批评教育,还要为返乡人员测量体温。一趟下来,既可以宣传疫情防控知识,还可以全面掌握全体村民的生活需求和身体健康状况。”关成平骄傲地说。
  排查中遇到村民不理解的,关成平总是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工作,告知疫情的严重性、危害性,把党和政府的关怀传递到群众心里。一次,关成平在一村民家排查登记时,发现一位老大爷没戴口罩,在督促他戴好口罩时,老大爷却一副软硬不吃、油盐不进,说到:“我不习惯戴口罩,不戴口罩也犯法吗?”“看您这大爷,我们是好心,您当驴肝肺,您不怕自己染上病毒,也要注意不连累一家人啊。”关成平一席话,说得老大爷哑口无言,连忙从上衣口袋里掏出口罩戴在脸上。
  卡点管控  严防死守不留情
  自竹根滩镇实行道路交通管制以来,关成平常常在村口的卡点一守就是一夜。
  左桥村共设有6个卡点,除潭东公路卡点为活卡外,其余5个均为死卡。特别是2月16日起,按照潜江市委防控指挥部的要求,要对所有村组实行24小时最严格封闭式管理,关成平带领着村干部和志愿者们严格守护卡口,铁面无私,秉公办事,严格检查进出车辆和人员,做到体温测量、信息登记一个不漏,这5个卡点做到了无插针之缝。
  为了进一步加强潭东公路的卡点管控工作,关成平不仅对村民出行严格把关,没有特殊情况坚决不出具出行证明,还对卡口出入的人员和车辆执行最严格地规定,要求卡口值守对事不对人,并在村里的微信群中说明:“消防车、救援车、救护车等车辆均能正常出入,除此以外的其他任何人员和车辆,需要进入七湾村范围内请与我联系,我村路口值守人员只对事不对人!”
  服务群众  跑腿代办不怠慢
  随着疫情防控时间越来越长,特别是对村组实行24小时最严格的封闭式管理之后,食品、药品、日常生活用品等生活物资采购是村民们居家隔离的首要难题。
  既要严格落实村民居家隔离措施,又要保障他们正常的生活秩序。关成平积极发挥“五户联防”作用,制定每5户群众形成一个单元,5户中确定一名联防员,建立“五户联防”微信群后,由联防员对单元内的群众进行防控形势再宣传,防控知识再普及。每个联防单元内,关成平带领村组干部带头包保,既加大了防控力度,又明确了干部责任,实现了干群认识高度统一、群防群治氛围浓厚的局面。另一方面,关成平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在搞好联防群控、群防群治的同时,广泛收集民情民意,掌握群众所期所盼,还在自己随身的手提包里装了一个“群众办事备忘录”,把村民所需生活用品记在备忘录里,列出一个个清单,然后亲自跑腿集中采购。
  一个多月的时间,一个“群众办事备忘录”已经记录的满满当当,村干部每当有相关信息不全的时候,都会问一下关成平,大家都说这个“群众办事备忘录”就是为民服务数据库。关成平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嘛,群众不是没有办法了也不会向我们求助,这是群众对我们的信任,我们要坚决把群众的需求放在心上,一点也不能出纰漏。”
  2月15日晚,关成平得知左桥村1组罗某、10组邱某两名精神障碍患者急需药品的消息后,关成平冒着风雪赶往指定的市精神病院为两名患者购回药品,送到患者家中。村民喻某说:“真的是非常感谢关书记,我们只要有需求,关书记总是乐意帮忙,从不怠慢。找关书记办事,我们心里踏实。”据悉,关成平已为群众代办服务逾200次。
  “有人说我是‘霸气’书记,这个称呼我也乐意接受。父老乡亲是我的衣食父母,对他们爱得越深,自然管得最严,有些事甚至蛮狠,不尽人情。有道是,严是爱,松是害,只要能保障村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哪怕是他们戳着我的脊梁骨骂我,我也认了。”关成平说,在疫情防控的紧要关头,只有“硬核”才能守护无“疫”村。
其他文献
侵害群众利益  案例1动扶贫资金“奶酪”,啃噬群众获得感  陈永秀  2018年12月,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纪工委收到黄石市纪委关于群众反映太子镇半山董村原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董某智的信访举报件交办单。开发区纪工委随即开展深入核查,查明董某智在任半山董村原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期间,存在违规截留群众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征地款等违反群众纪律问题。  根据《阳新县2016年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实施方案》规定
期刊
我是宜昌市点军区委组织部长、统战部长,现在从事党建工作。 一說起党建工作,大家都有一头雾水的感觉,我也经常在想党建工作是什么。  最近也在认真思考,和部分村书记探讨,为什么大家这么困惑。今天正好把这段时间学习和思考的心路历程和大家分享。  党的建设是什么?我们党有9000多万名党员,点军区有4000多名党员。我们要分成N个组织,一级管一级。那么就要加强党的建设,把这一群人组织起来,管理好。党的建设
