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红险“一险独大”的原因及政策建议

来源 :财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tv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当前经济不景气,进入“三期”叠加的窗口期,经济下行压力大。房地产投资渠道受到重挫,而且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人们逐渐寻找新的投资理财渠道。因此,随着保险业的快速发展、保险产品的不断创新,分红险受到青睐。本文首先分析分红险“一险独大”的原因,其次阐释分红险“一险独大”的负面影响,最后提出改善分红险“一险独大”的政策建议。
  分红险 一险独大 政策
  分红险“一险独大”的原因
  (1)稳定的收益率,抗通胀
  分红保险既有一定的保底收益,还可以获得一定的分红,投保人可以获得一定的收益。在巨大的通胀压力下,人们纷纷寻求资产保值的投资方式。随息而动的分红险既能分享加息带来的收益,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抵御通胀,自然成为不少消费者理想的选择。受国际金融危机以及资本市场震荡低迷的影响,股票、基金、投连险等理财产品逐步呈现出降温的市场态势,兼具保障功能和稳健收益的分红险,再次受到人们的青睐。
  (2)传统寿险费率僵化
  1999年 ,保监会文件《关于调整寿险保单预定利息率的紧急通知》中规定:寿险保单预定利率不能超过同期银行利率的2.5%,而且不能附加利差返还条款。预定利率的管制降低了利差损产生的概率,但传统寿险产品的价格相应也被约束起來了,使传统寿险产品保单的价格提高,需求大大降低。因此,便促进了新型寿险的快速发展。
  (3)互联网技术的影响
  互联网技术的广泛运用,使保险产品的营销渠道延伸到线上平台,缩小了中小险企在渠道方面同大型险企之间的竞争差距。在产品方面,中小险企推出的大部分产品为理财型保险为主,而大型险企的产品结构以长期储蓄性和风险保障型保险产品为主,由于理财型保险产品的投资收益率高于保障型保险,因而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使中小险企的保费规模得到较快提升。
  分红险“一险独大”的负面影响
  (1)结构问题凸显与退保风险并存
  很多保险公司一味追求保费规模,公司经营粗放,如果保费收入的增长不能达到一定的速度,可能会出现公司现金流不足,造成保险满期给付困难的问题。同时,从退保的层面来看,如果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发生变化,如股市、房地产等其他投资渠道收益上升时,而分红险的分红水平高低跟险企的盈利有关,若分红结果达不到客户的预期,客户可能会选择退保进而把资金投入股市、房地产等市场,从而引起退保风险。
  (2)金融市场的复杂性给分红险的投资收益带来压力
  一般情况下,保险公司的红利主要来源是死差、费差和利差,而分红险的死差和费差规模都很小。这样一来,分红险的红利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在近几年大盘震荡走势下,往日凭借波段性操作驰骋股市的险资,却屡屡失手。因此,在遭遇股市“浮亏门”、“打新门”,不动产投资“没有时间表”等利空的连续袭击后,保险资金运用再次面临收益压力。同时,法律层面对保险公司投资金融市场限制较多,再加上各个保险公司的投资水平也参差不齐,这都影响了分红险红利分配额度的高低。倘若出现保险公司投资收益不好甚至亏损的情况,投保人将无法获得红利。
  (3)对保险公司盈利能力、资本结构和偿付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寿险产品结构失衡,分红险的比重过大,对保险公司的盈利能力、资本结构和偿付能力的负面影响。传统寿险产品是所有产品中边际利润率最高的,传统寿险产品如能快速增长,保险公司利润一般就能够增加。新型寿险产品(包括分红险)的边际利润低,其比重过大造成的影响是保险公司虽然保费规模较大,但由于费用支出过高,投资收益一般,多数没有盈利或者盈利很低,这对保险公司的资本结构和偿付能力也产生了不利影响。
  政策建议
  (1)合理引导消费者,正确认识分红险
  分红险作为一种传统保险产品,最基本的功能还是保险保障。分红只不过是一项附加功能,主要是为了帮助投保人在持有分红险保单的期限内,能够抵御通货膨胀和利率变动的风险。由于分红险每年分红水平都是跟险企的盈利能力相关,是不确定的,因此保险企业应当合理的引导购买分红险的投保人,不要因为过于看重分红险的储蓄性,而忽略保险的风险保障,重视保障才是保险本色。
  (2)推进传统寿险费率市场化改革
  全面深化寿险业市场化改革,必须切实做好资产负债管理。寿险公司的一切经营活动都是围绕着资产负债匹配展开。在资产端,不断放开的投资新政拓宽了保险资金运用空间;在负债端,预定利率市场化改革提高了产品设计的灵活性。
  资产负债错配是目前寿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业务面临的突出问题,体现在期限错配和收益率错配,即资产久期小于负债久期,以及资产端收益率偏低,无法覆盖负债端成本。资产负债不匹配的问题,已成为影响行业和部分公司发展的重大难题。因此需要从资产、负债两端的改革做出努力。比如,不断增强资金投资渠道和资产类别的多样性,以增加资产久期。同时不断创新保障型保险产品品种与产品结构,以降低负债久期;
  (3)加大监管力度
  在互联网经济时代,保险产品的销售渠道渐渐转移到网络渠道。而有一定财力的企业纷纷申请保险牌照,很多互联网企业也纷纷涉足保险行业。小型保险公司的互联网保费占总保费的比例最高,保险产品以分红险为主。因此,要求监管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完善监管机制,明确分红基金的盈余来源,监管分红保险的盈余分配,强调分红保险的信息披露,为分红保险市场的成熟创造条件。
  [1]荆涛.人寿与健康保险[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张宁.分红保险中的红利来源分析[J].金融基层研究,2008(1)
  [3]李良温. 寿险预定利率市场化分析[J].保险研究,2010,(9)
  [4]蔡秋杰. 加快费率市场化步伐培育中资保险公司竞争力[J].保险研究,2003,(1)
  [5]张爽.中国分红保险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企业导报,2010 (6)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徐雪原(1992年),女,壮族,广西,硕士研究生,助教,毕业于广东财经大学,就职于广东科技学院,研究方向:社会保障与保险。
其他文献
近期,《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重点任务2014年工作措施》公布,在《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中规定,在禁区露天烧烤将罚款2万,屡犯不改者将加倍处罚。《措施》提出,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