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化疗方案对于TEL-AML1融合基因阳性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比较

来源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beatri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旨在比较北京儿童医院(Beijing Childrens Hospital,BCH)2003方案和中国儿童白血病协作组(Chinese Childrens Leukemia Group,CCLG)2008方案对于TEL-AML1融合基因阳性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e leukemia,ALL)的疗效,探讨更加适合此亚型患儿的化疗方案.收集2003年1月至2010年10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血液病中心的TEL-AML1融合基因阳性ALL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化疗方案治疗的患儿初诊时临床特征、第8天泼尼松反应、诱导缓解治疗结束时微小残留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水平、无事件生存率(Event Free Survival,EFS)、无复发生存率(Relapse Free Survival,RFS)等.结果表明,在204例TEL-AML1融合基因阳性患儿中,134例采用BCH-2003方案治疗,70例采用CCLG-2008方案治疗.两组患儿在初诊时年龄、外周血白细胞水平、第8天泼尼松反应及中枢神经系统累及、临床危险度分层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但CCLG-2008组的男性较多(P=0.025).BCH-2003组诱导缓解治疗结束时(第33天)的MRD阴性率高于CCLG-2008组(P=0.013).按照BCH-2003方案分层标准,重新划分CCLG-2008组的危险度后,BCH-2003组的中危患儿的MRD阴性率仍然高于CCLG-2008组的中危患儿(P =0.014),而标危患儿MRD阴性率两组间没有明显差异.两组患儿在化疗期间感染发生率、EFS及RFS均无明显差异(分别为P=1.000,P=0.327,P=0.251).结论:对于TEL-AML1融合基因阳性ALL患儿,BCH-2003方案的诱导缓解治疗方案能迅速地降低患儿的白血病负荷,但是BCH-2003和CCLG-2008两种化疗方案的治疗效果接近.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LASEK术中隔角膜接触镜行上皮瓣复位对上皮瓣修复的影响。方法对2009年12月至2013年8月在无锡市九院眼科观察LASEK手术46例(92只眼),常规酒精浸泡制作角膜上皮瓣,行激光切削后用0. 02%丝裂霉素C海绵签覆盖基质床10~20s,冲刷基质床后流水复位上皮瓣,立即覆盖角膜接触镜,隔角膜接触镜进行细致的完全复位,观察术后角膜上皮愈合、视力及Haze等情况。结果89只眼术后5天上皮
【摘 要】目的:討论颈椎后路单开门微型钛板固定术在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应用及其近期随访结果。方法:自2010年3月-2012年3月在我院行颈椎后单开门微型钛板固定术并获得完整随访病例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42例,手术开门减压节段均为 C3-C7,术中将预弯成“Z”形的6孔微型钛板两端分别固定于开门后的椎板和门轴侧侧块上,用以取代传统的丝线悬吊固定法。通过影像学及临床表现观察所有病例的治疗效果。
目的分析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眼外伤后眼内异物的手术效果。方法对35例(均为单眼受伤)眼内异物的临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异物取出手术成功后并保住眼球(100%),术后视力大部分有提高,22只眼行巩膜外路电磁铁吸出异物,13只眼采用玻璃体切除取出异物。其中31例并发外伤性白内障(31/35,88%),11例并发玻璃体积血(11/35,31%),2例并发视网膜脱离(2/35,2%),3例继发性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