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连接词比较英汉逻辑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yuehq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连词是语篇中连接词、短语、句子以及段落的词。受不同文化及思维模式的影响,英汉连词有很多方面存在着异同。英语中的连词直接,而汉语中的连词隐晦。因此,英汉连词在出现频率、形态结构、所在位置以及语义功能等方面都存在异同之处。通过对比英汉语篇连接方式的异同,可以从一个侧面发现以英汉为母语的人在思维模式以及说话写作模式方面的异同,从而对学习英语的中国学生产生影响,培养他们用英语思维学习英语的能力。
  关键词:比较;连词;逻辑
  中图分类号:H31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6-0126-03
  一、引言
  1.逻辑模式和语言习得。语言习得的过程和结果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在众多因素中,逻辑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逻辑是语言的灵魂,语言是逻辑的载体,它们相互影响,不可分离。没有逻辑,语言就不具有功能多样性的特点。由于文化差异,英国人和中国人形成了他们自己的思维模式,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在语言方面。思维模式是一个与哲学密切相关的非常复杂抽象的概念。英国人更加崇尚个人主义,常常受其影响,将认定的目标划分为许多小目标。然而,中国人喜欢整体美,常常将世界看做一个整体。语言能够明确地反映出思维模式,因此,英语以主从结构为主,而汉语以并列结构为主。不同的思维模式形成不同的语言思维和口语。例如,英语是一门从属结构的语言,而汉语是一门并列结构的语言。所以,它们的思维方式就可能不同。不同的思维模式可能导致一些误解。因此,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学习者应该通过掌握英文逻辑模式来学习英语。
  2.逻辑模式和关联词使用。思维模式对语言的影响,尤其是从属与并列关系,从关联词的使用中能够清楚地看出。英语更有逻辑、更有规律,并且英语喜欢使用连词、介词和其他连接方式来形成词组和单词之间的联系,而中文没有对客观事物的逻辑描述关注太多,从而导致了句子结构松散和连词使用较少,包括其他连接词的使用亦是如此。有关英语和中文连词的研究不仅对理解领会连词的正确用法有帮助,而且为我们理解句子间语义联系和逻辑整合提供帮助。从英文和中文连词的比较中,我们可以发现不同人的逻辑模式、说话特点、书写习惯的不同。
  二、英语与汉语的不同逻辑模式
  1.形合和意合。相比汉语,英语中的连接有更为明显的结构意义,这充分反映了英语的形合和汉语的意合的不同。连接也是形合和意合之间转换的关键。所谓形合指的是一个句子的组成部分是由明确的连接而组合在一起,例如,介词、相对代词、连词、词缀等等。意合的意思是组成句子的成分被放置在明确的顺序上,从而证明它们之间的关系没有任何的联系。所以,语法结构有一些宽松,但更加简明和富有表现力。Halliday(1994:218)認为“形合是从属成分和主要之间的关系。与此相对立的就是意合,即两个相似的成分并列关系,一个开始另一个继续进行。”Halliday解释形合和意合就像是主从结构和平行结构,它们只有在讨论形合和意合的时候才表现出来。
  2.英语的形合与汉语的意合。国内外的语言学家和研究者已经达成了共识:英语是形合的,汉语是意合的。例如:“Shortly after receiving the news of Mussolini’s death,Hitler began to make the final preparation for his. He had his favorite Alsatian dog poisoned and two other dogs in the household shot. Then he called in his two remaining women secretaries and handed them capsules of poison to use if they wished to when the advancing Russian broke in.”在上述的段落中,有一部分是代表词性的,如“-ly”,“-ation”,“-th”,代表复数的“-s”代表时态的“-ed”,非限定动词的“to”,“-ing”和“-ed”。“of”,“in”这样的词是用来组合两个名词性短语的,“and”连接两个协调谓语;“if”和“when”这样的连词标志着从句。