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星火

来源 :少年博览·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ckFlander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劳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劳动自身的发展,离不开劳动工具的改进和劳动技术的提升。
  时光漫漫间,简陋的紡轮变成庞大的织机,笨重的耒耜变成轻巧的曲辕犁,粗制的水桶变成壮观的龙骨水车。在这样的变化中,人们惊喜地发现,自己越来越厉害——同样的时间里,播种、灌溉的亩数变多,收获的粮食增加,纺出的织物翻倍。当然,不仅数量,它们的质量也迅速提升,让大家的日子越过越美。
  有的人对此懵懂不知,有的人却见微知著。他们踏遍五湖四海,睁大双眼,细细体察,将变化的因果悉心记录,形成书册。这些书册无法助他们登科及第,收获功名,却为千秋万代留下智慧宝鉴。
  他们在历史云烟中向我们微笑致意。其中两人站得很近,一位叫沈括,一位叫宋应星。
  思美诗十首·其五
  (宋应星)
  砥柱狂澜劲节标,
  匪因闻誉动心要。
  个中信誓千金重,
  身外浮荣一叶飘。
  帝座光明呼吸透,
  尘埃笃挚鬼神招。
  成功不愿留名记,
  至德无称意自饶。
  译文
  在巨浪中支撑危局,彰显高贵品质,
  这样做并非为了沽名钓誉。
  将信念和誓言看得比千两黄金还要重要,
  把身外虚名看作飘落的叶。
  帝座星的光虽明亮但瞬息万变,
  天地虽有尘埃遮蔽,仍能招致阴阳变化。
  功成名就后无意于显姓扬名,
  品德高尚之人无法称颂,他感到满意就好了。
  一
  公元1602年,明朝万历年间。
  天下看似太平,万物安稳。但日后的离合悲欢,已悄悄埋下伏笔。
  宋应星步履匆匆,径直向镇上的文宝斋书铺奔去。
  “掌柜,听说您这里新进了一批书。”宋应星抹去额上的汗珠,“请问有沈括的《梦溪笔谈》吗?”
  “《梦溪笔谈》?没有。书架上的四书五经没有你想要的吗?”
  “不,我只要《梦溪笔谈》。”
  “我这儿可没有。”掌柜无奈地说,“现在,人们为了科举考试只读四书五经。你要的这本书不会有人买,我也就不会进了呀。”
  “唉……”宋应星垂头丧气地走在回家的路上。在他看来,《梦溪笔谈》虽不能让人榜上有名,但其中技艺和器用的内容,却对民生有重要意义。他渴慕已久,一心想要拜读。
  兴许是宋应星的虔诚感动了上苍,它一挥手,给了他一份幸运:宋应星不小心撞到一个人,并在这个人包米粿的废纸上发现了“梦溪笔谈”几个字。
  宋应星猛然跃起,气喘吁吁地追上卖米粿的老人,出高价回收包米粿的废纸,就这样得到了半本书。老人告诉他,这些纸是自己向纸浆店老板讨来的。宋应星又赶到纸浆店,可另半本书已经被泡入水池,正准备打成纸浆。他拿出身上的所有财物,哀求老板将这半本书捞上来。
  纸浆店老板被这个年轻人感动了,他让工匠们下到水池中,从散乱的湿纸堆中找到了关键的半本书。宋应星激动万分地回到家,将书晾干、装订,然后一头栽进了那个神秘又深奥的世界里。
  二
  “这西洋人的炮,似乎是熟铜制成。”书房里传来一人推敲的呢喃声,“唔,圆形的,像个铜鼓。一旦引放,半里之内人马皆亡。还有这混江龙,内里悬吊火石、火镰。岸上的索机一动,就能自行发射。一旦有舰船从旁走过,便会伤亡惨重。”
  “这样的火器,若是用在百姓身上,”宋应星坐于书桌前,双眉紧锁,“恐怕江山社稷危矣……”
  “咚咚咚!”急切的敲门声响起。宋应星的兄长宋应昇大步走进来:“上次你说,想见识用盐卤水进行蚕浴的方法,我找到使用它的地方了。你要不要去看看?”
