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视角的《苔丝》的翻译

来源 :芒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shux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译是将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但是对于文学作品的翻译而言却不是简单的字与字、词与词的转换那么容易。因为语言是文字的艺术,任何一种语言的产生都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与人文环境密不可分,因而世界上没有两种完全相同的语言。那么在实现两种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过程中就要将文化的因素考虑在内,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传达出作者在文本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实现文化传播的目的。本文以《苔丝》为例,探讨翻译的跨文化传播。 Translation is the translation of one language into another language, but it is not as easy as translation of words and words, words and words for the translation of literary works. Because language is the art of writing, the production of any language is inseparable from its unique geographical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 so there are no two identical languages ​​in the world. Then in the process of conversion between two different languages, cultural factors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Only in this way can we truly convey the thoughts and feelings expressed by the author in the text and achieve the goal of cultural transmission. This paper takes Tess as an example to discuss th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of translation.
其他文献
1974年秋我社共移栽370亩冬小麦,比直播小麦增产21.6%,比晚茬麦增产64.5%。增产原因分析如下: 1.能延长小麦生长期和穗分化时间。移栽小麦比直播小麦早育苗播种15~25天,对形成
期刊
近年来,我区由于套播麦行距缩小,密植程度增加,精耕细作程度提高,春粮生产有了一个新的发展。但同时也使麦地里套播的棉花遮荫郁蔽情況加重,甚至妨碍棉花出苗,影响幼苗生长,
高粱生长与发育过程中,有一个需肥的高峰期,同样,追施化肥后也有一个肥效高峰期,如果这两个高峰期一致,施肥的经济效益最高。据试验,高粱需肥高峰在穗分化的第三阶段(即枝梗
杰克·伦敦是20世纪初美国.文坛上现实主义作家的代表,他以其丰富的题材与独特的创作个性为世界各个国家的读者所喜爱.杰克·伦敦善于在小说创作中使用各种各样的意象,在意象
产量这组试验已割胶10—11年。表1列出了重要无性系的每割年产量。单株产量割胶头十年单株每割次平均产量不同,变化幅度从RRIC1的16克到RRIM614的45克。每割次产量超过35克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以下简称《纲要》)的颁布,举国上下掀起了学习《纲要》的热潮,这也意味着新一轮的教育改革和发展.作为一名新时代
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山县,在去年晚稻和今年早稻生产中,广泛采用根外喷磷的措施,经过对比试验,在相同的生产条件下,一般每亩可增产三十至五十斤。灵山县对水稻广泛采取根外喷磷
在武汉市洪山区党委、农办、科委的领导组织下,去秋成立了洪山区油菜高产协作组,参加单位十个。协作组实行领导、群众、科技人员三结合,大搞群众运动,依靠群众办科研,充分发
近年来,我省麻区广大贫下中农在发展黄、红麻生产的同时,积极开展综合利用,用沤麻水肥田,取得良好效果。为了学习、总结群众经验,搞清楚沤麻水中的含肥量,使沤麻水得到充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