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PLC技术的应用研究

来源 :中国电气工程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zzling6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PLC技术的应用,具有通用性强、可靠性高等优良特性,可切实推动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中,PLC技术的应用,可切实提升该系统运行效率,并增强该系统的灵活性及智能化水平。同时,对于该系统而言,随着PLC技术的应用,其维护程序将不断简化,其基本成本将显著降低。
  关键字:PLC技术;I/O模块;电气控制;顺序控制;开关控制
  1PLC的工作原理
  1.1基本结构
  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基本结构,由宏单元、可编程连线、输入输出块(I/O控制块)三部分构成。宏单元是PLC技术的基本模块,相当于CPU,实现控制器最基本的逻辑功能。可编程连线在宏单元之间发挥信息传递的功能。I/O控制块负责输入输出的电气特性控制。
  1.2工作方式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工作方式,一般有两种工作状态。在运行状态时,控制器通过不断地执行程序来实现需要的功能,直至到停止状态。其工作过程分为四个阶段:(1)内部处理阶段:主要进行可编程序控制器的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内部硬件功能和运行正常与否,同时,能够将监控定时器复位。(2)通信服务阶段:控制器需要与其它智能装置进行互相通信,以便对编程器键入的命令进行响应,同时,更新其显(3)输入输出处理阶段:控制器把所有外部输入电路的接通断状态读入输入映像寄存器。(4)程序执行阶段:输入映像寄存器的状态一般不会随外部输入信号的改变而发生改变,因此,当输入信号变化时,新的状态只能在下一个扫描周期的输入处理阶段被读入。
  2电气自动控制系统中PLC的设计分析
  在电气自动控制系统设计当中,PLC的设计一般分析分为三个步骤。
  2.1控制任务的合理评估
  在进行电气自动控制系统设计时,首先需要对系统的控制任务进行合理评估,明确控制对象的电气设备是否能够通过PLC控制系统进行自动化,同时,明确实际运行需求,以掌握所需要的PLC系统的各个性能参数等,为后续工作做支撑。
  2.2PLC系统的选型
  PLC系统是整个电气自动化设备中最核心最关键的部位,合理的选型能让所涉及的电气系统更加科学有效。其选型主要考虑以下几点:a.开关量的输入点数与输入电压;b.开关量的输出点数与输出功率;c.模拟量的输入输出点数;d现场对PLC的速度响应要求;e.内存大小;f.其他特殊控制要求。
  2.3操纵程序的编制
  在完成硬件部分的工作之后,就需要依据PLC系统和所实现的控制功能进行软件部分程序的设计,本文拟以西门子的PLC设备为例,西门子PLC设备提供的编程语言有三种:梯形图:是PLC的第一编程语言,是目前较为广泛使用的编程语言。指令表编程语言:操作功能可借助助记符来表示,从而实现对控制系统的编程。顺序功能流程图:通过功能图来实现顺序控制过程。
  3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PLC技术应用特点
  3.1PLC通用性强
  在PLC技术应用中,该技术的通用性,体现于装置设备齐全,对于不同的控制对象,可满足多样化的要求。在PLC技术应用中,无论是人与机器的配合,还是通讯设备的性能,均可有力支持诸多控制工作的开展,并切实保证控制可行性及操作便捷性。对于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而言,PLC技术所具备的通用性,可切实提升控制效率。同时,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PLC技术可与其它设备合理契合,进而达成控制要求。
  3.2PLC可靠性高
