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背景下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初探

来源 :大学·思政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ess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文科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阶段性产物,强调人才培养与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人文精神渗透。在新文科背景下,环境设计专业想要获得突破性发展,需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发挥课程思政育人作用。对此,文章分析解读新文科背景下,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必要性、资源融通,并提出具體实施策略。
  关键词:新文科;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思政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40-0076-03
  立德树人理念提出后,我国高等教育贯彻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强化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课程思政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通过打造专业课与思政课的同向同行发展模式,提升高校育人质量,扎根中国大地办好设计教育,树立“大设计教育”的新理念,培养未来卓越设计师。
  一、新文科背景下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校各类专业课程均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发挥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作用。环境设计是我国各大高校热门专业,在新文科背景下,打造课程思政育人模式成为必然发展路径。一方面,课程思政建设是培养具有正确价值观人才的要求。当前企业对环境设计人才提出新要求,高校也着力探索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但仅知识和技能教学,无法培育德艺双修的新型环境设计人才,只有将思政教育与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教学融合,打造课程思政育人模式,才能实现大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为社会和行业培育所需人才。另一方面,突破环境设计传统教育模式的局限性,通过与思政教育融合,丰富环境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关注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爱国主义情怀,促进学生知行合一[1]。总之,新文科背景下,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和实施,是培育优秀人才的必然路径。
  二、新文科背景下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思政资源融通
  教学始终是教与学的双向互动,任何一方消极怠慢,均无法实现教学目标。新文科背景下,高校环境设计专业融入思政教育面临诸多阻碍和问题,当前部分大学生受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影响,其思想态度和价值观不端正,甚至崇尚利己主义、自由主义、享乐主义。由于教育过程中传统文化教育缺位,导致大学生对国家与民族的认同感与归属感较低。高校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如何巧妙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彰显课程思政的时代性特点和新颖性、如何挖掘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蕴含的思政育人资源,继而实现课程思政育人目标,这些均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课程思政教育主要以意志品质、道德规范、思想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为主导,其中包含大量思政理论知识、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对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均有深刻影响作用。新时期背景下,我国高校环境艺术专业人才培养,以中华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以培育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专业素养的设计人才为目标。在将思政育人元素与环境设计专业课程融合的过程中,应注意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对课程思政资源展开科学设计,继而实现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2]。对此,在融通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着手:
  (一)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在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思政资源建设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入典型案例,以案例的思想内涵和空间结构剖析,实现环境设计专业元素与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合,以其内在的文化意涵,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共鸣,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古为今用”指的是在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依托案例融合传统文化思想,借助古人的智慧结晶对学生设计灵感形成启发,促进学生进行反思和行动。“推陈出新”指的是任何传统文化均是产生于特定时期,不可避免会具有历史烙印,所以应秉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观念,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深度对比和研究,使学生在继承传统文化设计思想时,对当代环境设计形成新的思路。
  (二)融入区域优秀传统文化
  在环境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区域红色文化资源、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整合与融入,并将区域文化表征作为依据,将设计问题提出,指导学生对环境设计展开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特别是“城市更新”与“美丽乡村建设”方面,可以很好地将区域优秀传统文化加以创新应用。这种课程思政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区域文化的优势和价值,对学生形成良好启发。且红色文化、传统文化资源具有良好育人作用,有助于发挥课程思政育人功能和效果。
  (三)促进洋为中用
  教师可在洋为中用的思想理念指导下,对中西方的设计思想、文化思想展开对比研究。在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共同解读西方优秀环境设计案例,并引导学生了解设计背后蕴含的意识形态与文化现象,使学生深刻认识到,环境设计实质上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映射。通过中西方文化与思想的对比研究,能够培育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爱国主义情怀,使其坚定跟党走,自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升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3]
  三、新文科背景下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思政策略
  (一)革新课程思政育人理念
