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能与建筑设计中的新能源利用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mi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节能环保已经成为社会的主旋律,通过以建筑节能为着眼点,本文对我国建筑节能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介绍,重点讨论了太阳能在建筑节能和建筑应用设计中的作用。
  【关键词】建筑节能;建筑设计;新能源;利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建筑物是人类最基本的居住空间,也是组成城市的主要构成部分,它对于人类的生活环境有直接的影响,居住空间环境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状态和生活质量,需要耗费巨大的能源,随着我国各种自然资源的日益锐减,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加强,低碳生活成为人们崇尚的现代生活,作为高耗损的建筑物,节能设计和新能源的开发使用,势在必行。
  一、建筑节能的概述
  建筑节能,在发达国家最初为减少建筑中能量的散失,现在则普遍称为“提高建筑中的能源利用率”,在保证提高建筑舒适性的条件下,合理使用能源,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筑节能具体指在建筑物的规划、设计、新建(改建、扩建)、改造和使用过程中,执行节能标准,采用节能型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和产品,提高保温隔热性能和采暖供热、空调制冷制热系统效率。加强建筑物用能系统的运行管理,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证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减少供热、空调制冷制热、照明、热水供应的能耗。
  二、建筑节能的重要意义
  目前世界范围内石油、煤炭、天然气三种传统能源日趋枯竭,人类将不得不转向成本较高的生物能、水利、地热、风力、太阳能和核能,而我国的能源问题更加严重。我国能源发展主要存在四大问题:①人均能源拥有量、储备量低;②能源结构依然以煤为主,约占75%。全国年耗煤量已超过1 3亿吨;③能源资源分布不均,主要表现在经济发达地区能源短缺和农村商业能源供应不足,造成北煤南运、西气东送、西电东送;④能源利用效率低,能源终端利用效率仅为33%,比发达国家低1 0%。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建筑能耗逐年大幅度上升,已达全社会能源消耗量的32%,加上每年房屋建筑材料生产能耗约1 3%,建筑总能耗已达全国能源总消耗量的45%。我国现有建筑面积为400亿m2,绝大部分为高能耗建筑,且每年新建建筑近20亿m2,其中95%以上仍是高能耗建筑。如果我国继续执行节能水平较低的设计标准,将留下很重的能耗负担和治理困难,庞大的建筑能耗,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巨大负担,因此建筑行业全面节能势在必行。全面的建筑节能有利于从根本上促进能源资源节约和合理利用,缓解我国能源资源供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有利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长远地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保护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三、我国建筑节能的现状分析
  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和使用,造成了我国能耗日益加大,在世界范围内都是“首屈一指”的。在我国所有的能耗中,建筑能耗居于首位,占到了全国总能耗量的25%。高耗能的形成原因在于:近几年在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为建筑业的迅猛发展提供了机会,据相关调查发现,我国每年平均新建城乡的建筑大约有12亿平方米,其大量的建筑物能耗和采暖、空调耗能数量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据统计,我国在1994年全国住宅建筑能耗在不提供热水的情况下,为1.56亿吨标准煤,占到了全国能源消耗总量的12%左右,占到采暖区全社会能源消耗的21%左右。在我国东北,内蒙等较为严寒的地方,城镇建筑耗能高达当地社会能源消耗的55%左右。我国真正意义的上的节能建筑开始于1987年,以第一步民用建筑节能设计设计标准为标志,在2006年到2008年间,全国每年平均建成节能住宅有6亿平方米以上,到现代全国已经累计建成节能建筑10亿平方米左右,推广使用的新型墙体建筑材料有11.88亿平方米,但是节能住宅建筑量仅占年城乡住宅建筑总量的1.3%。此外,我国的建筑业每年依舊耗损大量的能源,所以对我国的能源结构,建设能源的使用等都需要进行改造。
  四、我国实行建筑节能的主要手段和新能源的利用
  1、提高供暖系统的效率,减少建筑物本身的耗能
  提高供暖系统的效率,减少建筑物本身能源的流失,是我国实行建筑节能的主要手段之一。提高供暖系统的效率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利用功能设备自身的效率、传送装置的能效、用户端的计算和室温调控手段等。其中,用户端的计量和室温调控的手段能够使能源的利用提高25%以上,还可以通过减少建筑物自身能源的流失效率。要想达到降低能耗的标准,就需要加强使用高效经济的保温材料,增强最新科学的建筑构件技术,以提高建筑物的恒温效果,减少建筑物自身能源流失率。
  2、加大新能源的开发力度
  新能源的可发利用,主要包含了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等新型的能源以及煤制天然气等对传统能源进行技术革新所产生的新能源,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并且实现能源的再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太阳能是一种无污染、可再生的新型能源,在建筑业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太阳能的使用方式主要有:被动式的太阳能采暖、主动式的太阳能采暖、太阳能供热水和空调以及太阳能发电等等。我国的地理位置在世界版图中比较适中,对于太阳能的获取和利用有较大的优势,充分的实行对我国太阳能的使用和开发,对于弥补我国能源的日益短缺,满足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有重要的作用。
  近几年,我国在对太阳能的研究中,在被动式太阳能的采暖系统的研究较为详尽,通过对我国冬季最冷月份的太阳辐射强度和室外平均温度等的气象参数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制出了我国可建零辅助热源被动式太阳房的区域分布,这对于我国利用太阳能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在冬季北方地区温度较低,如果冬季连续晴天,就可以完全依靠太阳能供暖,以达到零辅助被动式太阳能的设计目的。此时,建筑物的采暖不需要消耗任何常规能源,指需要通过改变建筑物的朝向或者是建筑物的构造设计符合太阳光的运行轨迹,以达到完全的依赖于太阳能,保证冬季室内热量热环境符合人们的需要和建筑的设计标准。此外还有各种新能源的使用,例如:①目前,全世界已有数万台光伏水泵在各地运行;②太阳热水器技术比较成熟,已具备相应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但仍需进一步地完善太阳热水器的功能,并加强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建设;③被动式太阳能建筑因构造简单、造价低,已经得到较广泛应用,其设计技术已相对较为成熟,已有可供参考的设计手册;④太阳能吸收式制冷技术出现较早,目前已应用在大型空调领域,太阳能吸附式制冷目前处于样机研制和实验研究阶段;⑤太阳能干燥和太阳灶已得到一定的推广应用。
