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峡地区仙女山断裂带构造活动性及其北延问题讨论

来源 :地球科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nextronnp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仙女山断裂带于燕山运动早期形成,大体经历了5个活动阶段,第四纪以来,以继承性活动为主,活动时代集中在中、晚更新世,全新世无明显活动迹象,沿断裂带走向,差异应力和变形强度自南向北均呈逐渐减弱规律性变化。作者在大量野外调查和测试分析基础上,认为仙女山断裂带延至荒口一带后消失于嘉陵江灰岩中,没有穿过长江,对长江三峡枢纽工程并不构成威胁。
其他文献
以满意决策理论为基础,针对地下水分布多数系统资源管理中关于建模和决策方面的某些突出问题,分析了用目标规划方法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思路,并结合某市水资源管理实例,讨论了目标规划方法的建模过程、求解方法、决策过程及其意义。
期刊
根据层序地层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以露头剖面研究为基础将川黔湘交境寒武系(至奥陶系底)划分为16个三级层序,其中下统含7个中统3个,上统(跨入奥陶系底)6个,既有Ⅰ型层序又有Ⅱ型层序,具倾斜边缘的盆地中形成的Ⅰ型层序仅发育在早寒武世早期,共2个;具台缘斜坡的盆地中形成的Ⅰ型层序发育在台地形成及发展阶段,即早寒武世后期至晚寒武世早中期,共5个。上述层序的详细研究为海平面升降和加里东早期的构造运动的认识
期刊
王鸿祯教授的学术道路及治学特点1995年1月12日,24位有杰出贡献的科学家,获得由香港4位银行家出资设立、由海内外著名学者评选产生的首届何梁何利基金"优秀奖"和"基金奖",著名地质学家黄汲清院士荣获'优秀奖',王鸿祯院士荣获'基金奖',以表彰他们促...
期刊
根据花岗岩类资料,分析了大别造山带自古生代以来的岩石隆升-剥露历史。认为北淮阳地块、大别地块西段及大悟地块的岩石隆升-剥露主要发生于侏罗纪之前,而大别地块东段在白垩纪之后还发生了强烈岩石隆升-剥露.本文指出,含超高压变质岩的大别地块东段自海西期以来的岩石隆升-剥露幅度达20km.这一深度的负荷压力与大陆碰撞过程中超过压和高应变条件的结合,有可能形成柯石英榴辉岩,但高压变质地体中的金刚石,更可能是早
期刊
在对新取得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资料分析以及对满洲里-绥芬河地学断面域构造单元划分的基础上,提出断面域地质演化所经历的古生代古亚洲域和中新生代太平洋域两大阶段的地球动力学模型,前者主要表现为由微型块体的拼贴造山,形成软碰撞-弱造山性质的造山带;后者主要表现为中生代以走滑-伸展为主要地质演化标志的斜向俯冲活动陆缘和新生代太平洋板块的正向俯冲造成本区深部地幔主动向太平洋方向的蠕散,研究还表明,上地
期刊
高碘饮水对人体的危害乔锦,韩勇,韩俊杰,汤鸣皋(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碘是与人类健康关系最密切的一种微量元素,在重视映碘对人体损害的同时,1940年Parmale报告了药理剂量的碘可致高碘甲状腺肿;1965年Suzuki报告了食物性高碘甲状...
期刊
铁元素氧化还原体系是影响天然水环境化学性质的重要因素,碳酸水生物活性组分之一的二价铁离子,是此类矿水中铁元素主要存在形式。碳酸水矿泉治疗学性质的恶化过程即主要为二价铁的氧化。我们的实验显示,碳酸水暴露于大气后,二价铁含量呈指数型衰减,三价铁含量出现峰值后即行降低,此峰值域基本对应于水溶液氧化还原电位的低值域,在氧化过程中,高价铁几乎全部以Fe(OH)3形式存在于水中,且Fe(OH)3胶体沉淀的最佳
期刊
华北与扬子块体在中元古代拼合成中国古大陆,但自晚震旦世又分离成两大板块,各自有其发展历史,其间以商丹断裂为界,至晚三叠世完成最终对接、拼合,寒武纪时期华北南部陆缘区为活动大陆边缘,扬子北部陆缘区为被动大陆边缘,各自又分成若干隆凹相间的次级构造岩相带。晚寒武世从扬子北部陆缘区分离出中秦岭微板块。据岩相、古生物地理,并参考古地磁资料,再造了寒武纪古大陆及秦岭古海洋面貌。
期刊
在详细研究全球二叠-三叠系界线层候选剖面───中国浙江长兴煤山剖面P/T界线层牙形石动物群序列基础上,自下而上识别出4个牙形石带:(1)ClarkinachangxingensisClarkinadeflecta带;(2)Isarcicellaparva带;(3)Isarcicellaisarcica带;(4)ClarkinacarinataClarkinaplanata带,并在第一带中划分出3个
期刊
对北京周口店第四地点洞穴的石笋进行了ESR测定,用封闭平衡模式计算了它们的ESR年龄,并与U系年龄进行了对比,它们的平均年龄十分一致。测定了石笋的氧和碳同位素,获得了北京地区(1.5~0.5)×l05a间古气候变化的信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