英语的形合通过这些有条理的成分展示出来,如果没有这些,上述的段落就无法形成。然而,中国的语言有一种不同的语言组织方式。根据刘协所说,一个中文句子的组成是以汉字的融合为基础的。积字成句,积句成章。(肖黎明,1998)例如:“校长召开大会,动员全体教师教育好学生遵守一切规章制度”“The school master held a meeting,demanding that all the teachers should guide their students to follow the school’s disciplines.”在语序至关重要的中文句子中,没有一个单独的明显的成分显示词语和短语之间的关系。当同英语译文相比较的时候,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英语的形合与汉语的意合之间的对比关系。
  三、中英文连词的比较
  连词是英文主从结构和中文并列关系的重要表现之一。当我们从文本层次来谈论连词,它主要指句子之间的连接元素。Halliday和Hasan(1976:226)说:“连接元素的结合力并不体现在他们本身,而是间接地体现于他们具有特定的意义的特质,他们不是联系到上下文的首要手段,但是他们表达了能够预先假定在语段中其他元素的出现的特定意义。”贯穿关系可以通过连接元素观察到。(胡壮麟,1994:92)。英文和中文连词在使用频率、词法结构、句中位置和他们的语义功能上有很多不同点和相似点。通过中英文连词的比较,我们可以对两种语言的关系和两个国家的逻辑格式和思维模式得到一个更好地理解。   1.连词的使用频率。连词在英语和汉语中的使用频率是不一样的。英语喜欢在日常口语和写作中使用连词,而在汉语句子中,连词经常可以省略甚至根本不需要。例如,你不去,他们会生气的。虽然在中文的这一句话中没有连词“如果”,但是我们从两句话中可以看出前面一句是后面一句的条件句。但在英语中,在句子中需要使用连词以保证一个句子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任何一个精通英语的人都可能会发现,相较于中文,连词在英语的使用中出现得更频繁。在英文句子,从句间通常由连词连接,而汉语句子有时并不需要连词连接。下面是两个例子。“他做完他的功课后,洗了个澡,然后上床睡觉。”“After he finished his homework,he had a bath and then went to bed.”为什么两种语言在连词的使用上如此不同?原因是,如前所论,这两种语言在语义连接方面是不同的。中国思想的特点是集成的、主观的和内向的,而英语思维模式是理性的、主观的、外向的。因此,这将导致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中国重视内部关系、牵连关系和模糊关系,而英语强调正式连接。Halliday提到:“因为英语和汉语在文化和逻辑模式的差异,英语和汉语的组合是完全不同的,尤其在连词的省略和替代方面,英语是一门形合的语言,而汉语是意合语言。英语句子更加紧凑和密不可分,但在意义表达上,汉语不在英文之下,并不会给使用汉语作为母语的人带来误会。另外,相对而言,两种语言的连接成分的不同就体现在连词使用频率的高低。具体说来,以英语为母语喜欢使用连词来连接句子以使句子简明扼要.然而中国人更注意句子的表意,所以,连词的使用频率很低甚至不用连词。”
  2.语法结构。作为结构词语,英语的连词具有更明显的结构性意义。英语和汉语属于不同的语言系统,有自己的语法表达方式。从语法来看,我们可以在英语和汉语中找到一些相对应的连词,例如if(如果),although(虽然)等。英语和中文连词都包含单用连词和成对连词,但他们在两种语言中的比例是不同的。在英语中,单用连词的数量大于成对连词,而在汉语中,单用连词和成对连词的数量持平。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为了表达某种意义,讲英语的人喜欢用单用连词来表达他们的感情,而中国选择使用成对连词。下面是两个例子:“Though he is young,he knows a lot of things.”“He is young,but he knows a lot of things.”(“虽然他年龄小,但他知道很多事情。”)在上面的例子中,英语中的“though”的意思和“but”分别等同于汉语中的“虽然”和“但是”的意思,他们都表示含义的转变,通常被视为转折连词。但在英语,连接词,如“though”,和“but”只能单独使用,不能同时使用。相反,在汉语中,“虽然”和“但是”可以被单独使用或同时使用。有许多例子来证明这一点,如在汉语中“因为……所以……”,“如果……就……”是同时使用的。另一方面,英语中成对的连接词经常被用来连接,例如“both—and”,”not—but”等链接词或短语。有少量的连词用来连接例如“no sooner—than”和“hardly—than”一类的子句。然而中文里大多数成对的连词被用来和例如“不但……而且”,“要么……要么……”,“一……就……”一类的子句。例如,“他一来我就走。”
