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品种八仙花硬枝和嫩枝扦插生根能力的比较

来源 :农业科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bott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10个品种3年生八仙花为试验材料,比较硬枝和软枝扦插生根能力的差异.结果 表明:10个品种八仙花嫩枝与硬枝扦插生根率均达90%以上,以无尽夏的嫩枝扦插生根能力最强,saxon crafin case的硬枝扦插生根能力最优;嫩枝扦插生根时间为21~25 d,硬枝扦插生根时间为33~37 d;遮阳75%处理的扦插生根率高.
其他文献
结合当地实际,选择合适的聚硒、耐硒品种,并配套相应的富硒技术,为马铃薯富硒产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以亚硒酸钠为硒源,通过苗期和现蕾期叶面喷施质量浓度为0,2,6,10 mg/L的亚硒酸钠,研究其对马铃薯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品质、块茎硒含量以及硒收获量的影响.结果 表明:随着施硒量的增加,费乌瑞它的株高、单株块茎数、单株产量、单薯质量、商品率呈先升后降趋势,黑金刚和红云的变化规律不明显.随着施硒量的增加,3个品种小区产量呈先升后降趋势,在硒质量浓度为6 mg/L时产量最高.硒在特定用量下,可提高马铃薯块茎的粗
厘清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振兴相互作用的机制与路径,是土地利用转型理论研究的有益探索,对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产业—人口—政策”视角剖析了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振兴的互馈机制与实施路径.研究表明:乡村发展与振兴过程中,产业、人口、政策等要素的转型驱动区域土地利用转型的深化,而土地利用转型则是适应乡村转型发展与全面振兴的结果;基于“土地利用转型→国土空间综合整治→乡村转型发展→乡村振兴”的逻辑机制,土地利用转型成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动力.因此,应调整土地数量与空
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过程中,科技是推进其进程的重要引擎,同时也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根本动力.本文分析了宁夏科技助推乡村振兴的现状、发展模式及问题,并从推进科技与产业深度结合,树立乡村产业品牌;健全人才政策,强化乡村科技创新环境;建立农户与商户之间的利益结合体系等方面,对宁夏科技助推乡村振兴的后续发展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