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流动视角下设计驱动型创新的前因与功效

来源 :现代经济探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r_La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知识流动视角,将组织批判性思维/创新开放度(知识获取)、知识整合能力(知识整合)、设计驱动型创新(知识利用)与企业创新绩效(知识成果)纳入同一研究框架,系统探究了设计驱动型创新的前因与功效.通过对江浙沪602名企业高层管理者的问卷调查,实证检验得出以下结论:组织批判性思维、创新开放度均对设计驱动型创新产生正向影响;设计驱动型创新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正向影响,且分别在组织批判性思维与企业创新绩效、创新开放度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知识整合能力对组织批判性思维与设计驱动型创新、创新开放度与设计驱动型创新关系均发挥正向调节效应.
其他文献
从物理因素(W)、事理因素(S)和人理因素(R)三方面入手,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工具,通过构建双语教学效果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概念模型,并结合福建农林大学“物流工程”双语课的教学开展过程,利用问卷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WSR三因素对双语课程教学效果的影响方式和影响程度.研究表明,事理因素对双语教学效果有显著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且影响程度最大;人理因素对双语教学效果仅有显著的直接影响,且影响程度其次;物理因素对双语教学效果仅有显著的间接影响,且影响程度最小.根据研究结果,依次从事理、人理和物理三个层面,提出善用多
以参加过教学实习的职业院校物流学生为对象开展调研,以专家视角,首先分析实习背景;然后运用FUZZY理论和AHP方法等,构建职业院校物流专业学生教学实习能力综合评估模型;应用该模型进行模糊综合评判,得出结论;最后提出职业院校提升物流乃至各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措施建议.旨在深化产教融合,并为各界人士提供职业教育质量评估及评价改革的最新参考.
从现代物流技术装备课程的现状出发,综合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开放性课题方法等对课堂教学内容和方式进行创新,将学生被动学习变为主动研究,明显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首先详细给出了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法的课题教学总体思路,然后利用案例教学法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设计了三个开放性课题以显著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研究能力、表达能力等综合能力.
工匠精神的培育是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目标在教育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和重要落脚点.通过与工匠精神的培育相结合,推动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创新,不仅有利于全面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更将满足国家经济发展的需求,满足新时代社会和企业对于高职人才职业素养的要求.在当前形势下,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课程思政建设,为课程思政建设实践探索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
以“物流市场营销”课程的思政实践探索为例,通过具体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展示,探索课程思政建设的新模式,为物流管理专业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以B2C模式出口电商企业物流模式为研究对象,针对出口电商的物流风险进行评估,通过分析B2C跨境电商平台中出口电商企业物流模式,对物流环节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进而采用AHP法为风险因素赋予权重,分析出口电商在物流过程中应重视的风险因素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控制建议.
大规模减税降费背景下,探索地方财政压力提升如何影响微观企业杠杆率对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断点回归(RD)模型,实证评估财政压力对企业杠杆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财政压力提升对企业杠杆率产生了明显的促进作用,平均而言处理组企业的杠杆率提高了大约1.2%.具体地,财政压力提高可能会降低企业避税意愿和经营绩效,从而促使企业增加杠杆率.而且,在那些经济越落后、技术发展水平越低、企业规模越小的地区以及那些活力较低的国有企业和僵尸企业中,这
不确定环境下,组织韧性的培育对创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创业企业组织韧性的研究多聚焦于微观层面,分析创业者对企业组织能力形成的作用,缺乏宏观层面的整体视角.研究通过系统梳理组织韧性的研究脉络,发现创业生态系统是组织韧性培育不可缺少的系统级要素.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研究初步界定了“创业企业组织韧性”的概念,并对创业企业组织内外部冲击因素进行了归纳;分析了创业企业组织韧性的形成要素,并基于创业生态系统视角探讨了创业企业组织韧性培育路径;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思路与建议.研究对厘清组织韧性研究现状以及推
作为我国稀土产业链较为完整的省份之一,“十三五”期间,山东省充分发挥稀土产业方面资源、冶炼分离和工业体系配套完善等优势,延伸拓展稀土产业链,与“十强”产业深度融合,加快推动山东稀土产业升级改造治理工作.随着我国稀土产业快速发展,山东省稀土产业面临众多机遇与挑战.本文着力从山东省稀土产业布局、产业链结构、发展趋势等几方面,重点分析稀土产业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期刊
基于政府和企业部门互动关系的研究框架,使用2009-2019年的宏观数据和A股非金融行业上市企业面板数据,就地方政府债务的扩张对企业杠杆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地方政府债务的增加对企业杠杆存在显著的挤出效应,其影响程度在微观层面受到企业所有权性质、融资约束、内部资金充足度的影响,在宏观层面与经济环境密切相关.这一债务主体结构的变化意味着杠杆结构的良性调整,有利于提升企业发展质量、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研究结论为正确认识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推进企业结构性去杠杆进程、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提供了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