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实习学生远离伤害

来源 :江苏科技信息·科技创业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t_w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每年都有大量在校的大中专、职业学校的学生到相关单位实习锻炼,实习生在实习单位实习过程中发生人身伤亡的事件时有发生,那么,这些受伤学生能够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吗?实习生与实习单位是否形成事实劳动关系?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受伤应该如何适用法律?目前在我国法律没有明确的规定,审判实践中又存在认识不统一的情况。下面我们列举一些典型案例,来对此类问题进行探讨。
  
  案例一:实习小伙 六级残疾
  
  2005年7月,常州高级技工学校焊接钣金专业学生陈程(化名),由学校安排到常州化工设备公司从事焊接工作实习。2006年6月16日,陈程在焊接化工容器结束后,独自从容器里出来时受了伤。2007年3月30日,司法鉴定为六级残疾。
  为了协商赔偿的事,陈程及家人多次奔走于学校和企业之间,但始终没能达成一致意见。陈程于是一纸诉状将常州高级技工学校和常州化工设备有限公司告上了法庭,要求两被告赔偿其护理费、交通费、残疾赔偿金、精神损失费等合计179923元。
  争议:学校、单位该谁担责
  案件审理过程中,被告常州技工学校辩称,陈程虽然是该校的学生,但发生事故是在企业正常的实习期间,学校在事故中没有过错,不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被告化工设备公司则辩称,原告的人身损害虽然发生在本单位,但单位与原告之间没有直接的赔偿关系。原告到单位来实习是基于单位与学校的约定,原告是受学校的安排来单位实习的,单位与学校应按照双方约定来处理损害赔偿事宜。
  常州市天宁区人民法院受理此案后,多次调解,最终双方当事人达成协议:原告陈程的护理费、交通费、残疾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共计150000元,由化工设备公司承担90000元赔偿责任、技工学校承担60000元赔偿责任。
  难点:与单位无劳动关系
  常州市天宁区法院邵洁法官告诉记者,此案审理最大的难点是,目前我国法律对在校实习生与实习单位之间是否属于劳动关系并没有作出相关规定。
  江苏省法院民庭审判长杨晓蓉分析说,根据劳动关系的判断标准,实习生的身份是学生,与实习单位之间不存在劳动关系,不能适用《劳动法》处理,无法通过工伤赔偿制度来获得赔偿。企业与学生之间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雇佣关系,因为学生是受学校安排到企业实习,也不能按照雇佣关系来获得人身损害赔偿。
  
