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床旁超声心动图筛查的临床意义

来源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eiri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对入住NICU的新生儿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旨在了解超声心动图筛查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对2010年1月至7月收入聊城市人民医院NICU的新生儿行床边二维超声心动图、彩色多普勒、脉冲多普勒检查,了解心脏大血管位置,测量房室腔大小及室壁厚度、运动幅度,计算心功能;观察瓣膜厚度、活动度,房室间隔是否完整。测量瓣口血流速度,观察瓣口有无返流,心腔及大血管间是否存在分流。

结果

共810例新生儿纳入研究,其中早产儿497例(61.4%),足月儿313例(38.6%);临床特征以呼吸急促、发绀、喂养困难等为主要表现;以卵圆孔未闭、动脉导管未闭非发绀型血液分流常见,非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CHD)中以房间隔缺损为主,其次为室间隔缺损。发绀型CHD中,以法洛四联症(足月儿5例、早产儿2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足月儿5例、早产儿4例)、肺动脉闭锁(足月儿6例、早产儿3例)为主。三尖瓣返流常见,中重度肺动脉压力增高在足月儿中多见。

结论

新生儿心脏超声检查结果类型多,且新生儿CHD杂音常有不典型、不稳定的特点,病情进展快,因此,对入住NICU的新生儿常规行床边心脏超声,对CHD早期筛查、诊断、及时采取措施,减少围生期病死率具有重要价值。

其他文献
本次临床关爱模式更新、总结、回顾2012年1月前发表的最新进展,涉及Turner综合征产前和产后诊断,生长激素剂量及小年龄开始治疗问题,尽早筛查心血管畸形和随访问题,提倡经皮性激素替代治疗卵巢衰竭和多学科联合管理方式。
期刊
目的揭示暂时性新生儿糖尿病(TNDM)患儿的临床特征,为TNDM治疗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TNDM 4例为研究对象,对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例患儿确诊为TNDM后首先应用胰岛素进行治疗。其中2例TNDM患儿于病情平稳后用格列苯脲进行为期2~3周的试验性治疗,其中1例有效,1例部分有效。出院后经2~3年随访,
目的探讨血浆特异性微小RNA(miRNA)作为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研究分4个阶段:1.miRNA筛选:取性别和年龄匹配的JIA少关节型、JIA多关节型各5例和健康儿童3例血浆行miRNA芯片分析,选取5种候选miRNAs。2.选80例JIA(少关节型43例、多关节型37例)、幼年强直性脊柱炎(JAS)29例和健康儿童30例,采用Real-time PCR法确证这5
目的研究胆道闭锁(BA)患儿肝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与肝纤维化、Kasai术后黄疸清除、胆管炎发作和自体肝生存时间的关系。方法收集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行Kasai手术并已获得2年随访的65例BA患儿(BA组)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并取同期15例无肝胆系统疾病患儿(对照组)肝组织进行对照。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肝组织MMP-2的表达。结果肝纤维化Ohkuma
目的观察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对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女童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深圳市儿童医院内分泌专科确诊为ICPP,年龄6~8岁,乳房Tanner分期为B2期,应用曲普瑞林治疗达12个月的患儿26例。观察治疗前、治疗6个月、治疗12个月患儿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血脂水平(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HSP)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患儿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至2012年1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住院的HSP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转归等进行归纳和分析。结果HSP患儿3512例,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损害18例,主要神经系统症状有抽搐、头痛、意识障碍和性格改变等。行脑脊液寡克隆区带检查6例,阳性4例
系统性血管炎是一组以血管的炎症与破坏为主要病理改变的异质性疾病,敏感性和特异性高的分类标准有助于临床诊断的一致性及临床研究的标准化,目前应用较广泛的是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和查珀尔希尔共识会议(Chapel Hill Consensus Conference,CHCC)分类方法,特别是CHCC于2012年对其分类进行了修订。2005年欧洲风湿病联盟(EULAR)和欧洲儿科风湿病学会(PReS)也
肥胖儿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日益成为儿童及青少年慢性肝脏疾病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其中包括单纯性脂肪肝和脂肪性肝炎,以及由其演变的肝硬化和肝细胞癌,被认为是代谢综合征在肝脏的表现。关于NAFLD的发病机制目前较为流行的是"多次打击"学说。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均有助于NAFLD的诊断,但肝穿刺活检被认为是诊断的金标准,且对于评价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程度尤为重要。虽然有关NAFLD的药物治
目的探讨广西小儿恶性实体瘤的发病特点,总结小儿恶性实体瘤的诊治经验。方法将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988年12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323例小儿恶性实体瘤病例,按组织类型、性别、年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小儿恶性实体瘤中以霍奇金病(30.0%)、肾母细胞瘤(18.6%)、神经母细胞瘤(17.4%)、生殖细胞肿瘤(10.5%)最为常见;男性发病多于女性发病,男女之比为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