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来的享受

来源 :心理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yi9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道是“不争是福”,这话一点不错。确实,夫妻俩若三天两头争争吵吵,这还像是一个家吗?然而,这些年来笔者与妻子也有“争”的时候——争干家务活,彼此都想多做一点。当然,此“争”非彼“争”。所谓家务,我想,就是一家人的事务,理当一家人共同分担,真所谓“两个和尚抬水吃”,这就是我与妻子“争”的思想基础和理由。
  既为“争”,第一要勤。不勤,就“争”不到手了。比如,由于工作单位的不同,妻子在下午三点半钟就可以下班,而我则要到五点半钟方可回家。在这两个小时内,妻子已经做好了一应家务,留给我的事情就是张口吃饭。为此,我力“争”吃饭后洗碗这项活,且揽住不放,一揽到底。当然,仅仅洗几只碗也实在太轻松了,算不上分担家务。于是我又从中午入手“争”活干。中午我有两个多小时的休息时间,而妻子则不回家,于是我擦桌子、拖地板、淘米、洗菜……每天忙得不亦乐乎,把能做的家务都做完,剩给妻子的活只是煮饭炒菜。第二要诚。尽管我“争”到了这些家务,但相比之下,家务活仍是妻子干得多。由于我的马虎粗心,洗衣服这项活妻子说什么也不让我干,说我洗不干净。至于打毛衣,我更是一窍不通——连毛线针都不会捏。为此,我每天早上抢先起床,赶到菜场去买菜,心想,这样,总算可以扯平一些。
  买菜的活是被我“争”了过来,但妻子总感到我粗心大意,不会盘算,要挨“宰”。确实,买小菜是一项“心计活”,要十分细心。为了不让妻子把“菜篮子”又“争”回去,我暗暗琢磨买菜的学问,心诚则灵,渐渐地我学会了精打细算,学会了斤斤计较,学会了选择比较,学会了讨价还价……也许妻子在暗暗地观察我的“菜篮子”,我所花的钱与买来的菜渐渐地让妻子感到满意,从而取得了买菜的“合格证书”。
  有人说,做家务很苦很累很烦很讨厌,更有不少家庭夫妻俩推来推去谁也不愿做家务,多做家务。为了家务事撕破脸,甚至闹得家庭破裂的也时有所见所闻。然而,我在“争”做家务的实践中,则体会到做家务其实很快乐很有趣很轻松很潇洒,简直是一种休闲,一种享受。当然,这是在你出于真心真意“争”做家务时才有这种感受,若不情愿做,则是无此体会的。
其他文献
我的岳父母退休之后,就过上了“保姆”式的生活,先是把小孙子带养到三岁,等上了幼儿园后还得帮助接送;小孙子上学了,接着带小外孙女,这一带又是两年半。我和爱人看到老人年事已高,老岳父的血压偏高,老岳母的糖尿病也较重,俩人一合计,于今年3月把孩子送幼儿园了。刚开始,老人不太愿意,生怕孩子到幼儿园不适应,老岳母在感情上割舍不下,还偷偷地哭了好几回。  自女儿上幼儿园后,年近古稀的老人终于可以轻松自在地颐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