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d”与“冷”的认知词义对比分析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love2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BNC语料库和CCL语料库中收集“cold”和“冷”两个词的隐喻表达,运用认知凸显观的图形背景与隐喻理论对“cold”和“冷”的词义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cold”和“冷”的隐喻体现生理感觉、心理状态、性情、物质属性和政治形势等维度,并且两者的原型词义相似,拓展意义有相同凸显,如心理和情感域、视觉和听觉域、人物特性域、战争域、疾病域以及事件关注和状态域;而两者的语义凸显也有差异,主要受到思维与文化的影响.
其他文献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和关键环节.梳理高校课程思政的现状,剖析影响高校课程思政有效开展的相关因素,探究《组织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的主阵地,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渠道.能否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教育、引导作用,
高校教师是教学、科研乃至管理的主要实践者,肩负培养下一代的重任.高校新进教师作为高校教师中的独特群体,在由学生转变为教师的过程中,承受着各方面的巨大压力.因此,教师需
人称代词是联系言语行为参与者,并表明彼此关系的指示用语.在日常的语言交际中,人们有时会违反人称代词的无标记用法,转而通过有标记用法来指称对象.从认知语言学及语用学角
我国在新冠肺炎疫情后的新常态下全面推进“互联网+”行动,大学英语课堂也进入了以“互联网+”教育为背景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时代.然而,在西部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慕课应用
当前,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需要语言基础知识扎实、翻译技能娴熟、道德品质高尚并具有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翻译人才.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单元
随着高职国际化办学不断深入,来华国际学生的汉语教学日益受到重视.由于学生文化背景不同及经历语言学习“危机期”,在接受、理解和应用汉语方面出现了停滞、倒退、厌学的现
目前,“00后”大学生已经成为各个高校学生群体的主力,他们的思想政治现状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精准把握“00后”大学生的个性特征,根据时
多模态话语分析在我国发展已有一段历史,且成果丰富.目前,有关静态多模态语篇的分析多集中在绘本、广告、海报中,对于小说封面的分析较为欠缺.同小说内容一样,小说封面也是作
大学承担着培养具有科研能力的创新人才的重任.在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方面取得了较大进步,如申报项目数量和领域不断增加、初步建成科研项目管理体系、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的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