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林业采运安全生产的策略

来源 :城市地理·论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chCon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要充分认识目前林业采运作业中的不安全因素,探讨如何实现林业安全的采运措施。
  关键词: 林业采运安全安全防范措施
  林业采运是危险性大、事故发生频率较高的行业,即使是林业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国家,木材采运的伤亡事故约占林业生产伤亡事故也很大。如何加强采运行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是林业采运工作者必须探讨的课题。目前我们应该认识到采运过程中存在着安全意识淡薄、林业生产意识不高和安全防范能力低下的现实,因此,充分认识目前林业采运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加强林业安全采运的管理。
  一、目前林业采运存在的问题
  1、采伐方式不适应现状。林权制度改革后,首先是木材生产采运受季节影响,由于季节性和笨重性给木材采运的安全管理造成困难。由于作业区域的点多,并且流动性强,作业条件受气候的制约及其环境的影响,一般山区有坡陡、而且地形复杂,加之单位面积出材率逐年减少,木材采运作业条件日趋险恶,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难上加难。其次是林农对经营的林地精耕细作,采伐方式主要以择伐和间伐为主,注重经济,而忽视了对林业生态的影响。
  2、缺少生态采伐理论和技术体系的研究。针对特定地区的特定林分来说,研究方法创新不够,研究也不系统。林业生产单位仍沿用传统的集材方式,未能选用高效率、低成本、环境破坏度小的集材方式和集材设备,给林业采运工作留下了隐患。
  3、机械设备落后陈旧。木材采运行业机械化水平偏低,机械设备落后陈旧。随着时间的推移,设备带病运行、超期服役和安全设备不全的问题更加突出。
  4、生产方式落后。在我国的林业采运生产中,机械化作业在逐渐普及,但是很多落后的山区仍然沿用传统的采运方式,利用弯把锯进行劳作,同时由于山地地形比较崎岖,很多运输无法使用机械设备,只能依靠人力来完成,由此增加了很大的危险性。由于部分人员没有进行全面的维修养护,致使在生产作业中存在较高的风险。 同时很多从业人员对林业采运安全意识淡薄、林业安全生产文化意识不高,造成安全防范能力低下的现实。
  二、实现林业采运安全生产的对策
  1、排查安全隐患。对季节性生产的木材采运单位,采取以查安全隐患为主要内容的采运安全生产综合检查。林业安全生产职能部门循环往复深入基层林场,检查、指导安全生产工作,并且要求生产部门认真履行安全职责,解决采运旺节安全监管部门人力不足的问题。
  2、加强人员管理。首先人是采运安全生产的实践主体,采运安全保护措施及规章制度的制定,有利于规范采运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要实现林业采运的安全生产,就必须落实好采运的关键环节,使每位职工都能牢固树立木材采运的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素质。其次是建立兼顾生态经济效益的森林采伐模式。为了有效的保护生态环境,需要制定完善的采运工作,树立全面和可持续的发展观,充分发挥林业职工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自身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营造林业企业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认识到安全对员工的人身安全的保障作用。林业主管人员要结合林业自身安全工作实际,通过各种行之有效措施突出人性化的安全宣传教育,,提升林业采运安全水平,达到增强自我保护能力的目的,提高林业采运人员的操作技能、自我防护能力。
  3、建立完善的规划设计。首先是制定林业采运制度,坚持预防为主和操作规范相结合的原则,提高操作技能,规范木材采运生产技术,制定出合理、规范的制度指导采运操作。针对不同岗位制定不同的要求、注意事项或警示,是预防各类木材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所必须严格执行的作业规范。同时为了提高采伐运输作业的合理性,要进行采运规划设计。采伐运输要确保采运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实现采伐运输按实施年限进行层次划分,计划要充分考虑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森林采伐测算以及伐区调查设计方面确定采伐作业技术,规划计划和明确检查与监督方式,来最后确定编制规划计划。
