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问读者

来源 :第一财经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b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通过邮件向80位资深读者发放了这次调查问卷,又通过微博扩散了问题。他们的意见代表他们自己,我们也想通过这里把问题再抛给更多的读者,按这些问题回答也可,随意发挥也可。
  爱读者,爱来信,更爱回答读者来信,我是富大人,联系邮箱:fuqiaolin@yicai.com。
  最希望见到哪位名人出现在十问栏目里?
  汤唯、涛哥、巴菲特、理查德·布兰森、蔡澜、章诒和、吴奇隆、柳井正、王菲、吴宗宪、严歌苓、丁俊晖、李开复。
  拿到杂志最先看的内容是?
  声音+人物 7票
  封面故事 13票
  卷首语 6票
  办公室专栏 12票
  漫画 4票
  十问 7票
  读者来信 4票
  觉得最为有用或有趣的栏目是?
  何飞鹏专栏 11票
  富大人专栏 12票
  十问 9票
  观察者 10票
  
  深度报道 10票
  Life style话题 5票
  技术 2票
  编读往来中的Q&A 8票
  商业就是这样 6票
  公司人 3票
  最希望删除的内容?
  对话栏目 17票
  创意管理专栏 9票
  媒体 7票
  Report 7票
  布兰森专栏 6票
  数据过多的文章 3票
  慈善与公益 6票
  漫画 12票
  没有需要删的 5票
  觉得最为有用或有趣的栏目是?
  何飞鹏专栏 11票
  富大人专栏 12票
  十问 9票
  观察者 10票
  深度报道 10票
  Life style话题 5票
  技术 2票
  编读往来中的Q&A 8票
  商业就是这样 6票
  公司人 3票
  你最希望能跟哪位记者或编辑交流,问ta什么?
  苏志强想问伊险峰有没有想过给庞大的用户尤其忠实用户带来些什么?
  RE:他说他已经给用户在办杂志了,还想要些什么呢?
  曹鑫想问富大人发这些调查邮件的心情是怎样的,就是为了完成工作?
  RE:她情绪稳定。是的,就是为了完成工作,顾不上世界和平。
  蒙太奇问主编能客观评价下郎咸平么?
  他算是敢言了,为何还有那么多争议,是哗众取宠还是真有责任感使然?
  RE:主编说他不喜欢郎咸平,等郎先生客观了,他再客观。
  房敏婕想问崔鹏如何走出“专家理财越理财越少”的瓶颈?如何不被基金经理、机构所忽悠?
  RE:崔鹏说不好吧,他都是好运money+的人了。嘱你留意他的新刊。
  谢晟想问李洋你微博照片上旁边那位是你老公么?现在读者能看到的你的专栏一般就是你的原稿呢,还是经过一番“自律”后的?
  RE:李洋说她得看看才能确定。一般都是她原稿,当然领导也要看稿的。领导补充:领导好像也不怎么“自律”。
  H e rac l e s问董晓常压力大不?另外想问全体人员,你们是怎么翻墙的啊?
  RE:董老师说每周都有一次想死。有没有夸张不得而知,不过可以告诉你他确实写过“在线绝食等稿”这样的签名。Tony想跟记者们进行交流,你们如何发现话题并写成文章?
  RE:一般发现当月家用不够的情况下,寻觅话题会相对积极一些。
  朱佳问主编卷首语都是他自己写的吗?
  RE:是他写的,那东西不好找枪手。
  最喜欢的一个封面是?
  日本地震海啸 17票
  苹果的人民币生意 12票
  大公司大战校园 6票
  营销的敌人 11票
  小清新封面 18票
  失意大公司 9票
  腾讯开放前传 6票
  Jobs去世的封面 4票
  最讨厌的一个封面?
  大裁员纸盒子封面 4票
  新三巨头为什么领先 5票
  京沪一撇 6票
  好莱坞下一站 6票
  姚明退役 7票
  SWOT淘宝社交 5票
  SO LONG,PC 4票
  侵入者,绿色封面 3票
  只看内容,弄成白皮也没意见 5票
  最希望增加的内容?
  硅谷最新动态
  华尔街传奇
  银行业的报道
  营销
  设计、有创意的广 告
  更深入的职场话题讨论
  特写
  宏观形势、金融、企业转型方面对各个领域商业模式的探究,不要只局限于互联网,多一些创业的内容吧
  航空业界以及公共服务行业(水电等)的新闻和分析;香港、台湾的商业新闻(以当地的角度)
  增加一周内国内外主要经济政策和事件的概述
  增加一周流(谣)言、评论投资方面的内容
  增加一个韩寒专栏吧
  多一些人物类报道
  本年度你印象最深的一个观点或者文章是?
  硅谷系列 6票
  营销的敌人 5票
  金晶的《观察者》 1票
  李洋的专栏 4票
  周鸿祎讲故事 3票
  顾燕萍写的《可口可乐制造》 2票
  京东疯长 3票
  万科的意义 3票
  金融家的五道口 4票
  基本不会看或者很少看的内容通常来说是什么?
  对话 13票
  职场 7票
  漫画 13票
  市场部策划 6票
  文化资讯 4票
  “环保小贴士” 1票
  环保 3票
  《纽约时报》专栏 7票
  创意专栏 8票
  话题 4票
  公司人 3票
  书籍推荐 2票
  健康 2票
  年度最乏味的十问对象是?
