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市场化改革正途

来源 :新经济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enbrows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有一些人把这种以国有经济主导国民经济、强势政府“驾驭”市场为主要特征的经济体制称为“中国模式”。他们认为,这种在强势政府掌控下的“半统制、半市场”的政治经济体制,能够正确制定和成功执行符合国家利益的战略和政策,“集中力量办大事”,创造了北京奥运、高铁建设等种种“奇迹”,而且能够在全球金融危机的狂潮中屹立不倒,为发达国家所争羡,足以充当世界各国的楷模。
  我不同意这种观点。
  
  惕防“亚洲的戏剧”
  中国当前的经济体制,是一种既有市场经济因素、又有大量旧体制残余的过渡性的经济体制。它既可能通过进一步的改革前进到法治的市场经济,也可能蜕化为国家资本主义乃至权贵资本主义。正如前面所说,过去三十年高速增长的奇迹来源于新生的市场经济制度解放了人们的创业精神,而靠政府强化行政管制和大量投入资源实现的增长不但不能长期维持,而且早晚会造成严重的经济社会后果。
  第一,与强势政府控制整个社会的体制相适应的粗放增长方式不可持续。
  在这种增长方式下,虽然在一段时间内能够依靠政府强制动员和大量投入社会资源,加上从国外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来维持高速增长,但这只是一种短期效应。近年来,这种增长方式造成的资源枯竭、环境破坏、内需不足、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等问题愈演愈烈。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曾成功运用日本等东亚国家的经验,采取低估本币汇率等出口导向政策,用净出口需求支持经济的高速度增长。出口贸易刺激了沿海地区加工工业大量引进技术和雇用低工资农民工。现在,这些积极效应也已风光不再。和日本、韩国、台湾地区等最先采取出口导向政策的国家和地区经历过的情况相同,中国在经历了10来年出口推动的繁荣后,21世纪初期在微观经济领域出现技术进步缓慢、效率下降等弊病;在宏观经济领域,则出现了货币超发、资产泡沫生成和通货膨胀压力增大等病象。所有这些都警示人们:如果不能尽快打破体制性的障碍,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将不可避免地导致经济和社会灾难。
  第二,各级政府日益强化的资源配置的权力和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强化了寻租活动的制度基础,使腐败迅速蔓延和贫富差别日益扩大,官民矛盾激化,甚至可能酝酿社会动荡。
  在1988~1998年,中国经济学家曾对转型期间日益抬头的腐败现象进行深入的讨论,提出通过市场化改革铲除寻租活动的制度基础,防止中国上演缪尔达尔(Gunnar Myrdal)所说的“亚洲的戏剧”。1990年代初期商品价格自由化,曾经也阻断了通过商品价格双轨制寻租的“官倒”们的财路。然而,行政权力不肯退出市场,使寻租的基础在许多领域继续保持。由于体制的演进会有路径依赖,一旦进入政府主导的路径,从寻租活动中得利的特殊既得利益者,必然会力求推动“半统制、半市场”的经济体制向国家资本主义乃至权贵资本主义蜕变。如果没有步伐较大的改革阻断这一路径,使之回归市场化、法治化和民主化的正途,就会锁定在这一路径中。而一旦路径被锁定,就会像诺斯(Douglas North)所说,除非经过大的社会震荡,就很难退出了。
  
