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Takada法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全切除

来源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_f_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改良Takada法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全切除术治疗胰头部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总结分析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及漳州正兴医院实施改良Takada法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全切除术6例的临床资料。

结果

手术时间(281.7±42.6)min,术中出血量(300±187)ml,术后恢复进食时间(3.7±1.6)d,术后住院时间(9±4.3)d。6例均保留十二指肠乳头及Vater壶腹,一期胰管端端吻合原位重建。术后发生并发症2例,胰瘘1例,胆漏1例,经非手术治疗痊愈。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病理为慢性胰腺炎3例,胰腺原发肿瘤3例。术后随访6~17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3个月,均无复发。

结论

改良Takada法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全切除术能清除胰头的病变组织,创伤小,手术安全性高。胰管-胰管端端吻合原位重建,更符合生理。

其他文献
期刊
跌倒的发生严重威胁到老年人的健康甚至生命,应充分认识到老年人跌倒的危害性。通过阐述老年人跌倒风险的评估和筛查手段,帮助临床医生从庞大的老年人群体中快速识别出高风险人群,进而针对具体的危险因素采用多重预防策略,以达到预防跌倒发生的目的。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评价术前外周血中性/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对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 AFP)阴性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术后复发的影响及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3年1月我院68例行手术治疗的AFP阴性HC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随访预后,根据ROC曲线以NL
目的探讨液体平衡状态和心功能变化与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符合脓毒性休克诊断标准的92例围手术期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28 d病死率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之间液体平衡状态、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清B型钠尿肽的水平。结果本组92例脓毒性休克患者中生存44例,死亡48例,病死率为52%。生存组前7d液体总平衡量少于死亡组[(55±9) ml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5年12月35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胰瘘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35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共出现术后胰瘘71例,总发生率为20.2%,其中A级34例(9.7%),B级25例(7.1%),C级12例(3.4%)。B、C级胰瘘患者的术后住院日明显延长。多因素分析显示体重指数(BMI)≥25、术前总胆红素≥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