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的发散和聚敛能力提升例谈

来源 :大观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85074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散”和“聚敛”是写作中经常运用的两种思维方式。本文对这两个问题分开进行论述。
  一、发散
  “发散”指思维从某一点向四周散射开去,我们称这种思维方式为发散。发散是话题作文写作必不可少的一种思维活动,所以,近年颇受人们所重视。
  ㈠ 文体发散
  我们通常可从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文艺文几方面来进行发散。记叙文又可从记叙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及方式等几方面来发散。如以“表扬”或“批评”为话题的例子进行说明。
  以“时间”为发散点可拟题目:《发生在早晨的表扬(批评)》、《考试后的一次训话》、《月考后的暴风雨》、《表扬在秋季》、《春游中的考炼》等。
  以“人(物)”为发散点可拟题目:《老师的批评教育了我》、《老奶奶的表扬》、《大森林的表扬》、《百灵鸟又为我歌唱了》、《鱼的批评和表扬》等。
  以“方式”为发散点可拟题目:《我戴上了大红花》、《罚站以后》、《喜报送到了家门口》、《我这五元罚款该不该交》等。
  ㈡ 联想发散
  联想发散可从以下几方面去进行。
  ⒈接近联想:指对空间或时间上接近的事物进行联想。上面的题,比如我们可从现在的购物联想到古时人们的购物情况;也可从中国人的饮食文化联想到西方人的饮食文化。通过这些接近联想,我们一定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感悟。
  ⒉相似联想:对相似事物的联想。如何首乌与红苕有相似之处,有人就想到用长成的小红苕放入预先制好的何首乌模子内,再将模子放入土中,当红苕长到一定的程度,就成了模子何首乌的形状了。于是就可拟题《“何首乌”现形记》,如此推之,也可以写《假虫草现形记》等。
  ⒊对比联想:对性质、特点相反事物的联想。如,想一想,强盗和警察有些什么区别?我们可拟题《强盗和警察的故事》。我们知道教学中,老师和学生总是矛盾的对立面,如果写一篇《老师和他的调皮学生们的故事》,一定会很新颖的。
  ⒋自由联想:比如,当我们面对“消费”一词,可能你最先想到的是购物,如购吃的、穿的、用的,接着想到的可能就是旅游、看戏、参观、访问等,再次想到的才是读书、求学等方面的事。你可能还会想到人体血液、脏器等的消费。如:《社会为老师捐肾侧记》、《我第一次献血记》等。
  ㈢ 感官替代
  感官替代是指将人的嗅觉、味觉、听觉、视觉、触觉等任意一种感官用另一种感官来取代。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的句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前一句是用听觉替代嗅觉的,后一句是用听觉替代视觉的。这两句通过感觉的替代,将读者带到一个熟悉的意境中。使语句给人一种音乐美感。有的老师认为感官替代很难。其实,感官替代是可以训练的,如我们可以布置如下题目训练学生对这一技巧的掌握。例如:
  ⑴如何体会温度?
  ⑵和谐的感觉如何体会?
  ⑶怎么用听觉来感受温柔?
  ⑷怎么看柔软度?
  ⑸怎么体会宁静?
  ⑹怎么听沉默?
  ⑺怎么去看一种味道十足的东西?
  ⑻怎么去感受一种怡人的香味?
  ⑼怎么去听一种感觉?
