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孔子吗?

来源 :人民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gf2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500年后再回首,在所有的神化和贬低之外,我们试图探究孔子真正的智慧,以此来回答一个问题:人们为什么需要孔子?
  公元前六世纪到公元前一世纪,人类文化的轴心时期。在印度出现了释迦牟尼,中国出现了孔子,希腊出现了苏格拉底,在犹太人世界出现了耶稣。
  孔子出生的那个时代礼崩乐坏,他要建立的底线是“文明”,孔子提倡诗教、文教、雅用诗书礼乐来为文明设置底线。
  之后的2000多年,孔子和他的学说,在困顿和落寞之后,又遭受火焚和禁毁。但终于一点点被理解和接受,直至天下尊崇……今天,作为中国的“文化名片”,儒门孔学再次影响着中国的政治、经济、外交、文化诸多领域……
  20世纪80年代一个春季,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集聚巴黎,他们在会议宣言中写道:“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儒家思想同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其他思想文化一道,记载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在建设家园的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思维、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滋养。”国家主席习近平的话,代表着一个古老文明深刻的自我认知。
  当然,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来说,“需要孔子”已经不是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功利目的,它更意味着一个民族在精神家园的寻觅与回归。越来越多的社会热点事件让人痛心“精神家园沦陷”,渴望从传统文化中找到此心安处。如梁漱溟所说,仁的本意就是心安,为什么需要孔子?因为,心安。
  在山东,建设中国人精神家园的理想,在古老土地落地生根。百家孔子学堂,从弘扬传统文化出发,在学校、社区、企业等地寻找传统文化与新时代发展相契合的着力点。
  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根与魂,是民族的文化基因。从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中汇聚新的力量,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坚定奔向中华民族美好的“新域”。我们跟随百家孔子学堂成长的脚步,探寻孔子的真智慧,为什么需要孔子?答案日渐清晰。
  2014年度中国人文学术十大热点揭晓,排名第一的是“马克思主义与儒家的关系引起空前关注”。入选理由为“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塑造了中国的世道人心,乃是重塑精神世界与道德秩序的基础性资源”。
  “君子和而不同”,回望两千多年前马车上那个风尘仆仆的背影,伴随着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星光般璀璨世界文明。
其他文献
期盼已久的暑假终于来啦,初二(8)班的环保小分队成员已经按捺不住了,期末考一结束,他们就开始计划这个一年一度的“环保远足旅行”了。今年去哪里呢?去上海吧,既可以游世博园,说不定还可以对世博园内的一些食品包装、垃圾分类、电子污染等进行考察,提出改进建议呢。  出发前,大家约定在小队长“豆沙包”家集合讨论,可是,八缺一,“环保形象大使”郭菲菲缺席了。  “菲菲让我来请假,她说她爸给她请了家庭教师补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