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恩诗歌《跳蚤》中的张力实践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dianjusdy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张力”是新批评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运用张力论来分析文学作品,能促使读者从辩证的角度发现文本中的矛盾和谐之美。本文选取邓恩的名诗《跳蚤》,试图运用张力理论,从意象、主题两方面来分析诗歌体现出来的张力美。
  关键词:《跳蚤》;张力;意象;主题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8-0-01
  1.引言
  “张力”一词作为一个文学术语,最早是由英美新批评代表人物艾伦·退特(Allen Tate)提出。在《论诗的张力》(1938)一文中,退特指出:张力是许多好诗所具有的共同特点或单一性质,它与诗歌语言的内涵和外延密切相关。内涵是指词的字典意义、概念意义,而外延则指词的联想意义、暗示意义。在退特看来,一首饱含张力的诗歌应拥有明确的外延意义和丰富的内涵意义。退特的张力说强调诗歌内部的辩证关系,这与新批评的本体论思想不谋而合,因此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梵·奥康纳(Van O’Connor)将张力拓展为诗歌内部矛盾对立统一现象的总称,而克里恩斯·布鲁克斯(Cleanth Brooks)又将张力概念延伸为一种诗歌批评理论。张力论侧重于对诗歌文本的内部研究,旨在把握文本中各种对立因素之间的和谐关系,成为新批评评论诗歌的标准。
  十七世纪英国玄学派诗人约翰·邓恩(John Donne)的诗歌是新批评派最为津津乐道的,其诗歌中所特有的玄学派的奇思妙喻常常让评论家们赞不绝口。本文选取邓恩的名诗《跳蚤》,通过运用张力理论,试图从意象、主题两方面来分析诗歌体现出来的张力美。
  2.意象上的张力美
  《跳蚤》(The Flea)一诗主要围绕着跳蚤这个意象展开叙述。根据现代汉语大词典的释义,跳蚤是一种昆虫,“吸血液,是传染鼠疫,斑疹伤寒等病的媒介。”可见,跳蚤是一种肮脏且危险的生物,其外延意义总是令人不悦的。但是,诗人将跳蚤描写地活灵活现,并将它视为爱情的媒介,比如,“它先叮我,现在又咬你,/我们的血液在它体内溶和”(Donne, 1994)。诗人正在为求爱的失败感到沮丧,而此刻的跳蚤却为他和情人提供了一个肉体结合的机会,因此诗人十分感激它,并进而把它比作“我们的婚床,婚姻的殿堂”以便为跳蚤的生命求情。跳蚤在此被赋予了爱情的含义,以及神圣的婚姻之名,具有美好的内涵意义。诗人将人人厌恶的跳蚤与人人赞颂的爱情相提并论可谓是荒谬之至,然而仔细一想,在功利的驱使下,爱情不免变得世俗。因此,在跳蚤外延与内涵的强烈冲突之下,还隐藏着统一的可能性,从而使这一意象产生了对立统一的张力美。
  3.主题上的张力美
  《跳蚤》这首诗蕴含着多重的主题,这些主题通过对跳蚤这一意象的“复义”解读得以体现。“复义”由威廉·燕卜荪(William Empson)的“含混”发展而来,指的是“任何语义上的差别,无论多么细微,只要它使一句话有可能引起不同的反应。”(燕卜荪,1930)诗中的跳蚤就是一个含混的意象,在对它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诗歌主题的多样化特点。首先,跳蚤可以被视为诗人引导情人接受其爱情的武器。诗人告诉情人“接受我的爱,/你的名誉不会有丝毫损失,/就像跳蚤之死不会让你的生命有所损失。”(Donne,1994)通过这样的比喻,诗人试图劝诫情人及时行乐,享受爱情的甜蜜。邓恩利用跳蚤这个意象,表达了精神与肉体和谐统一的愿望,揭示了诗歌中关爱人性的主题。其次,跳蚤也可以看作是诗人压迫情人的工具。诗人向情人求爱无果,于是借用跳蚤表明两人事实上已经结合,所以情人再多的拒绝也无济于事。整首诗充斥着诗人大男子主义的言语,而女子却一直处于沉默的状态,这种沉默反映出男性对女性的压迫,从而使诗歌带有一种渴望女性解放的主题意味。邓恩一方面倡导女性解放性欲,一方面又鼓励女性积极反抗,在这一张一弛中体现出诗歌主题矛盾和谐的张力美。
  4.结语
  新批评的“张力论”为文学作品分析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它将人们对文学作品的关注焦点引向了诗歌的内部,并且试图从中发现各个矛盾因素之间的和谐统一。邓恩的诗歌《跳蚤》从意象和主题上完美地展现了新批评的“张力论”,这种张力的实践赋予了诗歌丰富的联想意义,激发了读者无穷的想象力,同时也增添了诗歌自身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李正栓. 邓恩诗歌研究[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1.
