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于奉献易长寿 心术不正易短命

来源 :晚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wen07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是好人长寿还是坏人长寿?社会上有各种不同的说法。但绝大多数人还是认为好人长寿,不同意“好人不长寿,坏人活千年”的偏见。在人类历史上,古今中外的许多长寿老人,除善于养生外,大都心地善良,胸怀坦荡,乐于奉献,潇洒自然。此類例子不胜枚举。法国的世界长寿老人古娜·卡尔基就是佐证。
  曾载人吉尼斯纪录的卡尔基老太太享年 122岁零164天,成为有正式记载的世界最长寿的老人。这位老人的长寿,引起不少社会学家和医学家的关注。1996年卡尔基老太太121岁生日时,记者采访她,问她长寿的秘诀是什么?老太太说:“我没有什么秘诀,要是有,早就高价卖给别人了。”
  记者根据老太太零星谈话,总结的“长寿经”是:一、二、三。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个化解。一个中心就是以身体健康为中心;两个基本点就是人要活得潇洒一点,糊涂一点;三个化解就是化解自身生出的烦恼,化解外因给自己的烦恼,化解他人的烦恼。老太太说:“人要乐,善好施,千万别琢磨人、算计人!健康才是福,是最大的财富,花几百亿也买不来寿命。但健康也要有起码的经济保障,缺吃少穿,再乐观的人也潇洒不起来,更别说揣着明白装糊涂了。”
  卡尔基于1875年2月21日生于法国阿尔勒小镇一个富裕家庭。这里风景旖旎,别墅被山林与湖泊环绕,无任何污染,过着吃穿不愁的小康生活。她年轻时好骑自行车,还喜欢跑步、爬山,并经常绕小山头转圈散步。她乐午帮助邻居办事,是一个整天闲不住的人。这就是“生命在于运动”吧。
  卡尔基老太太还讲了一个个分有趣的真实故事,以此证明:人有好心才有好报——乐于奉献的人易长寿,心术不正的人易短命。1965年,她意外地飞来福分——得到一笔养老金。那年她90岁,一位不速之客找到她家。此人叫拉伯莱,是法国小有名气的法律公证人、家产不菲。他先念了一阵慈善经:为使卡尔基老太太生活富裕,更好享受天伦之乐,他慷慨解囊,答应每月发给老太太2500法郎养老金。老太太喜出望外并生疑窦。是在老太太追问下,拉伯莱终于露出蛛丝马迹。原来养老金不是白给,老太太去世后要把她祖先留下来的一幢房子归拉伯莱所有。老太太莞尔一笑,便答应了下来,并到公证处做了公证。当时拉伯莱年仅 46岁,年富力强,他估计已90岁的卡尔基顶多再活七、八年就会去世。狡猾的拉伯莱天天盼老太太生病快死,可老太太却一直健康如常,越活越带劲儿。而善于心计的拉伯莱却顶不住了,于1995年在他77岁肘患心肌梗塞含怨撒手归西。30年间,拉伯莱先后给卡尔基老人90万法郎养老金,高出房产的4倍多。
  1997年6月3日上午8时28分,卡尔基老太太于阿尔勒湖泊养老院无疾而终。当时,法国总统希拉克还特为她发来唁电:“吉娜·卡尔基老人——虔诚的灵魂,两次世界大战的见证者,安息吧!”当她女儿念完唁电,跪在遗体前大声痛哭,遗体却突然动弹,许多人都吓跑了。女儿摇动遗体,老太太微微抬手,喃喃地说:“我……我要喝……喝水……”卡尔基老太太又创一项起死回生的世界纪录——她神奇般地又活了两个月零一天,于同年8月4日上午9时18分溘然去世。
其他文献
独有咏诗张太□(唐,白居易)  停车坐爱枫林□(唐·杜 牧)  道是無晴却有□(唐·刘禹锡)  嘈嘈切切错□弹(唐·白居易)  □士幽人莫怨嗟(唐·杜 甫)  一语天然万古□(金·元好问)  稻花香里说丰□(宋·辛弃疾)  剪断朔云天□高(唐·温庭筠)  午夜江声推月□(元·郑元祜)  深林土剪十取□(唐·柳宗元)  只缘身在最高□(宋·王安石)  春日凝妆在翠□(唐·王昌龄)  (答案:祝晚
期刊
对联,又叫对子,是一种具有汉语特色的文体。在我国浩瀚的对联海洋中,有不少绝妙之作,竟出自少儿之手。  唐代诗人戴叔伦,小时候聪明机灵,探得老师的喜欢。有一次,老师带叔伦到一个名叫白店的地方游玩,见一只白羽公鸡站在高处啼鸣,遂出上联“白店白鸡鸣白昼”要他对。才思敏捷的戴叔伦一下竟被难住了。黄昏时他们回家,走到黄村,恰巧有户人家窜出一条狗来追着狂叫。戴叔伦触景生情,即对出了下联:“黄村黄犬吠黄昏。”此
