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心得体会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ncln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阅读正是一种很好的培养语文能力的实践方式。在本学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一直都致力于研究"小学生语文阅读策略研究实施方案"并贯彻这一方案。现就我在本学期所教阅读教学课中的心得做如下总结:
  一、 重视朗读训练,在朗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语感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正确理解力。语感具有直觉性特点,表现为思维过程与结果接地对言语作出敏锐的感受,而朗读是培养语感的主要手段。因此,只有多朗读才能使学生对文章内容和形式获得真切敏锐的感受,产生情感共鸣。正如:“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由此可见,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是阅读教学过程中的一个训练重点,在阅读教学中,经常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如在教学《海上日出》这篇课文时,先让学生自己利用工具书理解新词的含义,再抽学生朗读和评价。经过反复的朗读,把自己融入到了当时的环境中,有感情地朗读起来。以后每当读到这个地方时,不再用我提醒,学生都能读得很好。由此可见,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非常重要的。
  二、理解性朗读
  朗读是理解课文的主要方式。要把朗读和理解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理解地读。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中我们不要轻易剥夺学生读书的时间,不要动辄就要“朗读”让位,不要在完成了教学任务后,象征性地让学生读一读,使“读书”通常成为一堂课的补白。我们要引导学生“熟读精思”,“读”出情,“读”出韵,“思”出义,“思”出神,使语文教学充满活力,焕发蓬勃生机。通过引导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边思边议,才能真正理解课文内容,从而更好地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只有这样才能读出课文感情。如学《十年后的礼物》一课,为了让学生理解到位,我把这一课,进行三次导读:第一遍指名读,让学生注意速度和重音,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第二遍教师范读,让学生知道注意适当的停顿,能使人感受到文章的意境,同时能加深理解具体语句的意思;第三遍学生轻声读,品味文章的意蕴,深层理解文章的主题意义。教师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指导朗读,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并通过朗读加深语言文字的理解。学生只有把握文章主体意义和人物的思想感情,才能读出感情。
  三、创设情境,披文入情
  “感人心者,莫乎于情”,课堂上激动学生的是情,打动学生的是情,震撼学生的仍然是情!每节课上,调整好自己的心绪,深挖教材、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当中的每一个情感因素,把对于课文内容、对于生活、对于人生的每一份感悟、每一種情感,用语言、眼睛、动作……激发起孩子们的情感渴望,点燃起孩子们的心灵火花,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让语文成为学生们人生成长的心灵鸡汤,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用心灵去拥抱语言,用情感去融化语言。在教学实践中,努力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语言、理解语言,同时把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使学生亲近语文,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总之,在今后的阅读教学中,我还将继续努力,在阅读实践中贯彻阅读策略方法,在教学中和学生一起成长。
其他文献
要根据要求准确进行长句变短句,就先要弄清楚概念含义。所谓长句,是指词语多、结构复杂的句子。所谓短句,是指词语少、结构简单的句子。  长句一般有三个特点:一是修饰语(定语、状语)用得多,二是并列成分用得多,三是某一成分结构比较复杂。认清长句特点后,就可对症下药了。  长短句变换要遵守“三个”原则:首先,不得改变原意;其次,可适当增删词语;第三,可调整语序。根据长句结构复杂的特点,长句变短句一般有四种
期刊
高效课堂是当今数学课程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和教学关系,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数学课堂散发出无限的生命力,是摆在我们数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从事毕业班级的数学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已将近二十年,从平时积累的点点滴滴与各位同仁分享分享,不恰当之处敬请见谅:  一、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在实施高效课堂的教育过程中,建立和谐
期刊
前苏联一位诗人说:“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助手是幽默。”因此,幽默是语言批评方式的一种软着陆,它以笑声代替批评,以诙谐化解尴尬。  作为语文教师,首先要重视课堂课堂语言这一师生心灵对接的独到艺术,还要善用策略让课堂语言语言焕发生命的魅力,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持久地给予学生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的积极影响。  我想许多教师都体会到了幽默语言的教育力量,所以在教育中经常运用幽默的语言对学生
期刊
一、更好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班化教学由于班级人数较少,学生性格交叉区的范围增大,师生的交流量增多,很能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更有利于情境的设置。就初中英语的教学来说,在座位的安排上基本有两种形式:独立式与合作式。自学、思考、写作等类型的活动采取独立式较好,而对问题的讨论、角色扮演、纠错等则采取合作式较合适。当然,必要的时候也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适当尝试一下其它形式,如圆形、方形、菱形等
期刊
《小学阶段学生孝心教育方法的研究》是留祥佐小学承担的立项课题。经过几年的课题研究和探索,已基本完成课题研究任务。现课题结题报告如下。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动因  (1)基于对当前对独生子女存在问题的深刻反思。当前中小学生中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不少孩子以为,享受父母长辈的关心照顾是理所当然的。他们只知受爱,不知爱人,不懂得体谅父母,稍有不从,就大哭大闹迫使家长“遂意”,甚至为一点小事就对父母发脾气,
期刊
作文,作为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在当今农村的小学,因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少、平时可以阅读的书籍少、获悉信息的渠道少,从而导致学生的写作千篇一律,水平偏低。加上教师在习作教学时教学单一、枯燥,缺乏有效的指导,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每况愈下。我从教以来一直从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不少学生害怕作文,一提笔就抓耳挠腮,经了解有几方面原因:①觉得无内容可写,乱编的多
期刊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途径,也是学生获取信息,锻炼提高多种能力和养成一定思想观念的主要渠道。其有效性是使教学目标落到实处,使教学过程民主化、科学化、互动化,使教学主题知识和能力得到提高。  在实际英语教学中,我们每个英语教师应不断地思考,教师的言语是否是多余的?教师的设置问题是否有效?教师的课堂教学及学生的学习是否达到最佳的效果?由此可见,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还是存在很多无效的或低效的教学行为。为此,教
期刊
班级文化是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一套具有特色,富有激励性的价值取向,行为举此,文明阳光,制度规则和班级风尚等的集合体。  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得到提高,不知不觉中学生变得文明礼貌,见到老师都自觉地弯腰说声“老师好”!严于律己,整洁卫生,乐于学习和帮助他人。使我高三(7)班班级德育工作也随之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现将我班的班级文化建设具体操作总结如下:  一、建构有效的班干队伍  先在班上进行自我推荐
期刊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鼓励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让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由此可见,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自主学习是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独立获取新知的学习过程。那么,我们应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呢?  一、激发学
期刊
摘要:长期以来,我在进行化学教学工作中发现,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会出现波动,兴致时高时低,作为基础教育的工作者,为了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方针,培育出高素质的人才,适应现代建设的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要坚持不懈地注意维持学生的兴趣,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兴趣,因材施教巩固学生的兴趣。  关键词:激发兴趣 联系实际 维持兴趣 教法灵活 提高兴趣 因材施教 巩固兴趣  著名科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