  3.连词的位置。在英语里,单用连接词经常位于句首,两个成对的连接词经常放在需要连在一起的成分前面。对于一些成对的连接词,一个可能被用于句首,另一个可能位于句中。还有一些成对的连接词所有的词都被置于句中。例如,“They neither use violence nor suggest others use it.”“Whether we help him or not,he will succeed.”英语中一些从属连词的位置比较固定。只有涉及例如“hardly/scarcely...when”的从属连词会和主句有联系。例如,“Hardly had I seen the lightening when I heard a loud thundering.”在中文里,大量单用连词位于第二个子句的句首,少量位于第一个子句的开头。成对连接词的第一个连接词经常位于第一个子句的前面或后面,第二个连接词经常位于第二个子句的前面或后面。例如,“大家决心完成这些艰巨的任务,而且有完成这些艰巨任务的办法。”“只有春天到来,生活里才开满鲜花。”并列连词的位置有两种意义,一个重要的意义是并列连词和连接部分之间的关系。例如:①学习理论和调查研究都很重要。②She is both pretty and intelligent。③这两个月我可有体会了,筋疲力尽不说,主要是提心吊胆。第一個句子中的“和”和第二个句子中的“both...and”都是前置的连接词,然而第三个句子中的“不说”是后置的连接词。英语中所有的并列连词都是前置连接词,中文里的并列连词除了“不说”都是前置连接词。这是两种语言的相似之处。在现代汉语里,主句经常放在前,而次句在后。汉语里有些从属连词只能用在从句中,而一些其他的只能用在主句中。
  4.语义功能。在英语和中文中,连词不仅有连接作用,而且有语义功能,那就是说,连词可以在不同的语义单元间构建各种各样的联系。连词可根据它所表达的语义联系再细分。在英语中,连词可被分为并列连词和从属连词。并列连词用来连接两个分句,而从属连词像桥梁一样起着连接主句和从句的作用。从属连词又可被分为时间连词、地点连词、原因和结果连词、条件连词以及比较连词等等。在中文中,“联合连词”等同于英语中的并列连词,而“偏正连词”类似于从属连词。当一个人想要表达一种意思,他可以用不同的连词。但是毋庸置疑,不同的连词所表达的意思会有小小的不同。在英语中,because,so和for都可以用来进行原因状语修饰来表达主从句之间的因果关系,但是我们不可以忽略它们表达的语义间的微小差别。“Because”强调事件发生的原因,“as”表明原因和结果同样重要,而“for”强调事件的结果更重要。例如,“He will not go to school,because he is ill today.”“He will not go to school,as he is ill today.”“He will not go to school,for he is ill today.”在中文中,“所以”、“因此”和“因而”都可以用来表示因果关系,但是它们所表达的语义还是有一点细微的差别。“所以”表明结果,“因此”意思是“so...”,“因而”暗示事件间有一些持续的联系。例如:“白天刚下过雨,所以地面很湿。”“知识的海洋是无穷无尽的,因此,学习是无止尽的。”“今天进城要办的事情很多,因而一清早他就出门了。”通过对比,我们发现英语和中文连词的语义功能从根本上是相同的,这表明英语和中文连词有一些语义联系上的相似点,这也是人类在语言上有着类似逻辑模式的表现,同时,是这些全面的特性使得世界交流成为可能。除此之外,两种语言连词使用间有许多区别,所以在语言的习得中,我们不仅应该学习语言本身,还要注重英语国家的思维方式。   四、第一语言对形成第二语言思考模式的影响
  人们普遍认为第一语言对学习第二语言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可以被分为两种:一种是积极的影响,而另一种就是所谓的负迁移。母语对第二语言习得进程的影响是普遍的。大部分语言学家对第二语言的研究充分证明了学习者的学习进程取决于第一语言的思考模式;80%的学生使用第一语言思考模式和母语的结构去写或读英文,他们当中有一些人甚至先用他们的母语写文章,再把它们翻译成英文。那么究竟母语习惯对学习第二语言有什么影响?行为理论认为,当第一语言的习惯和习俗与第二语言相似时,第一语言对习得第二语言的影响就像是催化剂,它将有利于第二语言的习得。另一方面,当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十分不同时,第一语言对第二语言习得将会产生抑制作用,这种影响不利于第二语言的习得。普遍的看法是第一语言思考模式阻碍第二语言的习得。对比分析理论认为,外语学习的主要障碍是母语的干扰。