  改革目标远未达到
  两条路径泾渭分明,前景更是完全不同。问题在于,新经济体制向哪一个方向继续发展:是逐渐消除旧体制的遗产,向规范的市场经济过渡,还是巩固乃至扩大权力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形成一种扭曲的经济体制?
  这就是20多年来中国一直面临的问题。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对经济改革的目标有过不同的设想,其中最重要的是两种:一种属意于“政府主导的市场经济”,即“东亚模式”;另一种属意于“自由市场经济”,即“欧美模式”。大致说来,官员钟爱“东亚模式”,具有现代经济学知识的学者向往“欧美模式”。不过,在改革初期命令经济仍占统治地位的情况下,两者之间的差异并不显得十分突出。而在命令经济已被全面突破,市场的规则又还有待建立的情况下,它们之间的分歧就日益突出了。对持后一种观点的人们来说,改革的目标还远未达到。他们要求坚持改革,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符合社会上绝大多数人,而不是极少数寻租者利益的法治的市场经济。对持前一种观点的人们来说,改革的目的已经达到。特别是对其中一些要求维护从寻租活动获得的既得利益的人们来说,最合意的做法乃是进一步增强各级政府官员不受约束的权力,以便扩大寻租的可能性。
  未来究竟向何处去?
  所以,就像我在上世纪末期多次说过的,在这种半统制经济、半市场经济的双重体制下,中国社会一直存在一个“向何处去”的问题。两种可能的前途严峻地摆在前面:一条是沿着完善市场经济的改革道路前行,限制行政权力,走向法治的市场经济;另一条是沿着强化政府作用的重商主义的道路前行,走向权贵资本主义的穷途。这样,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成为一场两种趋势谁跑得更快的竞赛。
  事实说明,当市场化改革大步推进,商品市场寻租的可能性大大缩减时,腐败被抑制,大众满意的声音也居于支配地位。反之,当进一步的改革受到阻碍时,官商一体、“权力搅买卖”的寻租和设租行为得到加强,“官商”、“官工”、“官文”、“官学”等五花八门的“红顶商人”和贪官污吏犯下种种罪孽,贫富差别因而扩大,社会上不满的情况则会变得强烈起来。
  目前社会上存在的种种丑恶现象,从根本上说是缘于经济改革没有完全到位,政治改革严重滞后,行政权力变本加厉地压制和干预民间经济活动,造成广泛的寻租活动基础的结果。大众对这些丑恶现象的正当不满,正可以成为推动改革继续前行、填平陷阱、扫除腐败的重要动力。然而,如果听任改革开放前旧路线和旧体制的捍卫者利用这种情势蒙蔽和误导大众, 把反对的目标从权贵既得利益者转移到市场化改革的一般受益者——企业家、专业人员等的身上,也可以把大众引向歧途。
  (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欢迎讨论)
其他文献
建设卓越的企业文化是提升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应对WTO及市场竞争的根本保证。本文界定了旅游企业文化概念、内涵及特征,分析了当前旅游业企业文化建设现状,并就旅游业企业文
在对中国当代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讨论的同时,就我国当前的人文环境、音乐教育的师资队伍、社会音乐教育、现代化音乐教学手段、残疾人的音乐教育、领导对音乐教育的重
文章重点分析蚌埠市事业单位机构现状及管理情况,通过理论分析、实证研究等,设计了蚌埠市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模式和实现途径。主要包括:分类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选择、组织
面对人们生活消费方式的变化,以及上下游产业链竞争的加剧,亟需通过“内练功、外上市”实现转型升级  受国家反对奢侈浪费、限制“三公”消费等因素影响,今年以来,白酒行业业绩出现较大幅度下滑。即使行业龙头贵州茅台也未能幸免,股价腰斩,发展速度大幅减缓。国内白酒行业步入低迷期和深度调整期已是不争的事实。  在2014年央视广告招标中,热门标段已不见白酒企业的身影,而食品饮料表现抢眼。娃哈哈、双汇、加多宝、
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中国已迈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出口国。今天,中国的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无论当前还是未来,中国的发展都面临不同以往的环境、挑战和任务。     危机中的全球经济图景  这次全球性的金融、经济危机发生四年多来,可以说,危机蔓延、危害的程度,远远超出了四年多前人们的预料。当前,世界经济仍在复苏的坎坷道路上艰难前行,发展前景依然不明朗。主要经济体经济增
据悉,国际金融大鳄、量子基金创始人索罗斯近期发出警告称,全球金融体系正快速丧失运作功能,而且濒临崩溃边缘。目前,全球金融体系处在崩溃的“自我强化过程中”,其后果不堪设想,各国必须竭尽所能阻止金融体系向崩溃的方向迈进。  全球金融体系会如索罗斯所言迈向崩溃吗?世界经济形势会出现不遂人愿的拐点吗?我并未作出同样悲观的预测,但也不得不承认,目前有很多迹象确实在暗示金融世界正经历某种程度的巨大衰退。有报道
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城镇化发展潜力巨大,是下一阶段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深化改革的强大动力,能有效释放需求,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转型。  推进城镇化战略的几个重点  1.处理好政府
20世纪60年代,中国还在艰难地建立自己的工业体系,但当时的美国却充满了动荡和喧嚣,也充满了各种可能性。就是在这个年代,美国的反战运动、民权运动、新左派运动风起云涌,新的价值体系和道德标准不断地进行重构。但也就是在这一时期,一种新兴的组织——医学独立实验室在美国出现。  这种医学独立实验室以提供公正的第三方检验为主业,其不附属于某一特定医院或诊所,却具有进行独立核算和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资格,是法律
运动员喝什么水,您知道吗?您可能说不知道。不过,作为人体内化学反应的一种必需物质,水对于运动员的健康和训练成绩肯定有着直接的关系。人体摄取的食物,要经过人体内的酶及肠内微生物的作用,才能被消化吸收,而水就是酶及微生物的媒介,可见水质的好坏对于人类健康有着直接和重要的影响。  而就在2013年4月,一家专门生产智能电解水机的企业,进入了记者的视野。这家企业生产的智能电解水机,经过层层严格筛选,最后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