  [2]赵毅衡. “新批评”文集[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
  [3]谢梅. 西方文论中的“张力”研究[J]. 当代文坛(第2期), 2006: p.36-38.
  [4]赵烨,李正栓. 邓恩诗歌中张力实践与新批评张力理论关联性研究[J]. 外语研究(第3期) 2014: p.102-106.
其他文献
目的:测定由多种中药制成的药酒喷剂-皮乐仕牌皮肤抗菌喷剂的有效成分含量及其乙醇含量,建立其质量评价方法。观察该制剂对新西兰兔和豚鼠的毒性反应,从而评价其安全性。研究
前些年企业效益好,逢年过节,厂领导给职工搞点福利是司空见惯的事。但是,有一年端午节,我耳闻目睹了一次单位分鸡,至今难忘。 当时我在一大企业的学校工作。那年正值骄阳似
摘 要:西方妇女解放运动在历史上的影响不只体现在社会学领域,更在文学创作中得到呼应。而在门罗的众多写作主题中,女性形象、女性命运始终是对其研究中难以绕过的主题。将二者相互对照来比较分析,将小说创作放之于更广阔的历史空间内进行考察,为解读门罗小说提供了新鲜角度。  关键词:妇女解放运动;门罗;女性主题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
摘 要:成长小说是德国文学的重要传统,《铁皮鼓》作为德国作家君特·格拉斯最负盛名的作品可视作对其的戏拟、反讽与有力反拨。本文将在反成长小说的视野下对《铁皮鼓》进行解读。  关键词:《铁皮鼓》;成长小说;反成长;人物谱系  作者简介:王颖茹,汉族,1991年1月出生,江苏徐州人,南京师范大学2013级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
俄裔美国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1899-1977,Vladimir Nabokov),是20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纳博科夫自1919年从俄国移民之后就再未回到俄国。但是俄国文学史上的第二个高峰白银
摘 要:美籍华裔作家的成名作《喜福会》由麻将聚会开始,四个女人轮流做东,聚会,讲述着各自的故事。作品中的美食,挑动着我们的味蕾,独特的中国饮食文化吸引西方读者。食物串起一个个故事,联系着母女情感,连接着过去和现在,融合了东方和西方。  关键词:喜福会;饮食文化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8-0-01  一、麻将会里的中国美食 
本刊讯连日来,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机关和直属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采取多种形式,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根据机关党委的统一部署,机关和直属事业单位各党支部有计划、有步骤
摘 要:细细品读《十日谈》,就仿佛在欣赏一幅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市民生活的“清明上河图”,散发着浓郁市民生活气息。这部作品的主旨在抨击禁欲主义,歌颂爱情,肯定人的自然欲望,其素材不仅仅来源于意大利的城镇社会,连中世纪的传说乃至东方文学中的某些故事都成为薄伽丘编织故事的素材凭据,故事中的人物几乎包括了当时社会的各行各业人士,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搬演了一幕幕或喜或悲、妙趣横生的话剧。《十日谈》中十分坦率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在广西,80 %的玉米种植于山坡地,常规耕作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本试验在坡度为17°、年降雨量为12 0 0~15 0 0 m m的生态条件下,分别采用克无踪处理免耕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度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课题项目成果(编号:2016lslktziwx-14)。  摘 要:《紫颜色》是爱丽丝·沃克的代表作,通过对女性意象和男性暴力的描写来揭示女性在男权社会中所遭受到的伤害,从而表达出强烈的女性主义思想。本文主要对小说《紫颜色》中女性主义思想的表现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帮助读者加深对小说思想的理解。  关键词:爱丽丝·沃克;紫颜色;女性主义;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