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深圳策略

来源 :开放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rasca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梳理了世界产业革命与世界城市的形成过程、发现产业革命是世界城市形成的推动力。发展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现代产业体系,是深圳创建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关键。本文通过分析深圳产业发展现状与不足,提出了关于特色产业园区、风险投资、创新驱动、消费与产业升级、国际竞争产品与服务、国际语言环境及深港一体化等方面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产业革命世界城市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623(2016)01-0044-05
  纵观伦敦、纽约和东京发展成为世界城市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世界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整体上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即产业革命对世界城市的形成起到了推动作用。产业是国际城市竞争的核心,每一次产业革命都会推动一些抢占先机的城市快速发展,成为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先进城市。人类历史上经历的三次产业革命都诞生了不同的世界城市。第一次产业革命(蒸汽机)铸就了伦敦,第二次产业革命(内燃机和电力)成就了纽约,第三次产业革命(电子信息)造就丁东京。随着信息技术、生物、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为特征的第四次产业革命的到来,深圳能否抓住机遇成为世界知名的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呢?
  经历30多年的高速发展后,深圳正面临着“土地狭小、资源匮乏、人口增长迅猛、环境承载力不堪重负”四个“难以为继”的紧约束局面,深圳经济社会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如何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瓶颈,探索一条以质量和效益为核心的新型发展道路,实现从“速度深圳”向“效益深圳”的历史性跨越,是深圳实现质量型增长和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长期考验。深圳在全国率先布局发展现代新兴产业,于2009年7月出台《深圳市现代产业体系总体规划(2009-2015)》,提出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实施高新技术产业与现代服务业双驱动的产业发展战略。自当年9月起,深圳陆续出台生物、互联网、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互联网、节能环保、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振兴发展规划和配套扶持政策,旨在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并于2013年11月制定了生命健康、海洋、航空航天三个未来产业发展规划,2014年11月出台了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布局未来产业发展方向,拟通过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和优惠措施,支持核心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提升,促进产业集聚规模化发展,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梯次产业体系。
  深圳的现代产业体系包括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业、物流业和文化产业四大支柱产业,生物、互联网、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文化创意、节能环保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生命健康、海洋产业、航空航天、机器人、可穿戴设备、智能装备等未来产业,以及金融、物流、总部经济等现代服务业。
  一、深圳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现状
  1.支柱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是深圳第一支柱产业。20世纪90年代初期,深圳政府抓住机遇,前瞻性地出台了一系列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和措施,率先将高新技术产业放到了重点发展的战略地位,推动产业转型和优化升级,实现从加工贸易到“深圳制造”,再到“深圳创造”的飞跃,创造了曾经十年间年均增长速度超过50%的奇迹,建立了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等四大领域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2010~2014年间,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由3059亿元增长到了5173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了14.1%,其增加值总额约占全市GDP的32.3%,深圳市已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开发、生产和出口的重要基地。
  深圳已基本建成以银行、证券、保险为主体,基金、创业投资、黄金、债券和外汇等多种类型金融机构并存、结构比较合理的现代金融体系,已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金融中心。2010~2014年间,深圳市金融业增加值由1279亿元增长到了2238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了15.0%,约占全市GDP的14.0%。深圳市物流产业发展区位优势明显,在交通运输、仓储设施、信息通讯、货物包装与搬运等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10~2014年间,深圳市物流业增加值由926亿元增长到了1614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了14.9%,约占全市GDP的10.1%。文化产业已日渐成为深圳经济发展的又一新兴增长点,初步形成了以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广播、影视、文化旅游、文化艺术等现代文化产业体系。2010~2014年间,深圳市文化产业增加值由637亿元增长到了1214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了17.5%,占全市GDP的7.6%左右。
