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任务驱动的高职计算机教学改革分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ba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教育形势不断发展变化的情况下,高职计算机教学面临着全新的形势,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渐不符合新时期的要求,需要对教学进行改革,通过更加高效的手段构建计算机教学课堂。对此,本文基于任务驱动,对高职计算机教学的改革措施展开了探讨分析,希望可以给相关教师一些参考。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任务驱动;教学改革
  现如今互联网发展非常迅速,已经与各行各业形成了有效的连接,社会各界对于计算机人才的需求更加旺盛,同时对于人才的专业水平要求也逐步提升。因此,高职计算机教学就需要着眼于社会需求的提升变化,加紧教学改革,通过任务驱动这种方法来创新教学。任务驱动是以具体的学习任务驱使学生展开学习,具有很强的主动性,并且实现了理实结合,对于计算机教学而言具有显著的价值。因此,计算机教师需要认清任务驱动的内涵本质,对计算机教学展开改革创新,推动计算机教学效果不断强化。
  一、 设计合理的计算机学习任务
  任务驱动的本质就是通过任务让学生进行自学,但是这个任务并非自然生成,需要教师进行事先设计。所以,要通过任务驱动来改革计算机教学,那么设计合理的计算机学习任务,就非常重要的。一般而言,设计学习任务,需要具有难度层次,也就是任务应该由浅入深,与学习过程实现匹配,这样才能保证对学生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不仅如此,学习任务的设计,还需要立足实际,结合一些实际的案例来设计任务。因为计算机课程本身的实践性就很强,如果学习任务设计太过理论,那么对于学生就难以起到显著的驱动作用。比如在教学计算机病毒的防治相关知识时,对于学习任务的设计,就应该先从计算机病毒的认识切入,逐步上升到计算机病毒的作用原理,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方法,计算机病毒的防治原理等方面。通过这样的一系列任务,学生便可以依照任务有效开展自学活动,对这部分知识形成深入的了解。
  二、 在课堂上以任务引导学生自学
  在任务驱动的模式下,计算机教学需要从传统的教师讲解向学生自学改革转变,说到底就是教学流程和主体需要改变。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是课堂的主体,教学活动就是教师单方面向学生展开知识的讲解传授。而在任务驱动的基础上,教学活动的主体就需要演变为学生,即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在课堂上根据任务进行自学,打破以往教师单方面传授知识的局面。所以,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就需要以任务引导学生展开自学。具体而言,在课堂教学开始时,教师可以将事先设计好的学习任务下发给学生,让学生根据任务清单,先了解具体的任务,然后带着任务进行课本理论知识的浏览和学习,之后再根据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来解决相关的任务。比如针对上文提到的计算机病毒防治的知识点,在课堂就将设计好的任务分发给学生,学生先对课本上讲解的计算机病毒知识进行自学,然后再根据课本上的讲解,对计算机病毒进行分类,并且探析不同类型病毒的作用原理,之后在对杀毒软件、防火墙等不同防治方法进行分析,区分这些方法的原理。這样一个流程下来,学生对于计算机病毒防治的相关知识就有了深刻的理解。
  三、 教师需适时适度进行点拨启发
  基于任务驱动进行计算机教学改革,将课堂教学转变成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这样一来教师的角色就发生了很大程度的改变,在课堂上的作用也不同了。具体来说,在这样的课堂模式中,教师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对学生进行启发点拨,帮助学生突破理解上的难点,从而顺利解决相关任务。在对学生进行点拨启发时,需要注意适时适度的问题。所谓的适时,就是要在合适的时候给予学生点拨。比如在学生学习到防火墙的时候,对于防火墙原理的理解产生了阻碍,教师应该在学生思考几分钟后再给予点拨,这样可以给学生留足思考的空间,不能学生刚遇到困难就给予点拨,这样就无法激发学生思考。而所谓的适度,就是点拨要点到为止,不能讲透,给学生留下探究的空间。比如学生对于防火墙的原理理解产生困难,教师便可以通过边境海关对外部威胁进行防控为例展开对比,给学生适当的点拨,开启学生思考的渠道。适时适度点拨学生,给学生一些启发,可以让学生的自学过程更为活跃,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
  四、 通过实践任务来进行教学评价
  评价是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通过评价,才能了解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才能明确学生存在哪些疑难点,从而教师才能进行针对性的补强。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学评价基本是以理论题目练习或者考试来进行的,这类评价方式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却比较表面,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思维过程等无法形成有效的评价。因此,便可以通过创设实践任务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评价,让学生在实践中将自身存在的问题暴露出来。比如,在教学病毒防治的相关知识时,在评价环节,就可以结合去年侵袭全球的勒索病毒来创设实践任务:去年,勒索病毒侵袭全球,使200多万台终端设备受到攻击,那么勒索病毒的攻击原理是什么呢?要如何有效防治终端设备感染勒索病毒?2018年10月,勒索病毒变种“satan”开始肆虐,“satan”病毒的原理和勒索病毒有何不同?对于“satan”病毒又该如何防治?结合当前实际,创设关于病毒防治的实践任务,让学生展开实践,教师根据学生的实践成果,就可以清楚判断学生哪些方面的实践存在问题,然后强化这些方面的指导,消除学生的疑难。
