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培育超强产业集群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的研究

来源 :吉林农业·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u00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年来,长春市对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高度重视,明确目标任务,强化政策支持,加大工作力度,举全市之力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我市第二大支柱产业。为进一步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明确今后一个时期发展思路、目标和举措,近期,我市围绕培育超强产业集群、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问题开展了专题调研,现将部分成果进行展示……
  长春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长春市紧紧抓住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机遇,坚持实施投资拉动、项目带动、名牌驱动战略,克服了宏观环境趋紧、市场波动等不利因素影响,农产品加工业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势头。2011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业规上企业产值实现 1050亿元,是2008年的2倍,年均增长22%,高于全市工业平均增速近10个百分点,总量占全市工业经济比重达到14.3%。今年预计实现产值1360亿元,同比增长29.5%。该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十大加工体系规模不断扩大 目前,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我市三大支柱产业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全市规划建设的玉米、水稻、生猪、肉牛、禽类、乳制品、鹿业、肉兔、大豆及蔬菜(食用菌)加工产业已具有一定规模,形成了年加工玉米700万吨、水稻100万吨、生猪1100万头、肉牛80万头、禽类4.95亿只、乳制品45万吨、大豆150万吨、鹿产品600吨、肉兔1000万只、蔬菜(食用菌)30万吨的能力,比2008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见下表),粮食及畜产品加工能力和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大成集团、皓月公司、吉粮集团从2008年到去年年底分别增加200万吨玉米、50万张皮革、10万吨水稻加工能力。古船米业今年正式投产,加工能力达到30万吨。以成达、正大、曙光、宝源丰等11家企业为龙头的肉鸡产业,新增屠宰加工能力3.15亿只,其中正大集团的1亿只肉鸡项目,已投资3.6亿元,建成了两个年产220万只肉鸡的现代化养殖基地,目前正在设备安装。
  (二)龙头企业群体进一步壮大 目前,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2220家,其中,规上企业发展到287家;产值超亿元的企业65户,超十亿元的企业10户,超百亿元企业3户;全市拥有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76户,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7户,省级龙头企业62户。长春市省级以上龙头企业数量和规模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处于领先地位。多年来,该市通过实施龙头企业培育工程,做大做强了一批经济实力雄厚、带动能力强、市场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群体。大成集团现已形成年玉米加工能力600万吨,实现产值400亿元,成为亚洲最大、世界第二的玉米深加工企业,赖氨酸产量居全球首位;皓月集团实现年屠宰肉牛60万头、兰士革50万张的加工能力,实现产值153亿元,牛肉出口量占全国的50%,成为亚洲第一大肉牛屠宰加工企业;天景公司自主研发的在国内具有领先水平的年产5万吨“玉米花丝”系列饮料,成为我国首家第五代粮食饮品的生产企业,产值达到4.8亿元。
  (三)项目建设成效显著 借助国家强农惠农政策,抢抓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机遇,该市坚持实施投资拉动、项目带动战略,推进农产品加工业项目建设,新建扩建了一大批农产品加工业重点项目,2008年以来累计建设3000万以上重点农产品加工项目315个,完成投资530亿元。其中,2011年开工建设重点项目122个,完成投资236.3亿元,同比增长15.6%。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改善投资环境,使长春市农产品加工业成为投资合作的热点。近年来,该市相继引进一大批战略投资者,泰国正大、荷兰帝斯曼、上海高榕、大连成达、河南众品、青岛康大、山东泉林等117个农产品加工企业先后落户我市各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投资额达300多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8个,亿元以上项目36个。