期刊
治疗一线在医院,防控一线在社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也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最有效的防線。”只有把社区这道防线守住,有效切断疫情扩散蔓延的渠道,才能真正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处于社会治理末梢的社区,住户结构、来往人员复杂,互动频繁,自律程度不一,防控区域“盲区、死角”多。但是,若这个基础堡垒防控不到位,后果将难以想象。因此,这次疫情对湖北武汉
期刊
3月21日下午,我省在汉召开统筹推进全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座谈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传达省委常委会会议意见,研究部署统筹抓好全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  省委书记、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指挥长应勇出席会议并强调,要结合湖北实际准确把握疫情防控和经济形势的阶段性变化,因时因势调整工作着力点和应对举措,增强统筹因素、加大统筹力度、提升统
期刊
探索:党员一带头,群众跟着走  (一)“1”:支部管理党员的“一套机制”。建立“村党支部N个1+1+1”运行机制,形成了“1个党支部=N个一个党小组+一批党员+一批群众”的党员组织管理体系。  就近设党小组,党员编队到组全覆盖。打破传统区域限制,按照“就近划片、易于集中、新老搭配”的原则,将9个村民小组61名党员按10—15人规模编队为4个党小组,确保党小组工作覆盖2760名群众。按照程序,把政治
期刊
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數据表(2.26-3.25)
期刊
“小李,根据组织安排,现在需要人到村担任总支书记,你刚毕业,基层工作经验比较缺乏,对你来说是个锻炼成长的好机会,不过有可能是偏远村,条件艰苦,所以先别急着答复我,给你三天时间想好了再跟我说。”2018年,从学校门刚跨入机关门,组织委员的一席谈话让我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经过一番思想斗争,我决定主动接受挑战。  罗圈荒村,一个距九畹溪集镇20公里的高山村,平均海拔1200米以上,全村393户,1226
期刊
我们无法选择历史,历史却总在选择我们。历史是命,选择是运,这就是命运。  8400多平方公里的武汉,真正是人类江湖天地。至少一万年前有过“汉阳人”的足印,5000多年前的武昌东湖放鹰台,则留存了武汉先人湖畔种植水稻、生活居住的痕迹……  3500年的盘龙城遗址,改变了史家认为商朝文明没有到达长江流域的观念。这里成为武汉城市之根。从此,武汉不负江汉之地。  3100年前,楚国东拓江汉,楚文化得以扩幅
期刊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3月10日在湖北省武汉市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强调,继续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头等大事和最重要的工作,不麻痹、不厌战、不松劲,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坚决打赢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  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广大医务工作者和社会各界纷纷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发出“坚决打赢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的总攻令,更加坚定了广大干部群众的信心和决心。
期刊
老王勤奋,文化程度不高,妻子常年生病,父母年岁已大,孩子还在读书。再加上居住在高山地区,交通不便,周围邻居家里负担比他轻还贫困,何况老王呢?  精准扶贫给老王他们带来了希望,但让老王遗憾的是,给他安排的帮扶人竟然是一位老师,而且还是他儿子的班主任老胡。老王对儿子的班主任虽然说不上熟悉,但多少还是有所了解的。虽然老胡拿着财政工资,但妻子下岗,孩子在上大学,父母也常年生病,家庭情况比老王好不了多少,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