  近年来,我国高校环境艺术专业不断深化改革,涉及学科种类颇多,且各具特色,然而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的思想政治素养要求,却始终表现出一致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培养环境设计专业人才的重要课程体系,要继续沿用传统教育模式,很难满足当代社会对环境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特别是在新文科背景下,高校应自觉革新传统思政教育理念,结合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教学,围绕环境设计专业理论知识,打造以专业课程教学为主导,思想政治教育为辅助的新型课程思政育人模式。其一,注重环境设计专业大学生三观塑造和职业道德品质培养,将思想政治元素与专业教学内容潜移默化地结合,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协同发展,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优势和价值,进一步提升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其二,在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与实施的过程中,专业教师须在创新教学理念的基础上,引入多元化课程思政教育手段,借助互联网教育平台,拓宽课程思政的育人空间,实现专业教学与课程思政的深度融合。例如环境设计专业教师可以运用慕课、微课以及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打造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课程思政育人模式,进一步提升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最终实施效果,助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科学设定课程思政目标
  教学目标指的是教学过程所须达到的结果以及学生参与教育活动期望的学习成果,是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与实施的切入点和归宿点。当前我国许多高校针对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与实施其教学目标的设定,主要以讲解理论知識和价值引导为基础,结合情感知识和行为目标,构建完善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在健全大学生完善人格培养其优良道德品质的过程中,发挥专业教师的熏陶和感染作用。另外,科学设定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学习环境设计专业理论知识的过程中,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并结合当前国情和时代发展,呈现出优秀的环境设计作品[4]。大学生在参与实践设计的过程中,能够感悟传统文化以及民族文化的内涵和魅力,正确认知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传承的现实意义。其中情感目标,主要是在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以思政理论知识和传统文化的融入,培养大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使大学生形成爱国情怀。行为目标指的是在参与环境设计实践过程中,培养大学生遵纪守法的良好道德品质以及节能环保、爱护环境的优良作风。基于新文科背景下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与实施过程中科学设定课程思政目标对教学过程起到规范性作用,能够保证课程思政整体发展方向的准确性,继而更好地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
  (三)深化专业课程教学内容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是影响教学成效的关键因素,基于新文科背景下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组织与实施的过程中,应推动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深化改革。第一,由于环境设计专业设计课程种类较多,在开展景观设计、公共艺术设计以及室内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引导学生构想和创意时,可以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学生深入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促使环境设计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与此同时,学生在参与项目实践活动中,领导学生学习并掌握传承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设计方法,通过理论与实践活动的有机融合,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第二,“城市更新”与“美丽乡村建设”教学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重点教学内容,不同城市魅力和地域乡村特色,对环境设计效果起到较大的影响作用,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城乡环境设计时,可以有机结合“超级工程”与“网红景点”,为学生讲解我国建筑与景观行业高水平发展。教师的深度解析和讲解,能够加深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对“美丽中国梦”内涵和意义的理解,使其感受民族精神和中华文化内涵,引导大学生珍惜幸福生活,形成良好爱国主义情怀,进一步增强课程思政育人效果。第三,在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了解企业的人才实际需求,引导学生按照行业规范及法律法规开展环境设计,增强大学生职业道德素养与社会责任心。第四,在课程思政建设与实施的过程中,应推动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与德育教育的深度融合,在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按照社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运用实际行动保护生态环境、尊重社会秩序,在增强大学生环境设计能力的同时,提高其思想政治认知高度,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综合素养和品质。
  (四)提高专业教师德育意识
  课程思政是我国高等教育深化改革背景下的一种新型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模式,其内涵在于课程承载思政,思政赋予课程,重点在于发挥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与实施的过程中,专业课与思政教育的同向同行发展,教师发挥着重要主体性作用。作为课程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教师的德育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课程思政育人效果和育人目标实现[5]。新文科背景对环境设计专业教师提出更高要求,一方面,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形成良好的德育意识,充分认知自身的教学角色定位,为课程思政建设和实施提供人力资源支撑和保障。另一方面,课程思政教育最终要落实到课堂,必须提高环境设计专业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使其转变思想观念,充分认识自身的育人职责,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学习,增强自身人文素质水平。除此之外,作为专业课教师,还应积极参与社会实践项目,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实现专业成长和发展。总而言之,只有不断提高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育人能力,才能将思想政治教育潜移默化地融入专业课教学,实现专业课与思政教育的同向同行发展,提高课程思政的育人成效。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文科建设重点强调学科交叉融合,走协同创新发展道路。环境设计专业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发展,是解决人才培养新问题、新挑战,为社会和行业培育优质人才的重要举措。因此,高校应通过革新课程思政育人理念,科学设定课程思政目标,深化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提高专业教师德育意识等策略,培养专业技能过硬、三观端正、思想道德素质水平高的时代新人。
  基金项目:河南工业大学2020年线上线下+课程思政“空间形态设计”(项目编号:0003/26400449);郑州市2021年度社会科学调研课题“捡起历史文化‘碎片’——郑州特色街巷、街坊的城市更新研究”(课题编号:0635)。
  作者简介:陈晶(1980 —),男,硕士,河南工业大学讲师,研究方向:环境设计、景观设计、城市设计。
  参考文献:
  [1] 陈波. 新文科背景下景观设计课程与思政教育融通路径探索——以广西科技大学环境设计专业为例[J]. 教育观察,2020,9(33):52-53+87.
