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如棋局局新等

来源 :棋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nishib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或许爱屋及乌的缘故吧,大凡有关棋方面的诗文,我都会搜集整理,并尽量溯及源头。一方面提高了文化素养,另一方面也会使自己的棋艺在潜移默化中发生量变质变,何乐而不为?!
  我最早知道的棋类名句就是“世事如棋局局新”,想来也为广大读者所熟知,用棋局比喻世事,应当是最妥贴不过了——棋局永远在变化,永远新奇充满魅力,永远让人欲罢不能沉湎其中,就像世事一样让人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无限地靠近,但又似乎永远不可能达到完善至美。起初,我以为这只是一个寻常的比喻罢了,后来随着知识阅历的积累,我才发现其中别有洞天,蕴含了无限的奥秘和玄机。
  首先,把世事比喻成一局局棋,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就好像第一个把女人比喻成花的,的确别开生面、不同凡响。从某种程度上讲,棋与局是不可分的,通常,棋是棋子,局是棋盘,“棋圆局方”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后来人们进行了引申,把棋子、棋盘合称为棋局,抑或简称为局。局是生生不息、瞬息万变的,那貌似狭小的棋枰,实则是辽阔无垠的空间,任你去发挥,去创造,而不会有任何的局促、闭塞。
  此外,所谓局,可以是指某种形势,也可以指某种圈套。局绝对不是自然而然生发的,而是有人从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操作和推动。一部中国历史有数不清的局,世上的事情就如同棋盘上的落子奇招迭出、常变常新。做局者,有设局的策略、控局的力量、开局的时机。被做局者,有观局的静气、对局的勇气、破局的智慧。
  局有大小。小局可能是两个人之间的明争暗斗,大局则可能是刘邦、项羽之间的争夺天下。玩局如玩火,玩好了功德无量;玩不好会把自己弄到了万劫不复的地步。正所谓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一个局之所以能不停地运转下去,其根本动力就是存在一个利益格局,有一只看不见的利益之手在调控着局中之人,这利益或是更多的财富,或是更大的权力,或是更高的名声等等。庄子曾讲过一个鹞鹰为争夺死老鼠而拼命的寓言,从另一个意义上讲,财富、权力、名声并不见得比死老鼠更有价值。局的存在及其展开,一方面说明人比动物聪明许多,一方面则又说明人比动物也高明不到哪里去。说到底,人和动物都是在按照同样的机理,进行着各自不同的追逐。
  
  象棋和围棋
  王春华
  
  我喜欢下棋,但棋艺一般,若论段,远在段外了;若说流,更在末流外了。对我而言,所谓天外有天,高手如云了。
  小时候喜欢象棋。初学时,和邻里懒汉叔不离炕头杀得天昏地暗。奶奶笑我,学会下棋,不嫌饭迟。我爹摇头,就是那一句:少不看《水浒》,老不读《三国》。那时我不明白,下棋和读书有何相干呢。自然,那时技艺高明不到哪里去,倒是记熟了当头炮马来跳、重炮马后炮、双车摘士等许多口诀,自以为得到博弈的精髓,天下无敌了。后来才明白,象者为像,化不成数理,下不了心棋,全是乡下人的手艺,程咬金的三板斧,狗肉一样上不了席面。
  后来外出求学,又喜欢上围棋。两人率军围城,无王无相,真正的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围城围地,自由征战,尽显儒将风度,不像岳家军铁骑无敌,却被十二道金牌追回,只能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了。不必置战局不顾,随时随地擒王,丢卒保车,舍身取义,而那个义又是那么虚玄,实则还是尽忠而已。甚至丢盔弃甲,杀戮无数,最后孤军深入,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以卵击石,直至尽忠就义,土地早沦陷易手了。月朗风清,香茗为伴,两人静静地手谈,默默地纵观,仿佛在辽阔纵横的阡陌上,仰观群星璀璨,星河漂流。的确可以扬鞭策马,自由驰骋,随意设想,不经意间奇兵百出。不必为丢弃一兵一卒丢失寸土寸地而嗟伤不已,影响全局。有种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感觉。
