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来源 :祖国·建设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_H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是教育的最终目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语文教学“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培养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已被提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
  新课程,语文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005(2013)02-0194-02
  想像是创新思维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之一。美国的学者S.阿瑞提在《创造的秘密》一书中说言:“想像力是心灵的一种能力”,爱因斯坦认为:“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正是有了想像,人类才能够超越常规思维的约束,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以大胆、奇特的方式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创造性的探索,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所以说,想像构成了创新的基础,是一种极其可贵的思维品质。
  阅读教学中,笔者尝试从下面三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1激活文字,创设形象
  语文教材出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展开想像,不懂得进行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这样,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不仅无欣赏乐趣可言,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指出:“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像中的某种东西”。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像,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
  如阅读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第四段“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到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怎样激活这段文字呢?我设置了几个问题:为什么会有“脚踏上去”的动作?作者为什么不说“没有声音,没有气味”,却说“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加了个“也”字,似乎在与另一种情景相比较,而这种情景则是大家所熟悉的,那是一种什么情景?于是学生展开联想与想像,调动以往的生活体验,回答说:“雪”、“似花非花的雪花”、“雪后观景”。尽管多数学生并不认识槐树,更没见过秋天槐树落蕊的情景,但通过想像,却似乎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秋天的清晨,作者起来打开房门,惊喜地看到院子里槐树的落蕊铺了一地,于是就像早上醒来才发觉夜里静悄悄地下了一场大雪那样,怀着欣喜而又好奇的未泯童心,去踏上几脚,却发现“声音也没有”,不像踏雪那樣会发出“吱嘎,吱嘎”的声响,然后掬起一把,闻一闻,“气味也没有”,同雪一样清爽;一阵扫后,只留下“一条条扫帚的丝纹”,槐花就这么静悄悄地走了,“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一种悲凉弥散开来。通过这种想像,学生走近了作者,走进了作者笔下凄美的意境之中,感受到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韵味。
  2架设桥梁,领略内涵
  文本的作者与学生,他们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语言修养都不可能在一个层面上,这中间的距离有时简直难以逾越。教学中,需要运用想像在这中间架设心灵的桥梁,让学生走近作者,与文本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内涵上的感悟。
  《项脊轩志》后记部分:“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 这些文字乍看并不像正文那样富有诗意、充溢着情思,似乎平淡无味。只有激活想像,架设桥梁,才会感到这是作者在用最经济的笔墨传达最丰富的内涵。我问学生:作者为什么要写小妹们的话,这背后有什么故事?有的说是为扣题,有的说写出了夫妻情深。学生回答的是而又不完全是。”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妻子从作者口中听到了不少精彩的历史典故,从南阁子的书籍中看到了大千世界,她的视野为之开阔,她的精神生活变得丰富充实,所以回到娘家,她充满自豪而又饶有兴味地向小妹们讲述阁子中的生活,引得小妹们油然而生歆羡之情,神往阁中的读书生活,这样便有了小妹们的问语:”且何谓阁子也?“不仅如此,作者的功名情结深深地影响着妻子,妻子亲手栽种的枇杷树,便是为作者植下的祈盼与祝福。因此,对于妻子之死,作者悲痛至极。”吾妻死室坏不修“,有同学用他爷爷奶奶恩爱情深的事来形象地阐释此中深情,说他奶奶死后,爷爷不改奶奶生前喜欢的家中陈设。归有光的笔法不能不令人想到海明威的冰山原则,如果不激发学生的想像,不在中间作适当的点拨,那水下的八分之七的精彩就难以发现。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第二段:“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那些村童居然对着面带愠怒的老头公然作贼,抱起稻草,嘻嘻哈哈,大摇大摆地走入竹林。读到这里,如果不细想,不想像,就会感到杜甫真会幽默,描写出这么好笑有趣的场面。若发问一句:“一根稻草都要,而且是‘群童’,这说明什么?”学生马上想到“贫困”,再一点拨,想到安史之乱后民不聊生、天下贫困的整个局面。这些群童正是因为家境贫困,才会“当面为盗贼”,抱走那些今天视作垃圾的茅草。学生因此而悟到这些正是结尾的伏笔,进而深刻理解作者就是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达“天下寒士”的痛苦,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最终为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怀所感动。
  3放飞思绪,彰显个性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鹦鹉学舌的模仿者,而是培养能够自己独立思考的创新者。”语文教材固然是经过精心筛选的名家名篇,但这些名篇所昭示的相对于整个浩瀚而复杂的宇宙来说只是一家之言、一孔之见。教育的重任就在于让更多的学生去超越前人。“长江后浪推前浪,当悟新人换旧人”。所以,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让学生放飞思绪,各抒己见,畅谈真正个人的创造性的解读。
  在教《石钟山记》一文中,有学生就对苏轼的“而笑李渤之陋也”提出反驳意见。根据教材提供的注释和所附录的俞樾《春在堂笔记》,经过想像推测,这位学生认为:因为石钟山形如“倒扣的钟”,内中空穴很大,所以在崖壁上敲打,南边那座山岩壁厚就发出“函胡”之声,北边那座山岩壁薄就发出“清越”之声,而其他地方的山石敲打,并非“所在皆是也”,李渤的说法未必错,只是说得不够全面罢了。