  马拉比、王宝强、李冰冰、岩井俊二
其他文献
看上去,人们并不是喜欢平板电脑,而只是喜欢iPad。起码惠普和RIM会对这一点深有感触,它们各自都在平板电脑市场遇到了挫折。现在它们的阵营里又多了宏碁。  2011年12月23日,台湾《联合报》报道称,宏碁2012年1月将宣布裁撤成立刚9个月的触控事业部。而就在此前几天,宏碁董事长王振堂说,为摆脱2011年的亏损局面,2012年宏碁的运营目标是“简单出发,精兵政策”,由此将会对旗下产品线进行评估,
期刊
在智能机市场上,苹果iOS系统是市场潮流的绝对领导者,而Google的Android平台发展最为迅猛,已经占据了市场份额的头把交椅,但微软并不甘人后,推出了精心打造的Windows Phone 7.5Mango操作系统,到底是“苹果”好吃,还是“机器人”更胜一筹,还是“芒果”口味最佳,就交给消费者来选择吧。
期刊
2011年,我们把创新作为对读者的年度奉献。我们还按照技术、设计、营销、环保、品牌、商业模式和企业的不同类别为您整理了这一年我们报道过的创新者档案。  这一年中印象最深的一个对话,发生在与腾讯一位管理层聊到为什么腾讯总是被诟病缺乏创新的时候。他说,中国的市场太好了。这解释了很多公司为什么缺乏创新动力的问题,也让我第一次意识到,在一个市场本身能带来巨额收益的背景下,要求一个公司具备与全球顶尖的创新企
期刊
过节变成了一种数字游戏,意义在其次,想过就过吧。  过去不久的“圣光棍节”是2011年11月11号,这个日子写出来就觉得不同寻常,比以往的光棍节更多了两根“棍”,所以大家叫它——“神棍节”。往年这个时候我都会吃4根油条以示庆祝,今年就得吃6根。  与时俱进的不只是油条的数量,还有商家的营销方案和你口袋里花出去的钱。在今年这个光棍节档期,电影《失恋33天》在院线上映了一个月之久,票房超过3亿。淘宝的
期刊
一张关于裁员的文件截图,在2011年的冬至日这天让恒大的员工都吓了一跳。  2011年12月21日晚上10点多,在天涯论坛上出现了一篇关于恒大裁员的帖子,且附上了疑似内部文件的Word版截图,之后被转到微博上并迅速传开。  这份名为“关于实施人员优胜劣汰计划的通知”的网传文件截图中显示,恒大将会分三次进行裁员,在12月31日之前裁员8%至10%,到2012月3月1日之前重新整编,预计将比旧有人员缩
期刊
在他看来从事这个行业正是顺应了他的一种职业天分。  从个人爱好角度,樊灵不喜欢逛服装店,对服饰搭配也没有太多心得,但只要给他一件运动服,他几乎能把品牌、成本价、市场价报得八九不离十,甚至还会告诉你这种款式会卖得好不好。  六年前,由于百丽集团运动品牌部正在扩大经销业务,他开始接触阿迪达斯的货品采买工作。除了人们通常理解的,采买就是每一季“跑订货会、看款式、下订单”之外,他的工作职责还包括在平时向各
期刊
2011年5月16日,国内最成功的投资人之一王功权,在国内最具投资价值的互联网项目新浪微博上宣布和喜欢的人私奔。这使他超越了自己所在的VC圈子,成为了一个更为大众化的事件。如今,王功权的新浪微博有超过100万的粉丝,你很难想象那些本应该低调甚至略显神秘的风险投资合伙人会受到如此广泛的关注。即使在风险投资行业更为成熟的美国,VC依然是一个比较小众的圈子。  但对于王功权所在的鼎晖创投的投资人(LP)
期刊
年度十问,我们分为两部分,这里是读者问我们。其中的问题来自于《第一财经周刊》的微博。  小水晶问:  听说你们采编队伍中靓女较多,真的么?帅哥呢?  这要看跟谁比。跟TVB就不能比,跟新闻战线,还可以。帅哥招得特别少,因为招人的都是男的。有时候,劣币驱逐良币,你懂的。  清心寡欲Key问:  在传统媒体业饱受挑战和压迫的时代,纸质媒体的出路究竟在哪?  出路应该就是先把产品做好了吧。  油渣子问:
期刊
《电影促进法》征求意见稿体现了太多政府主导的意味,限制大于促进。  艺术不是装出来的,也不大可能是促进出来的。《电影促进法》,首个针对单一产业的立法即将出台。国务院法制办刚刚对外发布了征求意见稿。这份草案如预料一样引起诸多争议。  它的内容有一些值得称赞的地方,比如,放低了电影产业准入门槛,激励私人企业、个体工商从事电影活动;并且以财税金融制度扶持产业发展,部分电影制作可以享受税收优惠;还专门拟定
期刊
即将过去的一年中,商业还真是不怎么 样。  任何一个对商业事件感兴趣的人都会对今年发生的两个事件感到不安:在未获得董事会正式授权的情况下,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将支付宝的控制权转移至自己控制的一家公司;然后是在美国上市的多家中国概念股陷入造假风波,牵涉其中的甚至有分众传媒这样的有影响力的公司。  这两个事件牵涉其中的都是中国私有经济最优秀的那一个群体:它们一般是靠自己的聪明智慧发现好的机会,有创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