  五、总结
  建筑业的高能耗已经使我国意识到开发建筑节能和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性,在节约不可再生能源的同时,我们要积极的寻求利用适应人口增长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途径,有效地开发以科学技术为依托的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潮汐能、水力、地热等可再生的自然界能源,运用科技手段完善和提高新能源的使用,以达彻底的降低我国的高耗能,实现建筑节能。
  
  参考文献:
  [1]刘加平等.建筑节能与建筑设计中的新能源利用[J].能源工程,2001年
  [2]毕丽君.建筑设计中新能源的利用[J].山西建筑,2012年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主要结合工程实际,阐述了土建基坑中的土钉墙支护技术及施工注意要点,以下仅供参考。  关键词:基坑支护 开挖基坑检测  中图分类号: TV55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工程实例  1.1 工程概况  无锡市凯宾斯基大酒店位于无锡市太湖广场北侧。主楼48层,高度167m,装饰后总高度198m,建设用地面积12147 m2 。地下车库为地下2层,基础埋置深度10.0m
期刊
摘要:近年来网络众包这一新兴商业模式正迅速崛起,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然而出现的供需信息不对称、信用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成为制约其持续快速发展的瓶颈。本文从信息技术的角度出发,利用商务智能的相关理论、工具和方法,构建包括供需自动化匹配、知识成果在线综合评价以及智能化信用评估为主体的商务智能框架。  关键词:众包;商务智能;供需匹配;成果评价;  中图分类号: TN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变电站的工作模式,然后分析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发展方向。  关键词:变电站 自动化 数字化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substation operation mode, and then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substation automation system
期刊
摘要:电力系统基础性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其系统必须具备充足的发电量、安全稳定的发配电性能、以及合理的经济效益;而当今社会发展新环境和新科技的应用又对我国电力系统提出新的要求,电力系统操作一体化、智能化,服务功能上便捷化、人性化,能源消耗上绿色节约化、坚持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创新;智能;可持续发展  Abstract: the important position of powe
期刊
摘要:加强数值模拟技术在铁球桥壳铸造工艺中的应用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数值模拟技术在铁球桥壳铸造工艺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桥壳 凝固 铸件  Abstract: to strengthen the application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technology in the process of iron c
期刊
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电气和自动化两个专业从整个目前的技术发展的总体趋势还有电气设计和自动化设计在一个工程当中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提出了两者如果可以做到融合,那么将对于工程本身的好处,最后指出了将两个专业设计者之间融合的原则、趋势以及发展方向。  关键词 电气设备 自动化 数据监控  中图分类号: TU8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电气自动化概述  1. 传统的电气设计  传统电气
期刊
摘要:本文对分散式水源热泵技术的工作原理、分散式水源热泵技术的特点和应用条件以及分散式水源热泵技术相关问题的探讨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析,从而详细的论述了分散式水源热泵技术以及它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汽车驾驶;油价不断上升;节油技术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hree aspects of the content of the anal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的推进,城市人口加剧,建筑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方面发挥了关键的作用。电气自动化目前仍在迅速发展中,面临着很多新的要求,发展趋势出现了很多新的变换,例如在当前倡导节能环保、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在建筑工程中推行电气设备自动化要考虑节能环保的要求等,本文对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以及前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电气 自动化 前景 应用  中图分类号: TU
期刊
【摘要】随着新时期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建筑质量与建筑品质的要求更是越来越高,顺应时代发展,节能建筑设计已经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但我国节能建筑设计起步较晚,其在推行中仍存在不少问题,这就需要我们认清现状,发现问题,以便不断改进。  【关键词】建筑设计;节能;现状;存在;问题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二十一世纪,随着能源危机的日益突显,“节能
期刊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直以来,苏州作为举世瞩目的历史文化名城,沉淀了二千五百余年吴文化底蕴,既有湖光山色、烟波浩淼的气势,又有属于江南水乡小桥流水的诗韵。这里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以让人感叹的园艺巧夺天工与自然精致,赢得了“园林之城”的美誉。世界遗产委员会这样评价苏州古典园林:没有哪些园林比历史名城苏州的园林更能体现出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理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