  2.战略性新兴产业
  深圳自2009年确立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来,每年为每个产业设立5亿专项资金用于支撑扶持各个产业的快速发展,重点资助核心技术研发、科技成果产业化和创新能力提升等方面项目。在一系列优惠和扶持政策的帮助下,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迎来发展机遇期,各个产业呈现集聚发展、规模发展的格局。2014年深圳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总规模已近2万亿元,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35%,2010~2014年间年均增长20%左右,是同期CDP增幅的两倍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已成为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最大、集聚性最强的城市。
  3.未来产业
  为进一步提升城市发展质量,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深圳依托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优势,基于技术水平高、资本密集、产品附加值高、产业辐射带动能力强等产业选择标准,主动谋划、超前布局,提出加快发展生命健康、海洋产业、航空航天、机器人、可穿戴设备、智能装备等未来产业,积极培育未来经济增长点。根据深圳未来产业发展相关规划,2012年深圳生命健康产业的总产值约为250亿元,近三年年均增长率预计为26%;海洋产业的总产值约为1000亿元,近三年年均增长率预计为16.9%;航空航天产业的总产值约为430亿元,近三年年均增长率预计为19.5%;机器人、可穿戴、智能装备产业的总产值约为200亿元,近三年年均增长率预计为38.9%。   二、深圳市现代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1.核心技术研发能力有待全面提升
  深圳是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特征的科技创新城市,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创新体系。尽管深圳2013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4%,超过欧美发达国家水平,但主要投入到技术集成与应用研发领域,很少比例投入到原创性的基础研究中,导致产业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研发能力薄弱。虽然PC丁国际专利申请量超过1万件,连续10年居全国首位,但共性、关键与核心技术方面的专利不多,且主要集中在华为、中兴等企业为代表的电子通讯领域,其他产业领域的专利相对较少。深圳大部分产业都面临核心关键技术缺乏、原创技术与原创产品较少、关键零部件依赖进口、高端产品仍以仿制、改进为主的局面,亟需加大产业基础原理研究和原发性核心技术研究的力度,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集中力量开展核心、共性与关键技术攻关,全面提升核心技术研发能力,实现深圳现代产业体系建设量的突破和质的飞跃,以抢占全球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制高点。
  2.各个产业园区部分存在重复设置、无序发展现象
  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2009年深圳出台了《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专项规划(2009-2015年)》,大幅度扩展了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范围,覆盖了深圳湾、留仙洞、大学城、光明、龙华、坂雪岗、宝龙、碧岭、葵涌、大鹏等14个园区,总面积高达185.6平方公里,其中高新技术产业用地为76.1平方公里。但在各个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和企业引进上,不少园区都确立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目标,部分存在产业重复设置和无序发展的局面,这会造成产业发展资源的浪费和提高产业规模化发展的成本。因此,需要加强各个园区的产业发展规划,建成既专业又有特色的产业集聚地,有利于整合有限的产业发展资源,集中力量建设各类产业发展特色园区。
  2012年初以来,深圳启动了一系列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集聚区的规划建设,截至2013年上半年批准了18个基地集聚区的《实施方案》,确立了由市领导直接挂点协调的高规格工作方案,加快推进各个产业特色园区建设,包括华为科技城新一代通信产业基地、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留仙洞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国际生物谷坝光核心启动区、坪山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国际低碳城节能环保产业基地、华侨城创意文化产业集聚区等。2014年出台了深圳市关于加快推进重点区域开发建设的实施意见,进一步突出了13个重点区域一区一策、差异发展、突出特色的发展要求,以重点产业和龙头企业跨越发展促进城市区域经济快速增长。尽管已经在朝专业化特色化产业园区在努力,但仍然需要通过市级层面统一协调和部署,进一步加强各个产业园区的专题规划、高端规划和特色规划,明确各个产业园区的战略发展方向,促进产业特色发展、协同发展和集聚发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3.高水平科研院校相对较少
  深圳90%的研发人员在企业,90%的专利生产于企业,90%的研发机构建在企业,90%以上的重大科技项目发明专利来源于龙头企业。这一方面说明深圳企业的自主创新意识比较强,对产业发展虽不无裨益,但另一方面说明深圳高水平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数量较少且力量薄弱,科技创新贡献度较低,这与作为全国科技创新城市的深圳是极不相称的。因此,深圳自2000年起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高校合作办学和建设高水平研究院,分别引进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和以武汉大学、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为代表的虚拟大学园和产学研基地,于2009年起高标准高起点自主创建南方科技大学,吸引了香港中文大学、北理莫斯科大学、吉大昆士兰大学、国际太空科技学院等国内外知名高等院校落户深圳,正在洽谈引进麻省大学医学院、香港浸会大学特色学院、低碳技术学院等系列特色学院,以大力提升深圳市高等教育水平和基础研究能力。但西丽大学城的发展历程表明,由于行政体制与管理机制问题,合作办学项目往往容易陷入在利益分割时受合作双方管制、在出资出力时各方支持力度不够的尴尬局面,一定程度上导致出现水土不服的症状,需要进一步加快体制机制改革,释放改革权限和祛除行政管理体制约束,遵循高等教育发展客观规律,回归高等教育与人才培养实质,不仅在硬件设施建设上要开辟“绿色通道”,也需要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软件条件建设上大开绿灯,从而充分发挥国内外知名高校的优势,实现在深圳本土化发展和差异化发展。
