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万物一体"说及其对当代美学的启示

来源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inwa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阳明心学历程分三个阶段 ,关节点分别是龙场悟道、平藩明道、天泉证道。这个过程与王阳明万物一体说的形成演变是一致的。龙场悟道时 ,王阳明将“物”作“事”解 ,心物关系上强调心对物的单向的涵盖。平藩明道 ,走向心物意义世界的双向建构 ,致良知也是一个合心理为一的过程。天泉证道前后 ,心物统一双向建构基础上的致良知 ,升华为万物一体的圣人之心 ,完成了多种统一。王阳明万物一体说启示当代美学 ,应当将本体论存在意义上的追问与价值问题分开 ,并且反思“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的美学意义。 Wang Yangming psychology course is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the joints are respectively Dragon Field enlightenment, Ping Fan Ming Road, Tianquan Road. This process is consistent with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Wang Yang-ming’s theory of everything. When Longchang enlightened, Wang Yangming interpreted “things” as “things” and emphasized the one-way coverage of things by his heart and soul. Ping-fan Ming Road, toward the world of mind and meaning of the two-way construction, conscience is also a psychology as a process. Before and after the examination of Tianquan, a unified conscience was achieved through the unification of a consummate conscience on the basis of a unified two-way construction of mind and mind, and a sublimation into the saint of all things. Wang Yang-ming, one of the things all said that enlightenment of contemporary aesthetics, should separate the ontological questioning from the question of value, and reflect on the aesthetic significance of “the objectization of human’s essential forces.”
其他文献
“立意”是一部艺术作品的主脑 ,没有一种艺术可以宣称不追求深刻的立意 ,然而 ,我们谈的导演对一部戏剧的立意 ,与其它艺术作品的立意不尽相同。是一种作为二度创作者导演 ,
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卢卡奇认为,马克思辩证法是革命的辩证法,把辩证法置于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地位.而他所谓的辩证法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辩证法,把辩证法局限于
目的 研究海员应激对心理、神经、内分泌免疫的影响。方法 海员 85人为海员组 ,同地区码头作业人员 75人为对照组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经法一体”集中体现了中国封建社会政治与思想文化上的集权 ,它具有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合一的特点。作为思想上层建筑 ,它分别经历了荀况、韩非、董仲舒的“以法卫
从李光耀文化价值思想、文化建设实践和新加坡社会文化政策等方面,论述了李光耀的社会文化思想.李光耀的社会文化思想是新加坡社会成功发展的基础,其社会文化价值观指明了政
戈尔德斯坦的机体论心理学继承和发扬了精神分析的动力心理学和完形心理学的整体论思想 ,为人本主义心理学奠定了理论基础。本文对戈尔德斯坦机体论心理学进行了评析 ,其主要
当今中国的民营企业与传统的"家族主义"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家族主义"文化有助于民营企业取得创业的辉煌,但又可以成为民营企业由家族企业走向现代企业的羁绊;"家族主义
价值本体研究是价值学的难点之一 ,旧唯物主义物质本体论或唯心主义精神本体论都无法使价值得以“安身”。建立在实践唯物主义基础上的“物质———实践———系统”本体论 ,
在科学技术革命的影响下,人类的实践结果积累到了前所未有的丰富程度,人化自然成为人类生活世界的主要基础,这个充满人为事物、以物质文明为核心的人类结果领域,构成特殊的价
早期宣传西方社会伦理学说 ,而晚些时候又转回到中国固有的礼教体系中进行反思 ,这种典型的文化现象在近代许多思想家身上有着惊人相似的一幕 ,如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