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的思想来源

来源 :读写月报(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nxy3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闲”是古代文论主体范畴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由其所指称的主体的自我处置与安顿方式,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心性趣味,既深刻地影响了古人看世界的方式,也直接决定了他们表现世界的结果。所以在实际的运用中,它不仅影响人的气性修养,还成就了作品的体调与风格。而这种气性修养与体调风格,因贴合着创作主体的自在个性和日常趣味,相对而言,比较能脱开政教的牵绊,直显艺术的本真。所以,对它的形成发展历史作深入的追原,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究明古代文学创作和批评的某些特点。
  深入地看这种“闲”所指谓的处世态度和审物视界,可以发现,它有深湛的思想背景,儒道两家都曾为其提供过直接的精神资源。
  一般认为,儒家讲究德礼,注重修身,最是庄敬。不过,其实,它并不排斥悠闲的处身方式,相反,对生活中许多快乐体验和才艺赏会都很在行,以为这种玩物适情,正可涵养人的德性。譬如孔子就尚“身心一如”“文质彬彬”,雅好以音乐怡情悦性,尝从人学琴,与人同歌,与弟子一起披春服而咏归,享受在大自然中的休憩乐趣。此外又“盛容饰”,当一个人燕居独处时,“申申如也,夭夭如也”,故《礼记》有《仲尼燕居》和《孔子闲居》,一者“善而不倦”,一者“倦而不亵”。
  儒家虽一人安居,仍恒“慎其独”,至若礼乐之文,射御书数之法,在他们看来也都寓有至理,可博人旨趣,此孔子所以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正是持这样的人生态度,儒者即使人在陋巷,箪食瓢饮,也能做到不改其乐。
  道家于此,贡献尤巨。道家非“礼”崇“无”,最崇尚个体的精神自由。如果说,儒家重视在社会秩序中安顿人群,道家则重视在自然秩序中安顿自己,故论道过程中常言及“闲”字,其代表人物如庄子,不但常用“闲”指称人的闲暇,如《庄子·知北游》篇之“今日晏闲,敢问至道”,《天地》篇之“闲居三月,复往邀之”,《寓言》篇之“向者弟子欲请夫子,夫子行不闲,是以不敢”等等,更用此来指称人由“身闲”而及“心闲”的精神性活动,如《天道》篇有“以此退居闲游,则江海山林之士服”,《知北游》篇有“尝相与无为乎,淡而静乎,漠而清乎,调而闲乎”,《刻意》篇有“就薮泽,处闲旷,钓鱼闲处,无为而已矣。此江海之士,避世之人,闲暇者之所好也”。
  这种心闲以及对心闲的深切体认,显然包含有否定世俗功利和遵从个性自由的意思。至于他好讲逍遥游,也如唐人所说,“义取闲放不拘,怡适自得”,由此“乘物以游心”,放眼六合之外,属意于无己、无功、无名,实际上都是为了达至他在《大宗师》中所说的“其心闲而无事”的高上境界。
  统合两家思想,可以看到,儒、道对“闲”的论说虽分属各自的思想体系,一个隐居以求志,一个修德以就闲,内里却有着共通的气息相勾连,即它们都不是发生在广庭与热场,也无关乎名利与禄位,它更多表现为个人的选择,如周敦颐《思归旧隐》所谓“闲方为达士,忙只是劳生”,关乎的是个人在日常安处中的道德精进与精神修养,所以一个要进行“己有恥”的“慎独”,一个依赖“坐忘”“朝彻”而“见独”,至于其本质的落脚处,都不在形迹,而在精神。
  后世文人士大夫追求“闲心乐地”,讲究“闲处从容”,并“寝兴从闲逸,视听绝喧哗”,除了还受到“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这样的养生理论,以及后世佛教与禅宗的影响外,大抵都不出此两家思想的范围。
  【来源】汪涌豪,《中国文学批评范畴十五讲》。
  【作者简介】汪涌豪,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文联第八届副主席。主治中国古代文学与美学,兼及古代哲学、史学与文化批评。
  【阅读导引】“闲”的特殊性在于这种思想中最核心的人自身的主体地位,文中分别论述了儒、道两家对“闲”体认的不同。这种体认也反映在无数的作品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后世的人们。儒家以“仁”为核心,“进”“止”相生,其所蕴含的是一份“从心所欲不逾矩”的闲;道家以“道”为本,求“逍遥游”之乐,在观照自然中拾得一份难得的恬静与从容;禅宗看“空”万物,随缘人生,于平淡随意的生活中收获一份任性自由的闲适之美。闲适既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人生境界。先儒们坚持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后来的学者秉承先哲传统,试图将高雅的休闲生活与对政治生活的积极参与结合起来,于积极的价值追求中摆脱各种困扰。道家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追求彻底的个体自由,达到无我、无功、无名的至人境界。主张外天下、外物、外生、回归自然。退隐本是士人对政治不满和抗争的无奈之举,却依托老庄哲学而发展成为一种相当自觉的价值选择和人生追求。禅宗则以“无我”为最高境界,看空万物,用破除一切主客观对立的手段来实现彻底解脱,在平淡随意的生活中进入无忧无虑的精神自由境界。三者都主张在有限的生命条件下追求精神的愉悦,尽情享受生活的乐趣。
