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体育能力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b33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大学体育 培养 体育能力
  
  一、什么是体育能力
  
  能力是指人在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时所表现的身心统一,协调配合的才能。心理学研究表明,能力是掌握知识,技术与技能的必要前提,而且是影响一个人活动效果的基本因素。按能力的性质,可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是指人在日常活动中必须具备、广泛使用的一般智力。如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记忆能力、注意能力等等。特殊能力是相对于一般能力来讲的,它是指入在进行某项专业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如音乐、绘画、色彩的鉴别及体育的运动能力等。体育能力是一种特殊能力,它是由知识、技术、技能和智力构成的一种个性身心品质的综合体。立足现实,着眼终生,依据体育发展身体,增强体质这一本质特征;制定出构成体育运动能力的六种基本成份,即:(1)身体锻炼能力;(2)运动能力;(3)开拓创新能力;(4)组织管理能力;(5)保健能力;(6)运用体育环境和条件能力。
  
  二、身体锻练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身体锻炼能力,是指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科学锻炼的理论和方法,结合环境和自身条件加以创新,培养成独立地进行体育锻炼的能力。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抓:
  1.自学:培养学生明确体育锻炼的意义,学习有关体育知识和方法,能够结合环境和自身条件,制定锻炼计划和方法,能够结合环境和自身条件,制定锻炼计划和方案,坚持经常持久地锻炼。并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2.自炼:即能把所学到的体育知识、技术和方法,综合运用到体育锻炼实践中去,使自炼活动成为日常生活、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3.自调:即学生在身体锻炼的活动中,能够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健康水平,掌握和合理安排运动负荷,运动强度及运动的时间,并能进行自我调节。
  4.自控:指执行锻炼计划的自我控制能力,即在身体锻炼效果自我评价基础上不断修正并实施锻炼计划的能力。
  其中,培养自学能力是主要的,但是,不可忽视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互为补充的关系,教学中必须有意识的全面培养。
  
  三、运动能力的培养
  
  运动能力,是指人在社会生活中,在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的前提下,所获得从事各种运动的本领。运动能力是反映体育运动总体特征的一种能力,是锻炼身体和参加劳动,军事活动及各种文化活动的基础,培养大学生的运动能力,应贯穿体育课程的始末,教学中应考虑:
  1.不断改进体育课的教学方法,切忌“满堂灌”,多给学生练习的时间,同时也要避免运动教学走过场或只重学生技术,而不顾学生实际锻炼的情况,这几种教学方法都不利于提高运动能力。
  2.要创造良好的运动环境提供足够的体育设施,使每个学生有条件、有兴趣、有可能参加运动的机会,以发展他们的运动能力。
  3.学生要主动、积极地参加运动,这对提高运动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在教学中,学生在做练习时,教师应及时进行指导,多给予鼓励,尽量避免学生站在运动场上。
  以上几种能力既是独立的,又相互关联,不可分割,而且相辅相成,互为作用。体育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分两个过程,即教一学,学一用,运用已学的知识、技术于体育之中,才是形成体育能力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学中应注意强调体育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人体生理变化规律,使他们懂得科学锻炼的原理、方法,以及体育锻炼对人体产生的影响。且欣赏体育比赛,参加体育文化娱乐活动都离不开理论知识的指导,所以,学校体育要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关键就是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
  
  (作者单位:山东烟台南山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发展是人们追寻探究的硬道理,欲使中国乒乓球队保持世界领先地位,就必须用科学的发展观,加强对国球的技术研究,以充分发挥中国乒乓球运动员的心理、技战术和体能等方面的综合实力。但是,每当世界重大比赛,大都成为中国队会师决赛,形成中国队的夺冠内战,无疑这是中国队的指向目标。至于谁当冠军,完全由队员独立作战。这必然会或多或少的会引发主管教练、队员之间与他们各自的球迷产生情绪情感上的倾向。为了发展我国
目的探究不同胃肠管放置方法在食管癌术后及食管瘘中的应用分析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9年06月在我科行鼻肠管加鼻胃管置入行肠内营养的40例食管癌术后患者,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