  4、建立对采伐设备和工艺的试验研究。坚持对于季节性生产的木材采运需要采取以查安全隐患为主要内容的采运安全生产综合检查。随着木材采运作业条件越来越艰苦,安全隐患也与之俱增,林业安全生产职能部门要深入指导这些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认真履行协助管理安全职责,解决了木材采运人力不足的问题。
  5、加强木材生产组织与管理。林业主管部门要做生产计划,生产组织方案,实施蹲点包干全面参与战略。不断改革改组改制,随着木材产量和组织形式也在不断变化。最好是实行委托生产和分层承包简化木材生产组织过程,对木材生产作业系统中人流、物流进行有效控制。 采伐方式对森林可持续发展大多数评价指标的影响也不相同,我们可以根据林相和树龄树种等情况确定采伐方式。根据集材对象选取作业对象、地点等;根据应用机械设备以公路汽运为主,其余方式为辅的运输方式,同时也要参考运输产品物理参数及其分布密度,提高木材贮存场自动化程度。
  6、安全监管部门要按行政执法的委托权限,加大安全生产行政处罚力度。违章作业是发生事故的根源,对违章作业行为一定要从严查处,宁听骂声,不听哭声。在对木材生产安全检查时,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加强技术指导和整改落实,要牢牢把握住对生产全过程的安全管理和监控,确保安全生产的各项制度措施得到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卢伟等.采伐方式对森林采运安全的影响[J].森林工程,2001,17(3):17-18.
  [2]周新年等.不同采伐、集材方式对林业采运安全影响的研究[J].林业科学,1998,34(3):18-25.
  [3]张正雄等.伐区采集作业方式对生态林采运的影响分析[J].四川林勘设计,2002,(2):8-10.
  [4]邱仁辉.森林采运作业的环境影响及其保护对策[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3,11(1):130-132.
  
其他文献
通过贵州省岩溶洼地实地考察分析,从地质学角度对岩溶洼地成因做了详细的归纳分析。提出了岩溶洼地地质成因有岩溶裂隙发育形成和地下河流岩溶塌陷形成两种,并对这两种不同成因
边坡稳定性分析一直是工程建设领域的常见问题也是难点,传统的分析方法主要借助于工程地质类比法、刚体极限平衡法等对边坡进行定性评价并求得安全系数。利用有限差分法软件F
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较多,而安全系数仍是目前边坡稳定性评价的重要指标,但未考虑其所涉及参数的任何变异,以致造成计算结果常有失真。实际工程中,边坡是一个具有时间属性的
2012年7月7日巴中市河坝2井暴发较大规模山洪泥石流,严重影响了当地人民和井场的正常生产与生活.在现场调查泥石流灾害的基础上,对形成泥石流的地形、水源、物源进行了论述,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经济的发展,工农业生产大规模推进,水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已经得到了不少相关人员的重视。长期以来,饮水安全问题都是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所在。饮水
工作流异常处理是工作流管理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它的实现既复杂又耗时。为了支持面向服务的工作流,层次化地描述异常处理,提出一种基于CPN的异常处理模型。在形式化描述工作流异常的基础上,采用补偿法作为异常处理方式,详细描述了处理结构中的异常监控、异常分析和补偿案例执行三个子过程。结合茶餐厅的运营模型的仿真实验证明了该模型可有效地分离工作流的异常处理逻辑和运行逻辑,并支持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实施。
云贵铁路石林隧道穿越滇东高原岩溶区,隧址区岩溶极为发育,对隧道施工影响较大。为了能选择较好的隧道穿越方案,通过对隧址区工程地质条件及地下岩溶水系统发育特征进行深入的调
随着我国地铁建设的迅猛发展,地铁运营荷载造成软土地基的长期沉降问题引起了足够的重视。针对监测和观测时间的非等时性,文中采用牛顿二次插值多项式插值的方法建立了非等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