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口蹄疫诊断和综合防治措施

来源 :中国畜禽种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DCHZHTXZ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养猪业成为我国畜牧业中最重要的一环,养猪业发展的好坏与我国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因此,猪的健康生长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根据我国规定,猪口蹄疫病被划分为一类疾病,对生猪具有较大危害,同时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属于人畜共患病之一。猪口蹄疫主要通过口蹄疫病毒引起,患病猪在临床上发病部位主要有蹄部、鼻唇部、口腔黏膜等部位。本文主要从口蹄疫疾病的发病症状、发病原因、诊断途径和防治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旨在降低猪口蹄疫的发生率,为养猪业人员提供诊断和防治措施。
其他文献
2020年6月,内蒙古农业大学兽医学院马医院接诊呼和浩特毕克齐镇马场一纯血马病例,患马有被其他马踢伤的病史,胸前局部高度肿胀,穿刺后有黄色液体流出。结合病史调查、症状分析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胸前淋巴外渗。局部穿刺并注入95%酒精福尔马林,配合压迫绷带治疗,后期改为手术开放治疗,局部使用磺胺嘧啶银软膏及表皮生长因子凝胶促进肉芽及表皮生长,经31d后患部痊愈。
病毒病一直是养殖行业最头疼的问题,因为现阶段除了疫苗预防外,其他治疗措施效果不理想,临床中多数痊愈者与机体本身的抵抗力成正比,如何通过饲养管理来提高机体抵抗力是笔者在临床治疗中一直探索的问题。近几年仔猪多种原因的腹泻病频繁发生,笔者根据多年探索的临床经验,从饲养管理的角度去分析导致腹泻病发生的前因后果,旨在引起广大养殖户的重视,也许改变一个不良的养殖习惯就能避免仔猪腹泻病的发生、发展,减少经济损失,从而提高养殖效益。
我国是农业大国,畜牧业每年因霉菌毒素的危害损失多达上亿元。霉菌毒素是真菌(尤其是霉菌)的次生代谢产物。它们有300多种类型,可以很容易地迅速生长,而许多霉菌毒素对大多数养殖动物有毒。随着饲料原料中霉菌毒素的产生使得饲养的问题变得越来越难以预测。实现上难以察觉的霉菌毒素危害可直接影响动物生产系统,防止或减少饲料成分中的霉菌毒素已成为十分重要的课题。本文总结减少饲料中霉菌毒素危害的有效策略。
牛结节性皮肤病又名牛结节疹、牛疙瘩皮肤病,是一种由疙瘩皮肤病毒引起的牛的慢性传染病。我国在2019年8月于新疆地区发现并确诊该疫病,由于该疫病具有非常高的传染性,一旦发生会造成大面积传播,会对我国食品安全、牛养殖业发展等都会造成直接影响。必须重视牛结节性皮肤病,做好该疫病的防疫工作,保证牛养殖业健康发展。
在生猪养殖过程中,哺乳仔猪良好的机体状况和生产性能对后续生猪保育阶段和育肥阶段的养殖有非常关键的作用,提高哺乳仔猪成活率也是现阶段生猪养殖的关键技术问题。文中对生猪养殖过程中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措施进行介绍,旨在为哺乳仔猪的科学饲养及生猪养殖产业的科学发展提供帮助。
农村养猪业是农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力量,但随着环境保护的加强及生态养殖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农村养殖业也需要及时转变发展方向和理念,以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本文对当前崇信县农村养猪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善措施。
随着养牛业的飞速发展,在养牛过程中各种疾病危害牛的机体健康,阻碍养牛的发展.其中,牛中毒病是养牛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危害,给养殖户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从有机磷中毒、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是以呼吸系统症状为主要疾病的总称。临床上主要以呼吸系统障碍,饲料利用率显著下降为特征,发病率高,致死率低,饲养成本显著增加,猪的出栏时间延长。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病原体多种多样,并不是单一的传染性疾病。临床上可以将其划分为原发性病原和继发性病原两种,同时环境因素不良,养殖管理较差,猪群身体抵抗能力下降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也会引起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发生。
细菌性疾病在规模养鸡实践中比较常见,分析这种疾病的特点和采取针对性的防治对保障养殖效益具有突出价值。
抗生素作为生猪养殖中普遍运用的药剂,具有促进生猪生长、提升生猪抗病能力的作用。在2020年前,我国生猪养殖业在饲料端和养殖过程中大量使用抗生素是不争的事实,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导致生猪抗药性不断提升,肉质产品中的抗生素残留日益增高。随着食品安全问题被社会广泛关注,社会对养殖业禁抗的呼声越来越强烈,事实上欧美等发达国家早就迈入无抗养殖时代,国内也开发了大量的抗生素替代产品,一些大中型养殖企业也积累了大量值得推广的无抗养殖技术,多种因素叠加,农业农村部出台了194号公告,从2020年元旦之日起,我国饲料中全面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