  有一天突发奇想,思绪如潮,不能自己。象棋,可谓地棋,源于人间征战,是人间历史的写实。且缘于中原大地,河南自古称豫,即是古代牵着象鼻训象,《易经》中就有记载。古老的战争中,大象守候着王者。诸侯讨伐,计谋百出,皆为王而战。楚河汉界,虽泾渭分明,却正是讨伐征战的缘由。如《过秦论》所言:“秦何厌之有?”其实,贪婪的何止秦国,那是人类的通病。贪欲日渐膨胀,便试探着将卒子拱过河界,挑起事端,战火由此燃起,攻城略地,死伤无数,可谓一将功成万骨枯,非仁者之师,非仁者之道。“春秋无义战”,古人早已醒悟了。下棋不过是战争的模拟,争斗已如此激烈,真正的战争其血腥更有过之无不及。
  在残酷的历史长河中,无论英雄豪杰,还是权臣名相,没有一个逃出象棋布局的窠臼。这是人类发展的动力,还是先天的不幸?几千年的历史,真的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的。我不由得想到灵棋山,想到华山上留下的残棋,赵匡胤和陈抟老祖对弈,输掉华山。是传说,不是神话,恐怕做了皇帝的赵匡胤始终没有明白棋意,连陈抟老祖也赢得糊里糊涂,一睡五百年。一盘永远下不完的棋,终局只有一个,那就是推盘握手言和,也就是儒家道家纵观天下大势,征战不止,水深火热中悟出的最高哲学:和为贵。
  而围棋,似乎要安静得多。没有帝王将相,没有兵车战马,是黑白分明的清一色棋子,没有大小尊卑。我忽儿感到,这黑白棋子,不正像阴阳鱼的两只眼睛吗?两只眼睛只是黑白的代表,那鱼身上的鳞片,黑黑白白,在消长中流溢,你大我小,你小我大,相互依存,又在不断变化中。由此可见,围棋,天棋也,源于星空的变化,星云的流动,足智者参透宇宙的变化之妙而发明的。那打劫、死眼活眼、气数等等,真的暗合宇宙自然的变化,白矮星、恒星、黑洞,的确和围棋许多棋理相似。我不由得想起河图洛书,黑白点子排列的图型,和围棋博弈中的阵势很是相似。也许,那本是最高妙的天局。
  围棋玩到后来,败败胜胜,我更喜欢一个人下了,一手黑子,一手白子,泡一壶清茶,在宁静的夜晚,推窗邀月,仰望苍穹,屏息凝神,思之良久,必有所得。多少棋路在脑海铺开,天河一样流转;多少棋眼,像天上忽儿发现的星星一样闪耀。恍然大悟,恍如隔世,一盘棋,有时下几十个夜晚,还没有终局,犹在变化中。
  品一口清茶,茶香四溢,心清月明,豁然开朗。犹如云开见月,困扰顿消,悠然地沉入梦乡。我想到曾读过的一部武侠小说,里边的高人木桑道长,以棋子做暗器,打穴打劫,自身却终究劫数难逃,险此命丧敌手。道恒武学高虽高矣,但始终没有脱出棋盘的道道,有了边框,有了穴位,太计较一得一失,自然无法突破,走得更远。宇宙无边无际,浩浩渺渺,天涯何在?星云流转,瞬息万变,生生息息自成天道。
  亦如象棋,在人造的布局中,固守程式,自然不会突破。其实,兵无定法,亦如棋无定法,最忌纸上谈兵,自古胜者在出奇不意,以无法胜有法而成法。多少名将战无不胜,最后还是走不出固定的阵局,突破不了自己,身首异处,终成悲剧。象棋如此,围棋其实又何尝不是,虽无主,亦无道,但固守常式,心有障碍,便固步自封,流于象棋之技了。
  象棋之战,再烽火连天,也不过是大地的一角;就是围棋,星汉璀璨,也不过是天空的一片。
  心有多大,天有多大。
其他文献
(2011年4月11日弈于江苏)  列手炮  本次“茅山杯”胡司令发挥神勇,获得亚军,其后手列炮开局功不可没,赢下两场关键之战。这是第4轮的比赛,胡司令后手对阵徐天红特大。让我们领略一下胡老师列炮的威力。  1.炮二平五 马8进7  2.马二进三 车9平8  3.车一平二 炮2平5  列手炮开局大赛中出现较少,属于冷门变例。此时次序上的另一选择是炮8进4,兵三进一,炮2平5,形成半途列炮套路。  
期刊