  4.高层次本土人才培养力量薄弱
  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和科技创新能力建设需要大量高素质科学和技术人才。深圳近年来先后出台了“人才引进实施办法”、高层次专业人才“1+6”文件、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孔雀计划”、“人才安居工程”和“产业发展与创新人才奖”等政策,不断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在人才引进上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2013年共计拥有各类人才378.6万人,其中技能人才256.7万人,专业技术人才121.6万人,高层次专业人才0.28万人。不过由于大学、科研机构较少,深圳引进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原创核心研究人才的效果不是很理想。虽然深圳在近15年来大力引进和发展高等教育,但起初只引进了三所研究生院和虚拟大学园,人才培养的力度远远满足不了深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直至近三年来随着南方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深圳吉大昆士兰大学等高等院校的批复创建,深圳本土化人才的培养才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尽管如此,但与已发展到拥有近百所大学的北京、上海、广州相比而言,深圳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而且,随着特区政策优势的弱化、房价的高企和生产生活成本的大幅增加,深圳原本拥有的创业就业与宜居环境相对国内其他城市的比较优势在衰退,对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力有所下降。
  5.产业扶持资助方式单一化
  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深圳自2010年起分别设立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资金、科技研发资金、产业技术进步资金、民营及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循环经济与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知识产权专项资金、投融资资助等系列产业专项扶持资金。但在专项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着资助方式比较单一、扶持中小企业力度不够、杠杆和引导作用不明显等问题。需要在原有单一直接补贴的基础上,建立无偿资助与有偿资助并行、事前资助与事后资助结合的财政资金投入机制,创新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根据新兴产业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形成创业投资、贷款贴息、贷款风险补偿、担保风险补偿、中小企业无息借款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补助等多种形式及不同组合的多元化扶持方式。   三、深圳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策略建议
  深圳30多年来的发展经验表明,根据世界产业发展趋势,促进产业不断转型与升级,城市经济才能实现长期高速度、高质量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也同步取得巨大成就。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深圳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接近50%,而其总体产值年均增长20%以上,在考虑产业平稳发展以及剔除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和发达国家重振制造业等影响因素后,能长期维持深圳GDP的年均增长率达到5.5%以上,而纽约、东京、伦敦、巴黎等全球领先城市和新加坡、香港等世界第二梯队领先城市的GDP的年均增长速率分别处于1.5%~3%和2.5%~5.5%之间。因而,深圳有条件通过长期发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和金融、物流、总部经济等现代服务业,快速追赶世界主要城市,不断拉近与世界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的差距。
  围绕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本文关于推动深圳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策略建议是:
  一是加强产业特色园区建设,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集中优势资源和人才,建设一批既专业又有特色的产业园区。依托各个产业特色园区,相应设立产业核心技术研发和攻关联盟。建立硅谷、剑桥直通车联席制度,借助世界顶尖科技力量高标准高起点推进特色园区建设。
  二是建立成熟有效的风险投资等多元化投融资机制,打造推动产业发展的现代化金融服务体系。以建设前海国际金融中心为契机,建立有效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充分发挥政府财政资金和现代金融服务业对产业发展带来的资金扶持作用。建立成熟的风险投资体系,为产业发展提供长期可持续资金支持。
  三是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轮驱动,培养科技、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创新型人才。高起点高标准推动综合性大学与特色学院同步发展,探索符合深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具有深圳特色的高等教育发展路径,并根据主导产业发展需求,大量引进和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深圳产业发展培养多层次职业化技术人才。
  四是加快建设高水平科研院校和研究机构,大幅提升核心技术研发与基础科技创新能力。深圳市大部分产业都面临关键核心技术缺乏、原创技术与产品较少、关键零部件依赖进口、高端产品仍经常受制于人的局面。因此,有必要大力培育和发展一批高水平科研院校和研究机构,全面提升产业核心技术研发与基础科技创新能力。
  五是建立国际化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设具有国际吸引力的营商环境。我国经济已进入到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经济发展方式正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建立国际化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是深圳融入世界科技创新浪潮、引领世界新一轮产业革命、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必然选择。