其他文献
(一)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4题。  少男  刘庆邦  春节刚刚过去,地上还到处能看到破碎的炮屑。人们见面互相说的是“年又跑远了”之类的话,散布的是失落的空气。  河生两只手往两只袄袖筒里互相一插,靠在院墙外的一棵苦楝树下。从远处很难分辨出他的实际年龄,只有走近了才会看清,他不过是个十二三岁的男孩子。他鼻子饱饱的,脸蛋儿鼓鼓的,一切还没真正长开,只是他的眼神有些忧郁。  他刚刚听说了姐姐
期刊
有人说,喜欢独自凝视月亮的人,会是一个经常凝视过往的人。对此说法,我深信不疑。这不,今晚窗外的月色对我稍加挑逗,我就披上一件黑色风衣,如离群的乌鸦一般,独自来到东湖。  我将黑夜中的自己比作乌鸦,不单是喜欢它一身黑绸缎似的羽毛,更因为曹孟德的一句诗“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我喜欢月亮,也喜欢乌鸦,因为它们总是一起出现。  东湖包容下拂堤杨柳,包容下亭台轩榭,包容下晚风明月,自然也不会吝啬收留我这只离
期刊
如同马尔克斯的大多数作品一样,《流光似水》饱蘸着浪漫主义的浓汁,为我们勾勒出一个奇幻且深邃的故事。但故事的开端却平凡无奇:  “圣诞节,男孩子们又要求买一艘划艇。”  看上去这应该是一个扎根于凡俗生活的故事,却暗藏着一些不寻常的元素——那个“又”字颇为引人注目:在小说的语境中,这个“又”字是指男孩子们再一次要求购买划艇呢(此前提过但未得到满足),还是在已经得到其他礼物的基础上将“划艇”当作追加的新
期刊
书名:刺猬的优雅  作者:【法】妙莉叶·芭贝里  译者:史妍/刘阳  出版信息: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2月第1版  《刺猬的优雅》里,54岁的荷妮是一栋高级公寓的看门人。她个子不高,块头很大,冷漠而不失礼貌。她常年开着电视机,屋子里有只肥胖的猫;每天按时开门关门,送信,公事公办。没人对她感兴趣,也没人想要了解她。  11岁的小姑娘芭洛玛住在这栋公寓里,她整日拿着一个摄像机拍一部电影。她认为大人
期刊
【文题】  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⑴自拟题目;⑵不少于800字。  【题意解读】  作文题由“材料”和“要求”两部分组成。“材料”高度凝练,前一句话是多重条件限制的判断句,充满暗示性。所谓“重要的转折”是指世事大变局、人生大转机,暗示现实,不避时事。“世上”暗含时空:当下与过往、咫尺与
期刊
黄永玉先生在《太阳下的风景》一文中曾提到过沈从文在“五七”干校时的一件轶事:文化部干部所在的湖北咸宁是一个潮湿炎热的地方,被下放的知识分子没有冰箱、冰柜之类的冷藏设备,故人人苦恼饭菜容易馊坏,吃了又会得病。但这个难题,到了沈从文先生那里,却不是问题。沈从文先生笑眯眯地说:“我先吃两片消炎片。”这果真是一个保存食品、避免得病的办法么?当然不是。不过,哑然失笑之后仔细想一想,确也别无他法。但事情显然不
期刊
在人类无法言喻的漫长坎坷之中,在我们经验内外的一切困苦之中,只有向上的精神可以使人自救。这也许是人类的精神空间中唯一的永恒和深刻。人类在脱离蒙昧之后的那一天就被逼上了失望的悬崖,逼上了一个尽头。人类已经没有退路,于是只有向上,只有这永久的、永不颓丧的提醒和飞跃,使自己生上双翅。  任何这样的努力都在显示着人的至尊和不可辱没。那些经历了一生坎坷和无尽求索的垂垂老者,低垂的额头上压着白雪,没有人比他们
期刊
梦中无岁月。数十年的卿相,黄粱未熟。看完一局棋,手里斧柯遂烂了。倒不必游仙枕,就是这床头破敝的布函,竟也有一个壶中天地,大得使我迷悯——说是欢喜又像哀愁。  孩提时看绘图小说,画梦者是这样一套笔墨:头倚枕上,从中引出两股缭绕的线,像轻烟,渐渐向上开展成另外一幅景色。叫我现在来画梦,怕也别无手法。不过论理,那两股烟应该缭绕入枕内去开展而已。  我家乡有一种叫做梦花的植物:花作雏菊状,黄色无香。传说除
期刊
【真题再现】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家庭可能对我们有不同的预期,社会也可能会赋予我们别样的角色。  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难免会产生。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
期刊
【阅读导引】  贪婪是一种欲望,欲望只能被舒缓与克制,不可能被消除或满足。人如果把自己的追求放在外界物质上,这种追逐就注定要失败,因为物质没有“极致”。人类的欲望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人的成长中它将持续性地与其他的参照物相比对,经常会因为与他人的比对,而提升或降低它的标准。人的一生就是在和自己的欲望赛跑。当“能力”远大于“欲望”的时候,人可能会得到满足感;但不是因为满足了贪欲,而是由于内心实现了自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