  在传统的接触器控制系统中,PLC技术可发挥重要作用。对于该系统而言,PLC技术的应用,可省去大量的硬接点。由此,在PLC技术应用期间,该系统的故障发生率将显著降低。同时,对于PLC系统工程而言,可大幅提升该系统的抗干扰能力,进而发掘该系统的实际应用价值。相较于其它技术,PLC技术的应用,具有可靠性高、可参考性高等特性。探析PLC技术的应用优势,应包括运行速度快、智能化程度高、集成密度大、网络分布广等,可切实满足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需求。
  3.3PLC便捷性好
  在PLC技术应用中,可切实减少工作量,致力于提升工作效率。同时,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PLC技术可发挥自我诊断功能,可在一定时间段内,高效分析及检测系统故障。如此,在该系统维修工作中,PLC技术的应用,就可提供技术及数据支持,切实保证该系统的正常运行。在PLC控制技术研究中,对于该系统整体便捷性技术,相关人员应加强研究力度。例如,在实际生产环境中,针对高温、高压、电磁干扰等问题,应切实提升该系统整体的便捷性,使PLC技术得到高效应用。
  4PLC技术的电气自动化控制应用分析
  4.1顺序控制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利用PLC技术,可构建顺序控制器,致力于降低企业成本。例如,在火力发电及其它发电领域,利用PLC技术及控制顺序技术,可有力促进除灰工作。在电力生产中,对于电气工程自控化控制而言,除灰效率直接关系该系统运行质量。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探析PLC技术的重要性,就在于该技术的应用,可切實降低企业劳动力成本。在电力生产中,对于技术人员而言,利用程序控制手段,就可达成生产控制目标,进而大幅减少企业劳动力数量,并切实提升生产运行效率。目前,在诸多行业领域,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技术水平显著提升,而PLC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4.2开关控制
  在传统电气控制系统中,探析该系统的主要载体,即为电磁性电器。然而,在该系统实际运行中,电磁性继电器往往会出现故障,使电力系统的运行能力不断降低。在开关量控制中,作为PLC技术的载体,诸多电器装置的应用,可切实保证电气自动化控制的安全性。同时,对于其它电器装置而言,PLC技术的应用,可切实保证各类电器的功能齐全特性。如此,在电力系统设备运行中,对于电气二次设备接线过程,利用PLC技术,可大幅降低系统故障。同时,在辅助开关层面,相应数量将显著减少,对于多个断路运行信号而言,可实现集中控制。例如,在火力发电系统中,利用PLC技术,可优化电气自动化系统,对于技术人员而言,可依据该系统运行状况,采用科学的调整手段,切实提升整体系统的数据处理能力,并保证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稳定运行。
  4.3网络控制技术
  在网络控制系统中,利用神经网络控制性能,可大幅减少及定位时间,并有效监控非初始速度变化。在神经网络控制中,基于控制结构的多样性及复杂性,可发挥正向及反向学习计算。在网络控制系统中,依据电气参数,可合理控制及计算速度,并充分发挥信号处理及模式识别功能。如此,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非线性一致估计可发挥重要作用。无论是网络控制系统,还是神经网络技术,均具备较强的复杂性及一致性,相关操控手段的应用,应配备专业化技术人员。在网络控制技术应用中,对于企业而言,应积极组织专业知识及技术培训,致力于增强技术人员专业能力,进而保障该技术的高效实施。
  5结束语
  综上所述,PLC技术可靠性高、抗干扰强,与传统机械式控制器件相比,优势明显,不但能够实现电气控制系统的稳定性要求,提高了控制系统的反应速度,同时,提升了工业的自动化水平。
  参考文献

[1] 张海东.弯管机电气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西安工业大学,2014.

[2]于秀娜.PLC电气控制系统在组合机床中的应用探究[J].民营科技,2014(12):21.