  五、 结束语
  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需要着眼社会发展和时代变化,对教学活动做出改革,使其符合新时期的要求。因此,便可以立足任务驱动,展开计算机教学改革。在实践中,要先做好学习任务的设计,然后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展开自学,在学生自学时教师需要给予适时适度的点拨,最后还要设计任务让学生展开实践,并通过实践发现学生的不足,进一步强化教学。
  参考文献:
  [1]热孜万古丽·艾海提.基于任务驱动的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体系构建[J].才智,2016(16):67.
  [2]余昌永.任务驱动法在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12(19):134-135.
  [3]张霖.任务驱动法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6(2):193-194.
  作者简介:何小进,江苏省盐城市,盐城市高级职业学校。
其他文献
该样机系统使用薄层块状复合型吸附材料,床体采用分层结构,并采用新颖的回热方式,较大幅度改善了床内热质传递性能。
摘 要:C语言程序设计是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文章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对教学方法、思维培养、实践教学、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建议和思考。  关键词:非计算机专业;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探索  一、 引言  C语言凭借功能丰富、应用广泛、可移植性好的特点,成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首选入门的编程课程。该课程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并逐步形成正确的程序设计思想。但
摘 要:本文采用经验积累法对课堂中如何处理不同学生(点)构建不同教育层次(面)进行探讨:①相近的点构建相近的教育面施行因材施教;②不同的点构成综合型的教育面施行以点带面教育;③同类型的点构成同类型的教育面施行区分教育。  关键词:初中体育;课堂;点与面;关系处理方略  一、 点与面的关系  初中生正是由儿童向青年过渡时期,他们的生理成熟早于心理发展,所以所表现出来行为的自控能力一般比较差,注意力也
该文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有关吸附式制冷的研究成果,内容包括固体吸附工作对吸附特性、吸附制冷循环机理、吸附热力系统供热与制冷联合循环新思路。探讨了提高吸附制冷性能的实
摘 要:在互联网日益普及的今天,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学科教学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鉴于《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的重要性,优化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也就成了广大中职计算机教师努力的方向。围绕这方面内容,本文将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展开浅显论述。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方法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一门基础性学科。现如今,人们的衣食住行
本文主要介绍了固体悬浮物浓度/浊度测量在水处理中的应用。比较了各种测量方法,指出双光源器光束法是目前国际上最稳定可靠的方法。
摘 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质量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关注,国家各项方针政策也逐渐向着培养计算机专业人才倾斜,但现阶段我国计算机专业教育还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从中职计算机专业教育应当具备的特点出发,指出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使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与当前就业形势相适应的措施。  关键词:中职教育;计算机专业;就业形势  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培养计算机
摘 要:当今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逐渐在社会各个领域中的普及应用,信息技术将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变革,这将极大的冲击传统的教育体制。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学习的方式,这就要求师生在具有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同时,还要具有现代教育思想意识,精通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因此,我们要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积极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逐步推进学校教育现代化。信息技术与学科教
该文介绍了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堆的几种主要的结构类型,并比较了它们的优缺点,同时评述了国际上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堆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