  (四)基地建设初具规模 为了满足项目建设的需要,不断加强农产品加工原料基地建设,着力打造“第一车间”。在种植业基地建设上,大力推广“公司+合作经济组织+基地+农户”等模式,完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联结机制,培育发展种植业专业合作社1300多个,重点建设专用玉米、绿色水稻、无公害蔬菜、脱毒马铃薯等特色经济种植区,现已建成标准化生产基地近1000万亩。天景公司围绕加工需求建设13个专用玉米基地,采用“公司+经纪人+农户”进行订单生产,种植面积2万公顷。在畜牧业基地建设上,以牧业加快发展三年攻坚战为载体,启动了生猪、肉牛、肉鸡等七大产业园区建设,全市新建和改扩建标准化养殖小区2045个,规模饲养率达73.5%,健康养殖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市畜禽总量发展到3.53亿头(只),比2008年增长40.7%。其中,猪、牛、羊、家禽分别发展到909万头、294.5万头、88.4万只和3.39亿只,奶牛和鹿存栏分别达到6.27万头和24.7万只;肉、蛋、奶总产量分别达到109.3万吨、30万吨和6.3万吨。长春市人均肉类占有量、肉类总产量、禽蛋产量位居国内大中城市前列。
  (五)形成了一批竞争力强的农产品品牌 多年来,长春市紧跟国内外消费结构变化的特点趋势,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创建名牌企业,打造名牌产品。目前,全市农产品加工业拥有“皓月鲜冻分割牛肉”、“德大速冻条理禽肉熟食品”和“吉粮大米”等中国名牌产品4个,拥有 “皓月”、“德大”、“大成”等中国驰名商标12个,分别占全市的57.1%和60%,拥有“榆树大米”、“饮马河”、“双阳梅花鹿”等国家地理标志4个,拥有“吉林省名牌产品”22个、“吉林省著名商标”62个,分别占全市的30.1%和43.3%。借助农博会的平台,该市评出了“2012长春最具特色的十大名牌农产品暨地标性农产品”,进一步提高了长春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六)农业产业化集中区初具规模 多年来,该市积极支持鼓励和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向农业产业化集中区(工业集中区)集聚发展,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农业产业化集中区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2005年,市政府与国家农发行签署了200亿元贷款框架协议,由财政担保,提供贷款13.6亿元,支持农业产业化集中区(工业集中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另外,还通过大力开展招商引资,为集中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供空间和平台,一些大项目纷纷落户园区,成为项目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目前,全市已经相继建成了15个质量较高、规模较大、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农业产业化集中区,70%的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已落户各个园区。2012年前8个月15个农业产业化集中区实现销售收入680亿元,利润29.1亿元,出口创汇4.2亿美元。依托大成集团新建的百万吨化工醇项目为核心,规划的61.3平方公里长春生物产业园区(原玉米产业园区),现已有大成集团225万吨玉米加工和100万吨化工醇系列产品项目、香港米高、荷兰帝斯曼、法国比奥菲尔等27个工业项目落户生物产业园区,其中投资100亿元项目1个,10亿元项目1个,1亿元以上项目13个。
  (七)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 近年来,国家和省为进一步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不断强化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我市争取的资金额度逐年加大。四年来该市共争取省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约2.5亿元,占全省的1/3左右。2008年以来,长春市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长发[2008]1号文件)及相关配套文件、《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千亿增产工程实施方案》,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及奖励扶持政策,指导性强,含金量高。为有效解决农产品加工业资金瓶颈问题,积极搭建银政合作、银企对接平台。长春市与国家农发行签署了政府信用贷款框架协议,受信额度达到200亿元。2006年以来全市共有26家龙头企业获得政府信用贷款资金23.6亿元。此外,还采取政府承诺、商业银行担保等形式,为县域省级开发区、工业集中区(农产品加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贷款13.7亿元,促进了农产品加工业向工业园区集聚,项目向园区集中。今年5月,长春市政府与省农信联社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省农信联社所属的金融机构,分别与长春华御实业等8家企业签订了贷款意向合作协议。
其他文献
倾听百姓心声,关注百姓诉求,长白县金华乡政府把新农村建设作为促民生发展的一个关键点,打造宜居住生活环境。  泥草房改造工程让百姓心暖。白色的塑钢窗,砖红色的彩钢瓦,让老旧的砖瓦房旧貌换新颜,坚固耐用的墙体防寒材料如同为老房穿上了棉衣,还有新建房,既结实整洁又暖和,房暖了,百姓的心也暖了。几年来对全乡400多户泥草房改造不仅扮亮了村容村貌,更把温暖带给了千家万户。  大力开展农村环境连片集中整治。借
期刊