  案例二:一份临时劳动合同的保障
  
  张某系某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为使张某得到实践工作经验,学校经信函与某有限责任公司取得了联系,该公司表示同意接收张某到公司进行实践。2005年1月,该公司与张某签订了一份临时劳动合同。同年6月14日,张某在该公司车间进行车床工作时不慎受伤,致使左手缺失。同年7月27日,该公司与张某就工伤事宜达成了赔偿协议,约定:某有限责任公司对张某因工伤事故致残所造成的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交通费、假肢安装及维护费、工伤津贴、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二次手术所需的费用等予以一次性补偿人民币97000元,不得反悔。当即,张某及其父亲、所在学校的校长及带队老师、某有限责任公司的代表均在该协议上签了字,当地镇法律服务所为该协议出具了见证书。此后,该公司即按协议向张某给付了97000元的赔偿款,张某即离开某有限责任公司回当地老家。同年8月24日,张某向案发地的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次月15日,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作出工伤认定:张某所受的事故伤害为工伤。同年11月14日,某有限责任公司因对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作出的工伤事故认定决定书不服而向市人民政府提出行政复议。2006年1月4日,市人民政府作出行政复议决定书,维持了该工伤认定决定书的具体行政行为。同年1月20日及5月15日,南通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分别发出劳动鉴定结论通知书,鉴定结论为张某的伤情构成伤残五级且符合安装假肢。2006年5月24日,张某以原鉴定的协议违反规定应认定为无效,且由某有限责任公司赔偿其各项损失费用为由向法院提起诉讼。
  裁判要点:
  2006年5月24日,市法院立案受理了原告张某与被告某有限责任公司劳动保险合同纠纷一案。依法适用简易程序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审理中,经法院调解,双方自愿达成调解协议:①原、被告在履行2005年7月27日所签协议书的基础上,被告某有限责任公司自愿于2006年7月17日前一次性补偿原告张某医疗费等费用合计人民币63000元。②就本起工伤事故,原告张某放弃向被告某有限责任公司提出其他任何要求的权利。本案受理费等合计3060元(原告已预交),由原告张某负担。
  评析: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本案中的张某在某有限责任公司的工作虽带有实习性质,但由于张某已与某有限责任公司就劳动关系订立了劳动合同,且工作了一段时间,因此,张某与某有限责任公司之间的劳动合同关系已经成立,双方之间已形成了企业与劳动者之间有关劳动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是指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各种用工形式、各种用工期限的劳动者。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调解原则适用于仲裁和诉讼程序。
  本案中,张某在工伤事故发生后,虽与用人单位某有限责任公司就工伤赔偿事宜达成过协议,且已作了履行。但张某回家后,认为某有限责任公司补偿其工伤费用与实际赔偿标准相差甚远,遂按照规定向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提出了工伤事故认定的申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对事故经认真调查研究,最后得出结论,张某在某有限责任公司发生的伤害事故应属工伤。某有限责任公司虽不服并向上级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复议,但上级主管部门对该工伤认定均作了维持。况且,南通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对张某的工伤作出了劳动鉴定,鉴定结论是张某的伤情构成伤残五级且符合安装假肢。
  按照规定,工伤职工因日常生活或者就业需要,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安装假肢、矫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轮椅等辅助器具,所需费用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①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五级伤残为16个月的本人工资;②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标准为:五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0%,并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为其缴纳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工伤职工已经评定伤残等级并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需要生活护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生活护理费。生活护理费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或者生活部分不能自理3个不同等级支付,其标准分别为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40%或者30%。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该职工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对照赔偿标准,张某认为其因工伤所造成的伤害损失费用与某有限责任公司达成协议所补偿的标准不符。作为张某来讲,对于具体工伤事故赔偿的国家标准并不知晓,与某有限责任公司之间达成的协议完全是在对有关国家规定并不知情,属于在重大误解情况下作出的民事行为。而在重大误解情况下作出的民事行为按照《民法通则》规定属于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因此,某有限责任公司不能以已达成工伤赔偿协议且已实际履行为由进行抗辩。按照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本案中,张某对劳动争议纠纷的处理选择了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方式,法院在解决该劳动争议时,切实根据合法、公正、及时处理的原则,依法维护了劳动争议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最终以调解方式结案,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
其他文献
前期调研    1.市场背景分析  江苏南通有着悠久的家纺历史,是闻名遐迩的“纺织之乡”。经过近30年的历练,南通已形成了两个闻名中外的家用纺织品专业市场:中国最大的家用纺织面料市场——江苏川港志浩绣品面料市场;中国最大的家用纺织成品市场——江苏叠石桥绣品市场。两大市场地域相连,经营着纯棉、涤棉、毛棉、麻棉、化纤、丝绸、蛋白纤维等七大系列,1.6万多个花色品种的家用纺织品,畅销全国200多个城市,
期刊
对于职校生来讲,技能是成功创业的前提。我们主张在校生在自己熟悉的领域里就着技能去创业,这样的创业方式可以降低创业风险,能够让我们的技能和长处得到有力的发挥。一个成功的创业项目的选择,必须经过市场调研、市场论证和项目论证,而项目的选择依据对我们职业院校学生来说,就是能否与自己的专业相吻合。  本期我们为你准备了两道大餐——校园创业、技能与创业。校园创业中我们搜集了以往学生在学校创业的一些成功案例,具
期刊
“十一五”以来,江苏高举职教富民的大旗,大力推进创业教育。省教育厅通过行政推动、改革课程、普遍推动,典型示范等,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方法和创业本领。特别是以推动学校创业园建设为抓手,打造学生创业舞台。全省各地的职校创业园区已真正成为小老板的孵化器。到目前为止,全省已有9189名在校学生创办企业1356个。  前几期我们陆续走进了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常州建设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通
期刊
无锡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无锡旅商)大力进行创业教育的实践与探索、以创业促就业,以创业教育促学生成才、成功,并在培养创业人才方面表现出了一定的办学优势与特色:在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学校的毕业生依然很“抢手”,毕业生就业率高、专业对口率高、岗位待遇高,且涌现出了一批自主创业典型。    多方渗透营造创业氛围    无锡旅商将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机融合与对接,以专业文化、企业文化为核心,充
期刊
2005年11月无锡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与无锡市天惠超市有限公司合作创办的天惠超市(旅商教育店),到目前为止,学校经贸系共有12个班级,共计约485人,参与到天惠超市的企业运作中,专业课教师也有8人参与其中。具体方法是,根据产学双方的合作办学协议,由学生轮岗实习。实习岗位固定,实习学生不固定,换人不换岗,由用人单位对学生进行定期的岗前职业技能培训,然后安排学生到工作现场实地工作。这种产学结合的
期刊
“大学校培养小老板,小老板成就大事业”是常熟职业教育中心校开展创业教育追求的理念,学校依据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和学生兴趣特长,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在校生进行创业知识培训、创业实务培训,帮助学生用专业知识孵化创业项目、开展创业实践,培养学生创业综合能力,为学生自主创业奠定基础。学校在大力尝试并推进创业教育的基础上,以提高学生自我就业能力为目的,培养学生“白手起家”创办小企业的精神和能力,促使更多的学生由被
期刊
近两年,无锡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探索中不断寻求发展之路,形成了“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产学结合、校企合作”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是高职教育办学的显著特征之一。  2007年4月,学校成立虚拟现实工作室,工作室由专业教师和学生组成,成立至今我们主要致力于三维建模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并参与一些对外项目的制作。  2007年,学校购买了中视典公司
期刊
由南通市职教学会德育工作委员会、南通市中等职教德育教科研中心组主办,通州职教中心、江苏电大通州学院承办的南通市职业院校“校园创业”现场推介会,于2009年4月28日在通州职教中心举行。出席此次会议的有江苏省职教学会德育工作委员会副秘书李国龙长、南通市教育局职社处处长沙建华、共青团南通市委青工部部长王鹏等省市各级领导,以及南通市15所重点职业院校的领导和老师。  这次会议以全面深化创业教育,扎实推进
期刊
编者按:  面对经济形势对就业现状的影响,江苏省教育厅决定,在全省实施创业教育“十个一”工程。这一决定得到了全省各地的积极响应。本期我们一起来关注南京市职业学校创业教育现场会及南通市职业院校“校园创业”现场推介会的具体情况。    由南京市教育局、南京市职教学会主办的南京市职业学校创业教育现场会于2009年5月5日在南京市高淳职教中心成功举办。南京市二十多所职业学校的领导和老师出席了现场会,省教育
期刊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不仅要学会正确择业,顺利谋职就业,还要敢于面向市场去自己创业。特别是在当今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就业形势总体不景气的情况下,从就业教育走向创业教育,既是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总趋势,也是中国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  常熟职教中心位于常熟市东南开发区,多年来,学校利用自身的办学特色和资源优势积极服务地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