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实施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60例在本院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顺利,手术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术后视力恢复快。术后有少数患者出现房水混浊,角膜水肿,一过性高眼压等并发症。结论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操作简便,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成本低,效果好,适用于基层医院,可以推广。
【关键词】 白内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
白内障种类非常之多,一般来说可将其划分为并发性,青年性,老年性,先天性和后发性等,多见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它是由于晶状体发生退行性改变或多种原因引起其混浊从而影响视网膜成像,导致视力下降的一种临床常见的致盲性眼病,是造成我国老年人视力损害及失明的重要原因[1],目前主要治疗手段为手术治疗。我院在2010年9月-2011年9月对60例白内障患者采取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60例,男性27例,女性33例,年龄30-82岁,平均57.2岁。其中,老年性白内障55例,先天性白内障2例,外伤性白内障1例,并发性白内障2例。
1.2 临床表现 视物模糊、怕光等,严重者视物变形甚至完全丧失视力。
1.3 术前准备 常规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血糖、乙肝表面抗原,行心电图、X线胸片检查;眼压、光定位、色觉、A型和B型超声检查,角膜内皮细胞计数,计算人工晶状体屈光度等。做好眼部清洁工作,6次/d用氧氟沙星滴眼液点眼。
1.4 手术方法 术前1小时用0.5%复方托吡卡胺滴眼充分散瞳,麻醉方式主要为表面麻醉或球后麻醉,做好常规的消毒工作,一切准备工序完成后,用开睑器开睑,行上直肌牵引缝线固定。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作以穹窿部为基底的结膜瓣,烧灼止血,在正上方角膜缘后作反眉状切口,约为5-6mm,再经巩膜板层切口作一段至角膜缘内1.5mm的巩膜隧道,分离巩膜后,穿刺刀经隧道切口于正上方进入前房,并扩大切口,前房注入黏弹剂,晶状体环行撕囊行水分离,注水圈匙娩核,若核较硬或较大,则现行劈核,再将其娩出,吸净残留皮质,常规植入人工晶状体入囊内。卡米可林缩瞳后再注吸前房内缩瞳剂,创口处用10-0尼龙线缝合1-2针,术后结膜下预防性应用庆大霉素、地塞米松,并遮盖敷料。
1.5 术后处理 术后常规换药,局部点用典必殊眼药水、复方托吡卡胺散瞳,避免低头及咳嗽、保持大便通畅等处理。术后1d及1个月查视力,裂隙灯检查,测眼压。复方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药水滴眼,3次/d,连用1-2周;复方托品卡胺眼药水每晚滴眼1次,连用1-2周。角膜水肿或前房反应明显者,予地塞米松球旁注射;眼压高者予降眼压药物治疗。随访1个月。
2 结 果
2.1 视力恢复 60例除1例因晶状体受外伤脱位未植入人工晶状体外,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术后1个月最佳视力0.3-0.5为14例(18眼)占23.3%,脱残率达到11%。
2.2 并发症 术中后囊破裂4只眼,经处理后3只眼顺利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1只眼未植入人工晶体。术后7d内出现角膜水肿2例,前房出血1例,虹膜睫状体炎2例,一过性高眼压8例,经处理未见严重并发症。
2.3 术后随访 术后1年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未见其他并发症,生活均能自理。
3 讨 论
白内障,尤其是老年性白内障,是最常见的眼病之一,占致盲眼病的25%-50%[2]。手术治疗是目前惟一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法,随着微创手术的兴起,使得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也随之产生,小切口手术保证了大批量老年性白内障手术的手术质量和手术进程。小切口白内障非超声乳化手术是在从囊外白内障摘除术发展而来,通过角巩膜隧道切口运用手法碎核术进行白内障的治疗。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术有以下优点。①低成本:超声乳化手术是治疗白内障的有效术式,但其对于操作者的要求较高,设备等方面的要求也不低,采用超声乳化治疗不仅增加其经济负担,同时随着核的硬度增加,超声乳化治疗的难度也相应加大。核的硬度愈高,超声治疗的时间愈长,产生的热量愈高,越易造成角膜内皮损伤,致使术后角膜水肿,甚至角膜内皮失代偿。②操作简便:手术方法容易掌握,且不受核的软硬程度影响。③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手术创伤小,组织反应轻,利用晶体圈套器取出晶状体核,防止眼球受到挤压,同时也避免了虹膜和玻璃体脱出,显著降低了术后瞳孔上移现象。④术后视力恢复快,早期即有较好视力。
注意事项:在手术的过程中,特别是开展初期,要注意以下几方面[3]。①要有针对性的选择在病人;②正确选择切口的位置;③娩核是关键的一步,绝对不可一味追求小切口,而使得前房内操作过多,致使悬韧带及角膜内皮损伤,甚至发生严重的并发症。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在保证了疗效的同时,其安全性也较为可靠,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在基层医院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亦田,郭灿新,李润铭,等.基层医院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的应用研究[J].吉林医学,2012,33(19):4112-4113.
