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插管后上气道梗阻肺功能检查与治疗一例

来源 :中国临床新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forwor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病例介绍rn患者,男,48岁,以“胸闷、气喘10 d”为主诉于2019年3月15日就诊于我院呼吸与危重症科门诊.10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气喘,稍活动即感胸闷、气喘加重,伴咳嗽,无咳痰、发热等症状,于当地医院住院治疗,疗效差,遂来我院.既往患“2型糖尿病”10余年,患“高血压病”10 年,3 个月前因“高血压脑出血”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下实施手术治疗,遗留左眼视力下降.
其他文献
肝癌的复发转移是影响肝癌患者预后的关键。血管包绕肿瘤细胞巢(VETC)癌巢型肝细胞癌的转移方式无法用上皮-间质转化(EMT)理论来解释,其可以内皮细胞包绕肿瘤细胞团的形式发生整体转移,转移过程中肿瘤细胞不会发生EMT,VETC癌巢型肝细胞癌更易发生转移,转移效率更高,术后更易复发,预后更差。该文对VETC癌巢型肝细胞癌的分型、分子学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等进行评价和介绍,从而提高临床医师及研究人员对该类肝癌诊治的认识。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是慢性心力衰竭器械治疗中的一种方法,通过左右心室同时起搏纠正心室收缩的不同步,从而逆转心室重构,提高射血分数,改善临床预后。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CRT应用于临床,现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其也存在植入难度大、易脱位、费用高等诸多缺点,难以在基层推广。希浦氏起搏是近年来开展的新的心脏起搏技术,有研究表明,希浦氏起搏可以获得传统CRT类似甚至更好的临床效果,为慢性心力衰竭的起搏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该文就CRT的研究现状与希浦氏起搏在慢性心力衰竭中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目前我国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病率高达1.3%,约1370万例,心衰5年生存率不足50%,与恶性肿瘤相当,给我国心血管疾病防治工作带来沉重负担。沙库巴曲缬沙坦是全球首个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类药物,2017年在我国上市,2018年即被写入中国心衰指南,推荐用于射血分数降低心衰(HFrEF)患者。然而射血分数保留心衰(HFpEF)约占心衰人群一半,目前尚缺乏可以真正改善HFpEF患者预后的药物。这一局面被2021年2月16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的“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衰
医学科技的迅猛发展一方面为人类带来救治疾病的利器,同时也衍生科学伦理异化、医疗趋利化和“药品拜物教”等诸多现实困境。临床医疗被视作纯粹“生理-科技”的简单对抗过程,人的因素疏离于强调物化的诊治系统之外。融合心理与社会因素的新医学模式与新健康观重唤医学人性化的理性复归。通过中西医学人文理论溯源与传承流变等比较研究,探索医学人文的演进脉络与现实价值指向,可为临床实践重新发现人性化医疗的核心要义及其应用方式提供路径指引。中西医学人文的相似与不同点对比分析揭示,二者学理前提尽管有着重大差别,发展轨迹迥异,但目标愿
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中基线体质量指数(BMI)与癌症发病风险之间的关联,为高血压患者的体质量管理提供建议,以期降低癌症发病风险。方法选择2007—2015年上海市闵行区电子健康信息系统(EHR)登记的212394名中国成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使用变系数Cox回归模型估计基线BMI与癌症发病风险之间的时变关联。结果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高血压患者中低体质量与较高的癌症发病风险相关,但其关联程度随着随访时间而逐渐减弱,随访1年HR=1.65(95%CI:1.42~1.91)
目的探讨唾液中miRNA-144、miRNA-21的表达水平及其联合检测对食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9年5月暨南大学附属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心胸外科收治的食管癌患者85例(病例组),均经病理活检与免疫组化检查确诊;另选择同期健康志愿者32名(对照组),两组年龄均>60岁。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两组唾液的miRNA-144、miRNA-21表达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法评估两者对食管癌的诊断价值。结果病例组唾液中miRNA-144、miRNA-21的表达水平
目的探讨表现为肾小管间质性炎症的浆细胞骨髓瘤肾损害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1例表现为肾小管间质性炎症的浆细胞骨髓瘤的临床表现、组织形态学特征及电镜特点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4岁男性患者,以急性肾功能不全入院,肾穿刺活检显示为肾小管间质性肾炎,免疫病理显示κ轻链表达,电镜显示肾小球及肾小管基底膜两侧均有泥沙样物沉积。骨髓穿刺活检明确诊断为浆细胞骨髓瘤。结论浆细胞骨髓瘤会引起多器官损害,当以肾功能不全起病时,须结合光镜、免疫病理及电镜全面综合评估,避免漏诊、误诊、误治。
目的探讨尿激酶原联合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预防无复流/慢血流(NR/SF)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张家界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90例ASTEMI患者的病历资料,均行急诊PCI-支架置入术,根据术中用药方案分为研究组(冠脉内尿激酶原联合替罗非班)和对照组(单纯使用替罗非班),每组45例。比较两组治疗前至出院前的TIMI血流分级、NR/SF发生率、心功能指标[左心室收缩末期直径(LVESD)、短轴缩短率(FS
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US-FNAC)是目前公认的术前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首选方法.由于受到细胞学诊断的局限性等因素的影响,有20% ~30%的结节无法得到明确的诊断结果.
胃静脉曲张(GV)患者容易出血,并且病死率高.目前GV的治疗方法尚未统一.内镜下注射组织胶治疗GV应用最为广泛,但其与各种并发症有关,包括异位栓塞和复发性出血.近年来,超声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