通过比较两种语言,语言学家将可能预测学习者的困难。学习一门外语的过程就是克服母语干扰的过程。根据心理学理论,人类总是尝试利用已有的认知结构去理解新事物,利用先前的经验和知识结构去解决问题。在外语学习中,当两种语言产生冲突时,母语干扰的消极影响就会表现得相当明显。母语对第二语言学习进程的影响已被人们广泛接受。这章内容主要是探讨英语与汉语不同思考模式对连词使用的影响。当今中国,越来越多的人跟随学习英语的浪潮,但是他们之中没有一人可以像本地人一样熟练地使用英语,究其原因表明,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他们被中国惯性思维模式影响,其中连词的使用方面相当明显。中国的学习者总会被他们在英文中可能不正确的连词结构的文体规则引导,这时常被称为母语的消极转变,这种转变不利于中国学习者习得第二语言。
  通过中英文语言和他们的思维模式的对比,我们可能看到他们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来源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他们思维方式的不同点对他们自己的语言影响很大。从另一方面来说,语言也反映并影响了他们的思维模式。所以,为了学好英语并更好地掌握两种语言,需要深入的学习思维模式。在我看来,从思维模式的层次来学习语言会使学习者大大受益。当然,思维模式属于哲学范畴。所以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深入学习会需要很长的时间和很多的努力。
  参考文献:
  [1]Halliday,M. A. K.
其他文献
本文报道了液相法合成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RH)的改进方法,Z-pGlu-ONB与His-OK反应得到z-pGlu-His-OH结晶,此结晶在HONB/DCC存在下与His-Pro-NH_2偶合得Z-pGlu-His-Pro-NH_2
在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中,有关鲁迅的启蒙主义、革命文学的成败得失等问题,一直是十分引人注目的话题。本访谈约请研究鲁迅和革命文学的著名专家支克坚先生,围绕其学术经历,就
为了提高我国煤层抽采效率低、利用率不高以及人工劳动强度大、人工成本高的情况,研究了一套能远程监控煤层气开采的智能装备。该装置能远程监控瓦斯抽采浓度与流量变化,并且
期刊
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是目前制约中小企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本文从企业自身和企业的外部环境两个方面分析了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主要障碍,提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几点对
囊虫病的免疫学诊断进展和展望首都医科大学寄生虫学教研室张帆由猪带绦虫幼虫──囊尾蚴引起的囊尾蚴病又称囊虫病,对人的危害很大,尤以脑囊虫病为甚。由于囊虫病特别是脑囊虫
在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的背景下,企业竞争日趋激烈,中国企业在竞争中要保持长久竞争优势,只有构建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因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保持长久竞争优势和保持百年不
近代中国制度史研究,相对而言,学界比较重视国家层面的法规制度和微观层面的企业制度,行业组织及业规的研究仍较为薄弱。行业制度(包括行业组织和行业规约)不如国家法规、经济
<正> 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是在近10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由于其安全、无创及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领域中的应用逐渐广泛。1 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观察心率、
胶乳制品指以胶乳(天然橡胶微粒的水分散体)为原材料的加工产品,如手术用手套、检查手套、工农业防护手套、避孕套、气球、胶管等,已逾4000种。1979年Nuter首次报道乳胶手套引起接触性荨麻疹[1],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