  “真的吗?”原本安坐的宋应星忽地站起身,拿起纸笔揣进怀里,“听闻经过蚕浴挑选出来的蚕种不仅吐丝更多,得到的丝线也更结实。这样的技术,我得记录下来,传之后世!”
  宋应星自幼博闻强识,有过目不忘之才。二十九岁时,他高中乡试第三,比兄长名次更优。后来,他与兄长前往白鹿洞书院进修,拜在著名学者舒曰敬门下。
  可惜,命运似乎和宋家兄弟开起了玩笑。尽管才华横溢,一心为国,他们却一连六次科考落第,磨尽了一身意气。无奈之下,只得断绝科举出仕的念头。
  可宋应星不曾消沉,比起宦海浮沉,他将自己的心与更实际的领域结合在一起。但凡遇见新奇的、有用的、他觉得能为苍生造福的技艺,他都一一记录下来,最后整理成册,这便是《天工开物》。
  位卑未敢忘忧国,宋应星真正将这家国烙印进了心中。他深知,百姓日用是国之根基,而能让天下人吃饱穿暖、安居乐业的技术,更值得去研究、发展、铭记。
  他用自己的方式,用一生的心血,去守护他的理想、他的家园。
  三
  悲凉的是,这国还是远去了。
  公元1644年,宋应星五十七岁。三月,李自成的大军冲进紫禁城,明朝覆灭。四月,清兵入关,建都北京,一心为民的宋家兄弟变成了亡国之民。两年后,兄长宋应昇服毒殉国。
  亲人逝去,年近花甲的宋应星也到了风烛残年。隐居不仕,贫困交加,支撑这个须发花白的老人继续活下去的动力,只剩史书中“抒生平学力,掞摛文藻”这寥寥九字。
  宋应星这一生都沉沦下僚,不曾成为高官显贵,生活清简,却也因此有机会走出庙堂,走出书斋,在社会底层观察游历。染色的技艺,谷物加工的方法,金属的冶炼,兵器的制造皆由他书写,由他记录,由他传承。
  虽然他守护的明朝远去了,但他铭刻心间之中华并未断绝。他编写的《天工开物》流传至今,蜚声国际;他记录的技艺和工具给人启发,化为人间的智慧星火,时隔数百年,仍在造福中华大地上的百姓。
  松柏依依,万古长青。沈括与宋应星,还有与他们相似的千千万万人,永远注视着、守护着这片热土……
  历史在线
  《梦溪笔谈》和《天工开物》
  这两本书都是有关于民间工艺技术的百科全书。
  《梦溪笔谈》的作者是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内容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门类,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其价值非凡,被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评价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天工开物》的作者是明朝著名科学家宋应星,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综合性科学技术著作。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反映了中国明朝末年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生产力状况。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其他文献
文章是什么?   文章怎么写?   这个话题一直困惑着我们,我们期待着一个明确的回答。   或许,你认为,写作是一种煎熬,是一件痛苦的差事。你一写起来,头就大了。   其实,写作是一趟旅行,是一种享受,是你对生活画卷的发自肺腑的淋漓描绘,是你对内心深处积淀的情感的畅快表达。   作文源自生活,但当下的孩子,生活单调而苍白,更是缺少对生活的深入思考,缺少对这个世界的凝视与打量,因而写出的文
期刊
和多数同龄的男孩一样,相比较写作业,我更喜欢打游戏。  人生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写作文。每次语文考试,我都会因为作文成绩拉后腿。说实话,看到那一长串题目,我真不知道写些什么,加上字迹又和“狗啃的一样”,我的语文成绩在班里一直是倒数。  打游戏却不一样。我是几个小伙伴里游戏打得最好的。  可惜,因为上次语文成绩又成了班里的倒数,妈妈大发雷霆,勒令我一个月不打游戏!天,真是可怕的折磨!为此我还和妈妈大吵