  [2] 张英. 民办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材料与构造课程思政设计[J]. 艺术教育,2021(05):269-272.
  [3] 邹维江. 乡村振兴背景下地方民族高校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实施路径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32(07):321-323.
  [4] 吕桂菊. 环境设计专业中国古典园林现代演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 美术教育研究,2021(11):156-157.
  [5] 李正,张健,王冰,等. 高校“环境工程专业导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J]. 成才之路,2021(26):12-13.
  (荐稿人:魏强,河南工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责任编辑:陈华康)
其他文献
摘 要:新时代高校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对于大学生全面素养的养成有重要意义。文章探析了高校学生党建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指出高校学生党建和思想教育课程的结构特点,详细阐述了高校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的方法,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党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有机融合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40-00
期刊
摘 要:高校学生党员是大学生群体中的先进分子,是接受高等教育的优秀学生代表。思想建设是党组织建设的基础性建设,高校学生党员的思想建设关系到党的未来与民族的希望。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用集体主义精神推进高校学生党员的思想建设意义重大。文章立足了广西高校在此方面的现状和经验,提出从用集体主义的优秀文化、时代精神及实践活动等方面推进学生思想建设的路径,从而坚定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  关键词:集
期刊
摘 要:市场营销学课程要实现课程思政,不是简单地在市场营销学专业课程中增加几节思政课程。高校学生毕业后要成为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可靠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的教育要成为人民满意的教育。市场营销学课程思政回归教育本源可以從树立正确的市场营销观念,充分发挥课程思政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思政教育贯穿于市场营销课程的全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积极主动融入市场营销课程思政中去等路径来探究和
期刊
摘 要:课程思政是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理念,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的重要举措,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文章以商贸类核心专业课报关实务课程为例,首先阐述在“立德树人”理念下报关实务课程的教学目标,特别是课程思政目标。随后依据报关人员岗位标准,重新整合课程教学内容,深挖课程思政元素并列举思政教学的方法。最后以课程具体的某一知识点“进
期刊
摘 要:新时期,课程思政建设已经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表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针对不同的课程体系融入课程思政理念,实现思政课的精细化、创新化发展,有助于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文章以高校音乐教学活动为论述对象,在分析课程思政重要价值的同时,思考高校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如何完成课程思政建设任务。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学;课程思政;
期刊
摘 要:当前高校各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改革正如火如荼进行,作为法律文秘(法官助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法官助理工作实务”也不能例外。文章主要探索了如何在“法官助理工作实务”课程中有机融入思政教育,首先深入分析了当前法律专业课程融入“课程思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课程思政融入“法官助理工作实务”的育人优势和前置要求,最后提出了课程思政融入“法官助理工作实务”的途径。  关键词:课程思政;融入;专业
期刊
摘 要:应用型高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旨,新时代背景下要结合办学定位,以“课程思政”建设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理论知识,以其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大学生科学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劳动观、群众观和国家观念等理论对应用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而应用型高校应当完善师资建设,挖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元素,以形成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大思
期刊
摘 要:高校是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机构,为积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断提高学生的素质修养,积极贯彻课程思政理念成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教育学作为高校师范生的必修课程,是提高学生基本教育教学理论素养的核心课程,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教师职业理念的基本保证,是实施德育提升学生个人道德水平的重要支撑,因此积极探索课程思政理念下教育学课程教学改革方法具
期刊
摘 要:课程思政是贯彻“立德树人”“教书育人”教育理念的主要实施手段,并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一致认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传导知识、培养能力外,更需通过课程思政达到对学生进行价值塑造的教育目标,这就对教师承担的角色职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教师需要作为课程思政的展现者、设计者、实施者、评价者,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合入学科教学,达到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教学效果,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
期刊
课程思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既可以提升教师自身教学水平,又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德才兼备的新时代人才。文章以三维动画制作课程为背景,探索了如何在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并提出可行性方案,为课程思政落地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