  要求:每则不少于300字,并将以上分项训练运用于作文中。渐渐地,就掌握了这种技巧。
  通过感官替代,文章就实现了局部发散。
  二、聚敛
   “聚敛”是指对话题作文的发散构思进行归纳总结。在话题作文的写作中,聚敛一般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㈠ 内容聚敛
  作文内容的选择,将是影响考试作文质量高低的重要因素,所以对话题作文内容的聚敛就显得十分重要。在内容上,我们宜新不宜旧、宜熟不宜生。由于中学生的学习生活经历大多类似,所以,尽量避免选择校园学习生活类作文写作。否则,写出的作文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阅卷老师虽说不判我们抄袭,但也因选材大众化、撞车雷同而得不到高分,所以在内容的选择上,尽量选择他人不易选的内容行文,取胜的可能性就大得多。如以“距离”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我们可能有70%的同学会想到在学校里我们与老师之间、与同学之间的距离,有25%的同学会想到与家庭父母、姐妹、亲友等之间的距离。再有4%的同学会想到与动物之间的距离。最后有1%的同学想到与我们通常想不到的方面的距离。这样看来,内容越到后面,想到的人就越少,文章就越新颖,就越能够获得高分。所以在内容聚敛方面,应将目光聚焦到超脱同学们的常见思路上去,切实做到“人无我有”。
  ㈡ 形式聚敛
  一篇文章的形式也是决定文章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常说“新瓶装新酒”就是指的这个道理。一篇文章老用三段式,给人挺累的感觉,不妨多分几段,可能效果会更好一些。如:将下面一段文章分为许多的自然段。请比较:
  “我看见了!我看见了一只候鸟正在飞往大海中一座小岛的旅途上,我看见云朵与它擦肩,我看见海风在与它赛跑,太阳和星星在为它指明方向。但是我还看不见它要去的小岛,甚至我还不曾看见海的影子。于是,我不禁为它担心,它是不是迷路了?”
  上面的语段可以分段表示为:
  我看见了!
  我看见了一只候鸟正在飞往大海中一座小岛的旅途上,我看见云朵与它擦肩,我看见海风在与它赛跑,太阳和星星在为它指明方向。
  但是我还看不见它要去的小岛,甚至我还不曾看见海的影子。
  于是,我不禁为它担心:
  它是不是迷路了?
  将原文分为五段后,作者的感情显得更为奔放了。从视觉上看,改文有一种立体美,而原文则没有,同时,改文舒缓而有节奏,便于阅读。如让阅卷老师来评判上面两则内容一样段落不同的文章,改文得分一定会高一些。可见表达形式对考场作文的影响也是很大的。
  近年来,在高考作文中,形式灵活、多种多样。出现了诗歌、话剧、合同、总结、书信、日记、倡议书等形式,甚至还有新创的访谈录、方程式体、聊天式体、诊断书体、BBS等形式。
  在形式的聚敛方面,我们应当从新颖的形式方面去考虑,做到“人有我新”。
  ㈢ 纵深聚敛
  无论内容聚敛,还是形式聚敛都可看着是文章的横向聚敛。一篇文章要有新意,有深度还必须向纵向拓展,进行纵深聚敛。
  同样一件事,不同的人,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效果就不同。我们在作文中不是经常写母爱父爱吗?如按平常的写法,就容易落入俗套。有篇文章拟题为《给爱配个手机》,文章从配手机事件引出母亲对父亲的爱,父母对我的爱。文章观察细腻,挖掘十分深入。我们也常写环保方面的文章,往往都是对人们敲响警钟,唤醒人们爱护环境的意识,文章常常步入别人的后尘,很难创新出彩。如深入挖掘,写某一人在环保中具体的行动,比起空洞地泛泛而谈感人得多。我们还可以设想,给地球环境按个开关如何呢?让一切都在我们人类的指挥下进行,在这种状态下发生的故事一定有趣吧?写出来,肯定新颖又不缺乏深度。
  在纵深挖掘方面,我们力求“细腻”、“新颖”,做到“人新我奇”。
其他文献
许渊冲是中国当代翻译家中的杰出代表。他翻译了大量的中国古诗,为传播中国文化,提高中国文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地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通过对他的中诗英译进行分析,旨在探析韵
作者针对居住社区植物造景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包括居住社区绿地环境属性特征,并对居住社区植物造景设计的基本途径进行了全面的介绍。
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是实施新课程的重要保障。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是现代教育的需求,也是数学教育的需求。
应用密度梯度超离心结合离子交换层析分离提纯人血清载脂蛋白A-1(ApoA-I),经免疫扩散,SDS-PAGE和紫外扫描鉴定,证实其达到电泳纯.以此免疫BALB/c小鼠,应用杂交瘤技术建立了7株分泌抗人
《抗日战争》一课教学需要引导学生冷静剖析历史,理性爱国,避免出现盲目的民族复仇情绪.设计教学时,创设历史情境,启发学生联系实际、自主探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
食品安全一直是大众关注的焦点,而农业生产过程中农药的大量使用,使得农药残留问题在我国尤为突出。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其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使用农药。例如大量使用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的新要求,职业学校必须遵循市场规律和教育规律来实施教育教学行为。不断满足社会对实用性、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而职业学校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