(2011年5月11日弈于澳门)  对兵局  1.兵三进一 卒3进1  2.炮八平七 炮2平5  3.马二进三 马2进3  4.相三进五 车1平2  5.仕四进五 马8进9  6.车一平四 士4进5  7.马八进九 马3进4  如炮8平6,则马三进二,马3进4,炮七进三,炮6进3,兵三进一,卒7进1,炮七平三,炮5平6,车四平三,象7进5,炮三进二,卒9进1,双方对峙。  8.车九平八 车2进9 
期刊
2000年全国象棋个人赛在蚌埠摆下战场,国内138名高手披甲上阵。本次比赛除继续实行甲乙组升降级制外,由于第七届世锦赛还有一个名额虚位以待,加之2001年“银荔杯”赛又出新招,取消“冠军”权利,改为由获得本次比赛男女前八名的棋手参加,同时下一届亚洲象棋锦标赛的参赛名额也将由本次比赛决出,特别是2001年英国BGN公司出资14万美元在我国举行首届中国象棋挑战赛,参赛的32名棋手也将依本次比赛结果而定
期刊
在上期中,靖江弟子陈天野善意地将笔者美化了一番,“骄傲而自信”成了我的特点。其实,人的性格是有多样性的,谦逊、成绩中看到不足,善于自我批评,也会批评弟子,是我的另一特点。希望被我“批评”的弟子能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与浓浓爱意。  言归正传,下面点评一盘大师班学员对局,重点阐述在散手状态(常常无谱可依)下如何以理服人,进退自如!  项可嘉到大师班时间甚短,但善思考、坐得住。他的对手陆沛成,前文中已有介
期刊
(2011年5月15日弈于山东潍坊)  对兵局  这是本届大赛冠亚军之战,特级大师卜凤波及新秀孟辰先后战胜象棋大师张申宏、谢岿、陈富杰、省市级冠军河南姚宏新、青岛徐彬等强手会师决赛,经过猜先,孟辰执红先行。  1.兵三进一 卒3进1  2.炮二平五 马8进7  3.马二进三 车9平8  4.车一平二 马2进3  5.马八进九 卒1进1  6.炮八平七 马3进2  7.车九进一 象3进5  8.车二
期刊
(2011年4月19日弈于江西赣州)  中炮进七兵对反宫马挺7卒  团体赛第二轮,山西队与浦东队相遇,我在一台对阵宇兵大师。2005年我曾效力于浦东网络华工队出战全国团体赛,而且几年前两队曾有过访问交流,但与宇大师交手还是首次。双方以中炮对反宫马拉开战幕。  1.炮二平五 马2进3  2.马二进三 炮8平6  3.车一平二 马8进7  4.兵七进一 卒7进1  5.马八进七 …………  红方没有选
期刊
我本科是在哈尔滨师范大学度过的。大一那年,刚开学,我去了黑龙江棋院,当时是11月,风很大,也很冷。但是为了自己的朝圣之地,这些都阻挡不了我的热情。那是一栋小楼,外面是白色的,感觉很干净。记得是在二楼吧,上楼后,整个楼道特别安静,好多门都是关着的,后来知道那是在上课。因为是头一次来,也不知道该如何办,闲来无事,就浏览了一下周围的照片,看到黑龙江棋院取得这么多成就,敬佩之情肃然而起,以前那些故事都是从
期刊
第五轮  2011年3月12日于大京都    2010年弈超联赛进入到第五轮,也是本届联赛的倒数第二轮。青城派上一轮战胜最大的竞争对手斧头派以后,积8分独自领跑。本轮对阵赛前积6分的四海兄弟会,青城派上下信心十足,如果能拿下这场比赛,他们加冕冠军的前景将一片光明。开赛以后,青城派凭借青城雷剑和青城天心的两盘胜利,以二胜六和的成绩,干净利落地获取本场比赛的胜利。  斧头帮上一轮以一盘之差不敌青城派非
期刊
中炮七路马VS屏风马单炮过河    中炮七路马VS屏风马单炮过河,是经典搏杀布局战术,其刺刀见红的攻杀,曾吸引众多英雄竞折腰。经半个世纪炮火洗礼,使屏风马的反击性能不断增强,成为抵抗中炮七路马的重磅武器。所以在大型比赛中,中炮七路马弃三兵战术呈现“门庭冷落鞍马稀”的衰落景象。  可是特级大师王斌却独自挥舞中炮七路马的战旗,站在这一布局的高端地带与天下英雄豪杰孤独求败,从而把这一布局推向高潮!  1
期刊
(2005年11月2日弈于太原)  飞相对左炮过宫  1.相三进五 炮8平4  黑方以左炮过宫应对飞相局,是常盛不衰的主流布局,其战术特点是以过宫炮在直线上牵制,并伺机攻击或破坏红方阵型结构,谋求对抗之势。  2.兵三进一 …………  红方进三兵,意在避开黑方挺7卒缓开左车的流行变例,显然有备而来,红方另一路重要变例是:马二进三,马8进7,车一平二,卒7进1,炮二平一,象3进5,马八进七,卒3进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