  六是坚持创新、创业、创投、创客联动发展,率先实践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深圳拥有全球最完善的“硬件服务”供应链,是全球创客们的天堂,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更容易产生创业奇迹。简化商事登记制度,鼓励“四创”联动发展,打造集场地、仪器设备、开源软件、文献与数据、商事登记、风险投资、创业辅导、论坛交流等服务于一体的“软服务”供应链,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创客服务空间。
  七是以消费升级带动产业创新,实现产业结构再优化再升级。应抓住2020年“两个翻番”带来的消费升级机遇,积极培育信息、文化、教育、健康、旅游、养老等领域的新业态,构建与消费升级相适应的现代产业体系。集聚全球知名品牌,在自贸区、空港、高铁等地建设品牌展示和体验中心,探索建立全球进出口商品交易平台,以时尚、创新、品质为特色,吸引国内外高端消费群体,打造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国际消费中心。
  八是打造高性价比产品和服务,提高城市国际核心竞争力。近年来中国铁路、电力、通信设备、道路与桥梁以及部分军工产品越来越受世界欢迎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生产性价比最高而非质量最好的产品和服务,有利于抢占全球市场。
  九是开展实用英语大众化普及工程,扩大城市国际交流与合作。作为促经济、惠民生的一本万利之举,深圳有必要长期从年度教育经费中列支专项经费,免费或者低价为在深居民开设不同等级水平的实用英语培训班,提高深圳整体英语水平,营造国际化语言环境。
  十是推进城市综合配套改革和深港一体化,全面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全面推进行政管理体制、经济体制、自主创新体制、社会管理等方面的综合配套改革,探索建立符合国际惯例和通行规则的制度。全面推进深港紧密合作、功能互补和错位发展,以国际化的专业人才、领先的工程技术、自由流通的贸易、综合性的金融服务和先进的信息通讯技术,打造人才流、技术流、资金流、贸易流、物质流、能量流等现代化国际化高通量城市,并通过积极发展“湾区经济”和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推动深圳和深港都市圈发展成为全球性的科技创新中心、经济中心、金融中心、物流中心和贸易中心。
  (责任编辑:垠喜)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双氧水联合碳酸氢钠进行口腔护理对预防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方法:将124例使用经口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的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两
[摘要] 本文分析了超大城市规模继续扩张的现状,提出以合理的产业政策进行引导调节。建议北上广等超大城市大力发展环境保护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检测认证等产业,节制房地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批发市场等服务业,定出时间表关停污染产业,并向社会公布清单。  [关键词] 超大城市 产业政策 调节规模  [中图分类号] F29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6623(2015)03-0031-0
目的探讨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DCA)循环管理法对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患病率的作用。方法分析2011年EICU内VAP患病率高的原因,运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对2012年2—10月的VAP进行
后发优势这种源于落后本身的特殊优势,只是一种潜在优势,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转化为现实。而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为后发经济体实现赶超提供了良好契机。正是基于这种契合点,本文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危重症经鼻胃管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行肠内营养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行肠内营养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摘要]海洋产业已逐渐成为粤闽鲁浙琼五省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在统计和分析五省海洋产业基础上,本文解读了五省的海洋经济发展规模与速度、海洋产业结构与地位、海洋优势产业竞争力等指标参数;利用产业结构变动值对五省海洋经济相对差距变动与空间集聚情况进行了量化比较,为五省持续发展海洋产业,卖现海洋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供参考。  [关键词]海洋经济海洋产业产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F1 27 [文献标识码]A
目的分析前房出血的治疗方法,探讨前房出血的发生及其并发症发生的预防措施。方法对本院收治的96例前房出血病例,根据病情的治疗情况进行分析。全部病例采取入院早期药物治疗
目的:探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CQI)理念对食管癌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0例食管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取CQI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康复时
目的探讨术前心理干预对全身麻醉支气管镜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12月在该院首次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3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60例。对照组常规术
<正> 初三数学课本中求两平行线之间的距离,一般的作法是: 1&#176;在已知的直线上任取一点,求出该点的坐标.2&#176;再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求出该点到另一已知直线的距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