期刊
I will be the first to say that I am not materialistic. My friends label me as a goody-goody; my parents say I am conservative and modest when it comes to clothes. I don't wear bikinis, and none of my
期刊
著名作家汪曾祺说:“写小说就是写语言。”  这句话被很多名家所推崇,且反复引用。可见,在写作中,语言是多么重要。  任何写作都不能离开语言而存在。一切文章的情感,一切文章的思想,都要靠语言来传达,都要靠语言来实现。  如果说文章的主题犹如人的“灵魂”,材料好比人的“血肉”,结构如同人的“骨骼”,那么语言就是人的“衣裳”。  离开语言这一合适的“衣裳”, 任何深刻的思想、丰富的内容、精巧的结构都不能
期刊
假如你欺骗了生活  假如 假如你一直欺骗着  你仍旧不思悔改  你将会跌入无底的深渊  你在深渊  你在无边的黑暗  你撕心裂肺地哭喊 生活  给予你的只能是生命的黯然  觉醒吧!去诚实地找回真诚  真诚地对待你眼下的生活  执着地弹拨你生命的琴弦  走过冬天 抵达春天的门扉  假如你正在欺骗生活  请你赶快浪子回头  让我敲醒你的梦魇  往后的路定然花开春暖
期刊
One  “我受不了啦!”一名女科学家带着哭腔大喊着跑开了,引得几十只伤齿龙紧追而去。没过多久,不远处传来了几声短促的尖叫,但很快就淹没在黑暗里。  “曼尼、彼得森、梅里还有鲍勃,去把枪拿过来。”欧利库主任低声吩咐。  几个人犹豫了一下,在欧利库近乎威胁的催促声中,胆战心惊地绕到超级巨炮面前,随手摸了几把枪就缩了回来。  “哎哟!”期间,鲍勃不慎摔了一跤。  这么大的动静,立刻引来了伤齿龙的围攻。
期刊
“我们都想要学会聪明,而不愿意去做愚蠢的那个吃亏者。”  “那些看上去愚蠢的人,也一定有他的闪光点。”  郭雨莲(八年级):  我小学有个同学,班上几乎所有同学都认为她“蠢”。她很宽容,甚至宽容过了头。班里有人拿她开玩笑,甚至是那种过了头的玩笑,她都不放在心上,笑笑就过去了。所以一开始,她总是受欺负,但渐渐的,同学发现欺负她一点意思都没有,就基本没人拿她开玩笑了。要是有人弄坏了她的东西,她也就一笑
期刊
请你停一停,  停在大青石上。  你有一千只春天的眼睛,  记下了每朵花儿的笑容,  也请记住我的笑脸吧!  请你停一停,  停在我的草帽檐上。  你飞着,像火狐狸的尾巴,  你带我看看你的绿色王国,  你知道每棵稻苗的香味。  请你停一停,  停在最绿的柳叶上。  你有用风儿织成的衣裳,  能否飞进我今晚的梦里,  唱着这里所有的歌儿?  (指导老师:丁忠书)
期刊
用爱点亮星空  每年的4月2日是“世界自闭症关注日”,这是为“星星的孩子”设立的特殊节日。为了让自闭症孩子感受更多关爱,安徽师范大学附属萃文中学的志愿者们与七十多个自闭症家庭,一起参与到公益活动——“星儿乐动汇”趣味运动会中来。  2021年3月28日,芜湖市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热闹非凡,趣味运动会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来自特殊家庭的孩子们带来了鼓乐表演——《红星闪闪放光彩》,他们稚嫩的笑脸上闪烁
期刊
(一)  青森第一次见到万夜是在精灵族的地牢里。  在几个精灵族侍卫的带领下,她和妈妈走进一扇锈迹斑斑的铁笼。铁笼合上后,就开始直线下降,青森眼前一片光明的地面逐渐褪色。从未见过这么大面积黑暗世界的青森有些害怕,下意识地抓住了妈妈的手。  在精灵族居住的不夜城,人们生活的时间从来不用白天和黑夜度量。黑夜在精灵的世界里是不存在的,每当一天过去了,精灵族的长老马修瑞恩会在森林中央那棵上古的树木上刻一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