期刊
最近从报纸上看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  四川某地农村,—对年过古稀的江姓老人,他们茹苦含辛养大了两个儿子,后来又给儿子们带大了孙子。如今孙子已经上中学了,两个儿子却要分开供养父母。大儿子养父亲,小儿子养母亲。两兄弟本来同住一个院子,由于兄弟不和,便把院子中间砌了一堵墙。这样两个老人想说说话见见面,就得绕过大门进去。江大娘眼睛得了白内障丧失了视力,极需江大爷搀扶着出去走动走动。进出多了便引起媳妇们的不
期刊
2005年,我们伟大的祖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上又迈开了新的步伐。新年开始,全国人民都格外地欢乐和振奋。元月5日和6日,贵州省群众艺术馆直接领导的文华合唱团再次为广大观众奉献了一台精彩的新年合唱音乐会——《祖国·家园》。  这台音乐会由混声合唱《祖国,你是我永远的歌》开始,一共表演了十四首中外合唱歌曲。围绕着歌颂祖国、歌颂家乡,向往幸福的生活、美好的未来深情地歌唱,给予了广大观众强烈的感染。 
期刊
那一天,我去城里拜访一位朋友。在下午往回返时,我乘上一辆驶往乡下的大巴。汽车只行出几站,便上来一位盲人,看上去他有60多岁。因为我距离车门较近,便帮助他将背包放好。他嘴里一边说着谢谢,一边在我身边的座位上坐下。  然后,他微笑着问我家住那里。当我告诉他住在海西时,他竟兴奋地说:“你们那里,我可去过很多次。在你们村子东南不远就是大海,村前有一条小路,路旁有一座龙王庙……”  尽管这已是很多年前的情景
期刊
仙翁祝鸡 晋代有个名叫祝鸡翁的人,住在尸乡伶河南偃师西)北山下,养鸡千只以上,且为每只鸡取了名字。每天早上,他把鸡放出去,傍晚就呼唤鸡的名字,一只只把它们叫回来,安排在不同的鸡舍里栖宿。这位养鸡成癖的祝鸡翁,被后人称为“仙翁”,并以其姓呼鸡为“祝祝”(喌喌),直至如今。  茅容割鸡 东汉茅容,字季伟,陕留人。他40多岁时有次在田间耕作,忽然下雨便到一棵树下避雨。其他避雨的人都随便地或坐或蹲,唯
期刊
古人云:记得少年骑竹马,转眼就是白头翁。的确,光阴如流水般过去,我们也一天天地老了起来。这不,年轻人见了我们都称呼老人家、老公公、老太太。然而,我们老虽老,但不要因为老而显得老态龙钟。  人到老年,身体的各个部位和器官,都在渐渐地退化和萎缩。因此,在行动中难免力不从心。行走起来,脚总是不那么听使唤;有时见到亲戚朋友,连姓氏名字都叫不上来,必须静想许久方能呼出名号;想写点什么,提起笔来,不是忘这就是
期刊
雄狮怒吼环宇震;  金鸡高唱天下春。    三个代表开盛世;  五彩锦鸡鸣春潮。    雄鸡一唱天下白;  神州高歌東方红。    北京中奥,上海中博,高歌猛进;  立党为公,勤政为民,卫道清廉。    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华雄鸡欢唱;  青藏舞龙,三峡筑坝,小康旭日高升。    红梅迎春绽放,红妆妩媚多姿,中华盼一统;  雄才报国情深,雄鸡高歌猛进,天涯共此时。
期刊
风雨送春归,  送走了辉煌的2004,  飞雪迎春到,  迎来了壮丽的2005,  我们思绪万千,  我们心潮起伏,  2004年的成就令人兴高采烈,  全国上下欢欣鼓舞:  宏观调控取得稳健的成功,  国民经济又跨出坚实的脚步。  农业、农村、农民,  展现了新的生机,  大丰收、农民工,  都有了空前的收入,  西部大开发在蒸蒸日上,  东北老基地的振兴也迈向了新路。  十六届四中全会发出响亮
期刊
钟美同志:  新年到了,谨祝你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精神旺盛,事业有成,万事如意,家庭幸福!  寄来的《晚晴》第六期已收到,谢谢。这一年《晚晴》杂志又有新的进步,刊载了不少好作品,深受许多老同志的喜爱。不少老同志十分关注这份刊物,这是值得向你祝贺并表示感谢的!  看到你在这期杂志上发表的《美丽的黔岭星空》一文,甚感欣慰。我在二十年前曾经写了一篇短文,简单地评介了许多在贵州文学艺术方面作出过重要贡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