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醉翁亭记》的艺术美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hao_7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醉翁亭记》是宋代散文家欧阳修的一篇名篇。在唐宋八大家中,除了韩愈之外,欧阳修对后代的影响最大。历史上总是把他和韩愈相提并论,作为唐宋两代散文家的代表。欧阳修的散文,风格清新秀丽,章法曲折变化,语句流畅轻快,音律和谐悦耳,说理透彻。抒情委婉,常常融深情于美景之中,《醉翁亭记》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醉翁亭记》是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改革被贬为滁州太守时所写的一篇山水游记。在这篇文章里,他以细腻的笔触,生动的描绘了醉翁亭四周的景色,描绘了滁州百姓载歌于途、尽情欢乐的情景,表现了他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思想,寄于了他坚持政治操守,豁达乐观的精神。文章充满了诗情画意,格调清丽,文情并茂,摇曳生姿,在我国古代散文中,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珍品。
  一、优美的意境
  文章一开始,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一幅景色优美的青山绿水画:有山有水,有亭有树。作者不是孤立的用墨,而是将众多的景物犹记得统一于一体,相互交织,各尽其美。“蔚然而深秀”的琅琊,风光优美,逶迤绵亘。群山环抱之中,一泓碧泉环绕而过。山回路转,曲径通幽,猛抬眼,“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在这里,由于苍翠群山的映衬,更显出山泉的清朗,而醉翁亭又恰似一直展翅欲飞的鸟儿雄踞在泉上。别是一番神采。一幅画中,山水亭台,一应俱全,相映生辉。
  在作者笔下,滁人官民同乐的情景,其音容笑貌,历历可见:挑担的边走边唱,行路的从容不迫;宴饮席上,更是热闹非凡:一边畅饮,一边游戏,情趣高昂,作者极力写出了滁州人民在和平生活中怡然自乐和众宾尽欢的情态,并特意塑造了太守酒醉的新形象,从侧面反映了政治清明的景象。作者写山水之乐游人之乐,宴酣之乐,禽鸟之乐,归根结底就是为了突出太守之乐,“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这种“山水之乐”究竟是什么呢?作者没有直言,写得含蓄慰藉,意在言外,他是以山水之美比喻人的品行美,同时用“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含蓄委婉的说明了自己的政绩与才干,这与范仲淹在《岳阳楼记》歌颂滕子京“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属同工异曲之效,从而表现了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乐观豁达的精神。
  在文章中,欧阳修为了渲染“与民同乐”的欢乐气氛。突显隽永优美的深邃意境,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方法,增大时空跨度,是文章具有更大的容量,更强的魅力。滁人之游,前后呼应,扶老携幼,熙熙攘攘,络绎不绝,他们的音容笑貌历历可见;宴饮席上,众宾们酣饮游戏,投壶下棋,饮酒喧哗,无拘无束,欢乐异常;周围的环境上,描写了晨昏的变化,四季的变幻,给人以不同的美学享受;写行游宴饮之乐也不是一次拍摄的镜头,而是把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游乐场景加以叠加。往来不绝的人群,鱼肥酒美的太守宴,觥筹交错的众宾欢,酒酣得意的醉太守……通过浓墨重染,烘托了文章的气氛,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二、精巧的结构
  散文,形散而神不散,做到散中有神,散而不乱。《醉翁亭记》的结构异常精巧,堪称散文之典范。文章时而描绘四时山色,时而摹写流水飞泉,时而记述任务情态,内容虽多,却散而不乱,只要是因为文中有一贯穿全文的线索——“乐”。写山清水秀,四时美景是抒发“得之心”之乐;写你唱我和,熙来熙往是表现“滁人游”之乐;写山肴野蔌,觥筹交错是表达“宴酣之乐”;写鸟声婉转,欢腾雀跃是显示“禽鸟之乐”,但归根结底是为了突出“太守之乐”。作者之“乐”,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一是“山水之乐”,并因“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二是“宴酣之乐”,近取“山肴野蔌”佐酒,众人起坐喧哗,太守颓然其间;三是“乐人之乐”,故作文以叙事。三乐归一,就是“与民同乐”。“乐”就像一根红线贯穿全文始终,颗颗珍珠缀于其上,形成一条闪亮的项链。
  在文章的艺术结构中,如果前文有交代,后文就要有照应,否则前边的交代就没有着落,成为无谓的笔墨。反之空有照应而无交代,读者也感到突然。《醉翁亭记》可谓严谨周密,无懈可击。