[2] 葛吉林.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3):55.
[3] 夏世全.80例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11,(36):75.
【关键词】 白内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
白内障种类非常之多,一般来说可将其划分为并发性,青年性,老年性,先天性和后发性等,多见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它是由于晶状体发生退行性改变或多种原因引起其混浊从而影响视网膜成像,导致视力下降的一种临床常见的致盲性眼病,是造成我国老年人视力损害及失明的重要原因[1],目前主要治疗手段为手术治疗。我院在2010年9月-2011年9月对60例白内障患者采取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60例,男性27例,女性33例,年龄30-82岁,平均57.2岁。其中,老年性白内障55例,先天性白内障2例,外伤性白内障1例,并发性白内障2例。
1.2 临床表现 视物模糊、怕光等,严重者视物变形甚至完全丧失视力。
1.3 术前准备 常规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血糖、乙肝表面抗原,行心电图、X线胸片检查;眼压、光定位、色觉、A型和B型超声检查,角膜内皮细胞计数,计算人工晶状体屈光度等。做好眼部清洁工作,6次/d用氧氟沙星滴眼液点眼。
1.4 手术方法 术前1小时用0.5%复方托吡卡胺滴眼充分散瞳,麻醉方式主要为表面麻醉或球后麻醉,做好常规的消毒工作,一切准备工序完成后,用开睑器开睑,行上直肌牵引缝线固定。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作以穹窿部为基底的结膜瓣,烧灼止血,在正上方角膜缘后作反眉状切口,约为5-6mm,再经巩膜板层切口作一段至角膜缘内1.5mm的巩膜隧道,分离巩膜后,穿刺刀经隧道切口于正上方进入前房,并扩大切口,前房注入黏弹剂,晶状体环行撕囊行水分离,注水圈匙娩核,若核较硬或较大,则现行劈核,再将其娩出,吸净残留皮质,常规植入人工晶状体入囊内。卡米可林缩瞳后再注吸前房内缩瞳剂,创口处用10-0尼龙线缝合1-2针,术后结膜下预防性应用庆大霉素、地塞米松,并遮盖敷料。
1.5 术后处理 术后常规换药,局部点用典必殊眼药水、复方托吡卡胺散瞳,避免低头及咳嗽、保持大便通畅等处理。术后1d及1个月查视力,裂隙灯检查,测眼压。复方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药水滴眼,3次/d,连用1-2周;复方托品卡胺眼药水每晚滴眼1次,连用1-2周。角膜水肿或前房反应明显者,予地塞米松球旁注射;眼压高者予降眼压药物治疗。随访1个月。
2 结 果
2.1 视力恢复 60例除1例因晶状体受外伤脱位未植入人工晶状体外,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术后1个月最佳视力0.3-0.5为14例(18眼)占23.3%,脱残率达到11%。
2.2 并发症 术中后囊破裂4只眼,经处理后3只眼顺利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1只眼未植入人工晶体。术后7d内出现角膜水肿2例,前房出血1例,虹膜睫状体炎2例,一过性高眼压8例,经处理未见严重并发症。
2.3 术后随访 术后1年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未见其他并发症,生活均能自理。
3 讨 论
白内障,尤其是老年性白内障,是最常见的眼病之一,占致盲眼病的25%-50%[2]。手术治疗是目前惟一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法,随着微创手术的兴起,使得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也随之产生,小切口手术保证了大批量老年性白内障手术的手术质量和手术进程。小切口白内障非超声乳化手术是在从囊外白内障摘除术发展而来,通过角巩膜隧道切口运用手法碎核术进行白内障的治疗。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术有以下优点。①低成本:超声乳化手术是治疗白内障的有效术式,但其对于操作者的要求较高,设备等方面的要求也不低,采用超声乳化治疗不仅增加其经济负担,同时随着核的硬度增加,超声乳化治疗的难度也相应加大。核的硬度愈高,超声治疗的时间愈长,产生的热量愈高,越易造成角膜内皮损伤,致使术后角膜水肿,甚至角膜内皮失代偿。②操作简便:手术方法容易掌握,且不受核的软硬程度影响。③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手术创伤小,组织反应轻,利用晶体圈套器取出晶状体核,防止眼球受到挤压,同时也避免了虹膜和玻璃体脱出,显著降低了术后瞳孔上移现象。④术后视力恢复快,早期即有较好视力。
注意事项:在手术的过程中,特别是开展初期,要注意以下几方面[3]。①要有针对性的选择在病人;②正确选择切口的位置;③娩核是关键的一步,绝对不可一味追求小切口,而使得前房内操作过多,致使悬韧带及角膜内皮损伤,甚至发生严重的并发症。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在保证了疗效的同时,其安全性也较为可靠,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在基层医院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亦田,郭灿新,李润铭,等.基层医院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的应用研究[J].吉林医学,2012,33(19):4112-4113.
[2] 葛吉林.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3):55.
[3] 夏世全.80例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11,(3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