2012年12月15日伊通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科技之冬农业创业人员培训班》在伊通镇政府6楼会议室开班,参加培训的有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的创业班150名学员,农民合作社人员、还有许多慕名前来听课的种植大户,200人的会场座无虚席。  2012年我省由于受自然灾害的影响,玉米经历了大斑病、粘虫二代及台风的危害,农民更注重抗病、抗倒伏品种的选择,很多农民在玉米品种的选种上很茫然,伊通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丁佳贤
期刊
通榆县2012年秋季膜下滴灌工程会议结束后,鸿兴镇党委、政府按照会议精神,科学谋划部署,认真组织实施,膜下滴灌工程施工进展顺利。  鸿兴镇今年秋季膜下滴灌工程施工任务是2708亩、154个单元,主管线25.53万延长米,分布在全镇的10个村。为保证膜下滴灌工程顺利实施,他们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快速推进工程进展。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县膜下滴灌工程会议结束后,镇党委政府立即召开了镇、村干部会议,贯彻落实县
期刊
11月27日上午9点,套浩太乡政府组织了乡职机关干部、各村干部、村民代表、各单位负责人,集中学习胡锦涛同志的报告,讨论报告的重要精神。  大家认为,党的十八大是我国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决定性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自从十七大以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中国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各项事业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一些与群众息息相关的如医疗、教育等民生问题越来越受
期刊
2012年年初,吉林农业大学为贯彻落实好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委一号文件精神,在全校范围内开展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年活动。自“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年”活动启动实施以来,全校各学院、科研平台、相关职能处室注重把握“坚持科学谋划、突出优势,坚持科教联动、整体推进,坚持整合资源、统筹兼顾,坚持形式多样、务求实效”的基本原则,各单位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组织开展各项活动,以工程带活动、以活动促发展,促进“科技创新与社会
期刊
一、洮北区粮食产量预估和近3年来粮食流向  1.粮食产量预估。2012年属于丰产年景,大部分农民反映良田玉米和水稻单产都在20000斤/公顷左右,有的能达到22000斤,预计全区可供商品玉米45万吨左右;商品水稻50万吨左右;其他作物10万吨左右。  2.近3年来本地粮食流向。玉米流向:有二分之一通过港口转运、二分之一通过铁路直接发往上海、四川、江西等储备公司、淀粉加工、饲料加工企业。  水稻流向
期刊
2012年是收获的一年。在长春市委、市政府及市农委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共同努力,按照省里“三化统筹”战略部署和市里“三大板块”协调发展要求,从容应对复杂多变的外部发展环境,全力推进县域经济发展,收获了有史以来的最好成绩:在全省42个县(市)综合发展考评中,长春市四县(市)首次全部进入县域综合发展前十名,并且农安县连续两年排在全省第1名,连续两年获得了综合发展一等奖;榆树市由去年的第11名前进
期刊
近年来,九台市积极抢抓长吉一体化和长东北开放开发的重大战略机遇,紧紧抓住项目拉动这个核心,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和项目开发,进一步加快工业化进程,扩充了经济总量,经济社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201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360亿元,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23亿元,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位居全省县市前列。  一、强化招商引项目  在招商引资项目开发上,九台市根据经济发展实际,适时地调整了招商策略。在招
期刊
按照长春市关于更多地依靠开发区、城区、县域“三大板块”协调互动,坚持错位竞争、共同发展,进一步抓好现代农业和县域工业集中区建设的新要求。德惠市把创新建设长德新区作为实现县域突破的重要举措,举全市之力加以推进。  一、创新合作方式,借鸡生蛋,打造德惠县域经济发展的最大增长极  德惠市毗邻吉林省长春市,在区位、交通、资源等方面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巨大,但受资金、项目、人才等因素制约,经济社会跨越发展难度
期刊
农安县立足农业大县实际,科学制定发展战略,创造性地贯彻落实省、市加快县域发展的决策部署,积极探索具有农业大县特色的“三化”统筹发展之路,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2009年以来,全口径财政收入以每年5亿元的梯度递增,201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0.4亿元,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20.1亿元,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10.3亿元,各项主要指标保持了20%以上的增长速度,蝉联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综合排名第一。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