  “夕阳枯草寻常物,解读都为绝纱词。”什么叫“解读”?“解读”就是放飞思绪,“解读”就是展开联想与想像的双翼,“解读”就是迸发创新思维火花。何时能让学生思维达到“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境界,那便是语文教学成功之日。
其他文献
问题是思维的核心,是创新的激发点。长期以来,我國的语文教育主要是一种“接受教育”,这种教育严重抑制了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越来越淡化,逐渐变得循规蹈矩而没有个性。综合性学习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学生自主地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问题都来源于学生主体,这就要求学生学会发现问题,不断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  综合性学习 语文素养 自主意识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B文章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005(2013)02-0192-01  语言如果缺少了词汇,就会失去实际意义。词义含糊和词汇贫乏都会阻碍学生英语语言的表达和理解。因此,学生掌握大量的词汇对英语的阅读和写作都有很大的帮助,能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教师也越来越重视学生词汇的掌握和学习,因为它在英语教学体系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教师要重视词汇教学,重视词汇教学方
期刊
师生之间的互动是影响学生学习成绩以及学习兴趣培养的重要因素。加强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措施包括以下两点:第一,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应该是有效的、平等的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地挖掘教材的价值,全面发展以及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师生互动的目的就是让教师和学生都能够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教学当中。  学习兴趣 师生关系 教学氛围  【中图分类号】H0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005(201
期刊
在语文教材中,还有为数不多的诗歌。诗歌的语言富于节奏感、音乐美。诗的内容,诗人的情感是通过充满节奏感和音乐感的语言表现出来的。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地吟诵才能体现出来。通过朗读,品味诗句,让学生逐步学会欣赏诗歌鉴赏诗歌,培养学生爱美的情操。  教师范读? 感染学生 指导朗读  【中图分类号】H0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005(2013)02-0193-02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
期刊
微笑是人际关系的调节剂,微笑是阳光,是春风,是师生感情沟通的一座桥梁。微笑是理解,是尊重,是关爱,是温情。在英语课堂上,真诚的微笑,能使学生愉悦,轻松,精神饱满。面对学生微微一笑,会使学生勇气倍增,大胆地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学习氛围 寓教于乐 成功激励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005(2013)02-0198-02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该通过
期刊
创业是艰难的,也是成败并存的,是对人全面素质的检验,尤其是对人心理品质的考验。本文对目前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的主要特征进行分析,强调良好的心理要素对成功创业的作用,探索大学生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培养的有效途径。  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B848.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005(2013)02-0178-02  创业教育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知
期刊
所谓人文精神,指的是在历史中形成和发展的,由人类优秀文化积淀、凝聚、孕育而成的。语文教育作为国语,作为一门基础的学科,以塑造学生人文精神为己任,以人的自由创造和全面发展、自我完善为目的,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  创新教学 求同存异 勇于实践  【中图分类号】H0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005(2013)02-0196-02  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源泉,没有创新,发展就会停止不前
期刊
每位英语老师都有自己的故事与体验。大家都在总结反思,提升自我。教学经验的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学习。教学是老师和学生双方面沟通和努力的结果。而对于相对枯燥且缺乏语言环境的英语学科,我们英语老师怎么做显得尤为重要。执教至今,对于如何提高农村初中生英语水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我有自己的一些想法。  初中 英语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
期刊
数学是一门基础课程,在小学教学中,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对小学数学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如何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取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应充分了解小学生的特点,了解数学这门课程的教学特点,在此基础上运用适当的手段,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数学 小学 提高  【中图分类号】0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005(2013)02-0183-01  1教师课前准备充分,明确教学目
期刊
英语是一种交际工具,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使用这种交际工具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中,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语感,为中学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听说训练尤其重要。  小学 英语 听说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005(2013)02-0200-02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在刚刚开始学习英语的时候, 对英语非常好奇, 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