  如:文章开头一段有“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一句,太守是谁?文章并没有立即作答,二是埋下伏笔,直到文章结尾才点明:“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这样开头与结尾遥相呼应。
  又如:用“太守之乐”呼应前文的“山水之乐”、“宴酣之乐”、“山林之乐”、“禽鸟之乐”、“人之乐”,真可谓是一呼百应。
  再如:“夕阳在山,人影散乱”与前文的“暮而归”形成对照,是“暮而归”一句的具体化。
  三、隽美的语言
  欧阳修不愧是散文大家,在《醉翁亭记》一文中,用词凝炼精当,着墨不多却内涵丰富,表现出高超的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譬如,文章起笔一句“环滁皆山也”,仅五个字,便勾勒出琅琊山鸟瞰图,点明了醉翁亭的背景。写到山间晨昏之景象时,只用两句就概括殆尽:“日非而林菲开,云归而岩穴暝”。在描写四季景物时,则抓住特点进行勾画,而且是言简意赅,片语传神:“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一个句子就是一幅形象鲜明的图画,色香形态,勾画精确熨帖。又如“树林阴翳,鸣声上下”,前句写色,是静态后句传神,是动态。了了八个字,便把黄昏时的情景表现无遗。至于写人,那更是百态千姿:负者、行者、射者、伛偻着、提携者,无不神情逼肖。
  另外,欧阳修的散文还比较注意使用叠韵词,全篇通用“也”字,共计21个“也’字,而且”也“字煞尾。这种用法在古文中十分罕见,也十分大胆,不但不使人感到累赘,反而倍觉活泼,使语言形式呈现出一重复的回环美。“也”作为文章的韵脚,每一次收韵都是一种回环,在不断的回环往复中,造成一种曲折婉转的咏叹语调,使人感到一唱三叹的风韵,这样,既体现了音乐美,也突出了内容美。
  在文章的句法上,欧阳修借用了诗歌的表现形式,骈散相间,散中有整,交错的采用对句,形式多样,富于变化,增强了文章的形式美。有单句自对的,如:“山肴野蔌”,“山肴”对“野蔌”;“峰回路转”,是“峰回”对“路转”;有上下句相对的,如:“日出而林菲开”对“云归而岩穴暝”,“野芳发而幽香”对“佳木秀而繁阴”,“负者歌于途”对“行者休于树”。
  还有双句成对的,隔句相对的,采用了这些对句形式,是文章整体上显得十分和谐美妙,音节整齐,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韵味十足。
  总之,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是一篇风格清新,摇曳生姿,优美动人的抒情散文,短短的400多字,把丰富的内容、变换的景物,复杂的感受,写得如此生动,把声、色、情、形融合的如此和谐,不能不令人赞叹称绝!他对于滁州的山水风情的热情讴歌,对于建设和平安定的理想的社会的努力追求,以及他坚守政治操守、与民同乐的豁达的乐观的精神,无疑都闪烁着进步思想的光辉。他的文章对后代作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我国古代散文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给了我们多种审美的愉悦和艺术的享受!
  (作者单位: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五十三中学 830000)
其他文献
农地城市流转是城市化、工业化过程中的普遍现象,是土地资源竞争配置的结果,并具有不确定性、不可逆性和流转时间延迟性三个特征,因此农地具有选择价值.本文以武汉市为研究对
一、主要技术内容rn鼠道是粘性土地区排除土壤中多余水份的一种无衬砌外壳的排水孔道,它是由动力机械拉动鼠道犁,由其成洞弹头在田面以下适当深度挤压或振击土层而成型的洞孔
一、主要技术内容rn该母系猪选育通过杂种选育与系间杂交,实行群体建系与个体建系相结合的方法,种猪场与重点农村、户养猪相联合的形式培育而成.通过边育种边杂交试验、配合
近30年来,家校合作已成为教育研究和学校改革不变的主题.理论是实践的基础,文章通过对上述家校合作理论的详细介绍,探讨了国内家校合作研究存在的问题,寻找国内家校合作研究
山西省林业厅表示,该省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自2000年启动以来,目前工程区共完成治理任务1496.78万亩,占国家下达总任务1527.13万亩的98.01%。
一、主要技术内容rn自1962年美国Sterling-Wimthrop研究所Leser等发明了第一代喹诺酮类抗菌药萘啶酸以来,许多学者致力于研究开发这类抗菌药.70年代,在第一代抗菌药萘啶酸母
国际农业发展基金总裁恩万泽2月21日在其最高权力机构管理大会上强调,当小农户被确认为小企业家。当他们获得更多的资源、奖励、有利的环境及有条件进入市场时.他们就可以改变
一、主要技术内容rn短纤维或颗粒增强的聚酰亚胺复合材料是以PMR型KH-304热固性聚酰亚胺为基体树脂研制成功的专利产品.其主要特点为:rn1.加工性能优良,可以用标准的塑料加工
一、主要技术内容rn无石棉耐高温硬硅钙石型硅酸钙绝热制品为由硅、钙质原料在动态条件下经水热合成的高效节能材料,其主要原料是石灰和石英,原料价廉易得.硬硅钙石的晶体呈
中国国务院2012年2月21日公布的《粮食法(征求意见稿)》规定,粮食种子的科研、试验、生产、销售、进出口应当符合国家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在主要粮食品种上应用基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