其他文献
摘要:近些年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大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促使社会用电量持续快速增长。面对这种情况,各大电力企业不断扩大电网规模,各种电力项目相继投入建设与使用中。其中电力配网与电力用户直接相连,如果电力配网不能可靠运行,将会直接影响到对电力用户的供电质量。因此,电力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影响配网运行可靠性因素的防范工作。  关键词:电力配网;运行;可靠性;影响  一、电力配网运行可靠性的主要影
期刊
摘要: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电力行业对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人们对电能需求量的增大,我国的电缆网络的规模越来越大,10kV配网作为城市中主要输送电能的方式规模也越来越大,为了保障电力电缆能够正常的运行,就要对电缆进行有效的管理。本文对10kV的配网电力电缆运行的有关管理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电力电缆;10kV配网;运行;有效管理模式  引言  对电力电缆进行有效的管
期刊
摘要:随着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愈加完善,给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使得电网运行管理难度增大。为了能够有效的应对日益规模化以及扩大化的电力行业的发展需要,人们将目光转向智能化的电网输变电设备以及构建大数据状态检修体系中,通过构建电网输变电设备智能化以及状态检修体系不仅能够有效的提升我国输变电设备的整体利用率,还能够建立安全、清洁以及稳定的能源供应机制。  关键词:电网输变电;设备智能化;状态检
期刊
摘要:分散式的电采暖负荷是一种典型的热储能设备,功率较大,电能产出的热量具有滞后性和存储性,现有运行方式单一且仅针对单个设备,无法实现区域范围内电采暖负荷的协同优化。针对上述问题,文中首先提出了智能电暖网络的概念、架构以及衡量该网络运行效果的优化指标。其次,提出了智能电暖网络的确定性优化运行模型,该模型首先在保证最大功率限制的約束下,求解可达到的最大舒适度; 再将最大的舒适度作为约束,寻求使运行电
期刊
摘要:现阶段要利用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術等,构建其配网自动化及运行管理系统,集成配电网实时信息、离线信息、用户信息和电网结构参数等,使配网可正常运行,在发生故障的情况下通过监测和保护,做好运行管理工作。  关键词:城市配网;自动化功能;发展阶段;管理模式  引言  在城市建设发展中,城市配网自动化水平在不断提升,实现其自动化整体发展,可以使信息存贮和流通、运行维护更加便利。本文主要分析
期刊
摘要:现阶段,我国电力行业历经长期经验积累,对不停电作业“人员、装备、管理”三大核心,合理、有效、科学推行不停电作业“五化”管理模式。一是加强不停电作业人员培养,努力提升不停电作业人员技术水平,以人员专业化为不停电作业开展的基础,以行为军事化为不停电作业队伍素质提升的核心。二是重视作业工器具管理和研发,以装备机械化为不停电作业品质提升的重要手段,以工器具管理智能化为不停电作业安全的保障。三是强化作
期刊
摘要:对电力配网工程而言,工程施工技术地位极为重要,它对安全的电网运行工作有着重要意义。采用不同的施工技术对供电的安全状态和电力的输送状态都会有不同的影响,而在实际的电力配网工程施工中管理好工程施工技术就成为一个保障电力事业稳定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就结合10KV配电网工程施工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讨论,以提供有效的施工方式进而提升其施工质量。  关键词:10KV电力配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期刊
摘要: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发展,电力供应对于人们来说越来越重要,因此保障配电网线路设备的安全可靠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在我们供电的同时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最为明显的是大自然对我们供电工作的影响。雷电就是其中不可避免的原因之一。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对配电网线路设备的防雷保护工作一直是重中之重,由于配电网线路设备很容易遭受雷击从而造成配电网雷击事故,长期以来雷击引起的停电事故频繁发生,导致了很大
期刊
摘要:近年来,国家电力相关部门越来越注重电力线损率这项指标,因为这项指标,它直接明确地反映出我国电网的运行效率,甚至直接显示出电网在设计时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这项指标进行严格分析,可以使我国的电力工作得到优化与改善。本文研究的重点就在于找出造成电力线损的具体原因,并且针对性的给出降损措施,希望以此来达到更高的利用率,推动电力行业向前进步。  关键词:电力线损;降损措施;发展  引言  电力系统的复杂
期刊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整体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电力行业也随之得到了飞跃性的提升。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的增加,这就使电力工程的质量问题以及安全问题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同时,由于我国的电能需求量越来越高,为保证电能的高效利用,电力相关企业也必须要对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以及质量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在实际工程施工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手段来将安全管理以及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