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互互动的过程,如何使课堂的教学更高效呢?如何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高效学习呢?这是许多教师都在不断探索的问题。高中新课程改革促进了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等各个方面的更新,也为课堂的高效学习提供契机。作为一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笔者结合课堂实践谈谈自己的做法:提高学生阅读政治教材的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肯定学生的学习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创新提问方式,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利用多媒体,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总而言之,思想政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利用各种教学要素,并将其最优化、整体化,使课堂教学真正地“活”起来、“动”起来,使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高效学习;具体做法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1-0037
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互互动的过程,如何使课堂的教学更高效呢?如何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高效学习呢?这是许多教师都在不断探索的问题。近几年实施的高中新课程改革促进了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等各个方面的更新,也为课堂的高效学习提供契机。作为一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笔者结合课堂实践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提高学生阅读政治教材的能力
政治教学的关键点在于学生的理解,现在由于教学任务相对偏重,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把课堂任务完成,忽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只重视学生单方面的接受知识,而不是让学生在阅读教材中自己去理解知识。如果只为单纯地把课堂内容讲完,可以说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是打折扣的,学生的学习能力特别是阅读理解能力是不能得到提高的,也就影响了教学的效果。阅读理解能力在政治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纵览近几年高考政治试卷,每一道试题都可以说是阅读理解题,学生只有仔细阅读材料并理解题中的有效信息才能答对试题,所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非常重要。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首先要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排除外部干扰,专心致志地读教材,从中找到有价值的信息,限定时间带着疑问去阅读,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阅读效果。另外,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也会给学生带来激情,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好的习惯是慢慢养成的,要使学生从内心感到自己想阅读,并且把这种良好的想法保持下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例如,在《货币》课堂教学中,笔者提问货币产生的背景或它的内容时,让学生阅读教材,去思考、归纳;提问货币产生的原因,给时间让学生阅读,分析货币在当时社会中的作用。在实际教学中,笔者还试着让学生齐读课文或者让学生轮流着阅读课文。这样,既让学生积极参与,增强印象,又提高学生的阅读等各方面的学习能力,有助于对教材的理解。
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在政治课堂中,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在有限的时间达到预定效果,那么学生的实践参与非常重要。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允许下,亲自去参与一项或多项实践活动,不管是独立完成还是分工合作,只要他们用心去摸索、去探究,就一定会品尝到胜利的果实,而且还会有很强的成就感,无形中又增添了学习的信心,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同时还获得了相应的知识,逐渐培养出政治学科思维方法来。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课堂就是教师的“一言堂”,这种方式不仅使教师感到很累,而且学生也是听的昏昏沉沉,毫无兴趣。教师应是 “教学的组织者、教学促进者、教学的合作者” 学生和教师都要参与到教育教学当中。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在驾驭教材的基础之上根据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设计情景问题,并且把一个个问题串联起来,使问题层次化、连续化,“问题应注意适度、梯度和深度”,问题要“贴近学生生活,找好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 ,同时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引导学生在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知识点,完成教学任务,这样不仅实现学生的高效学习,而且课堂气氛活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讲授《民主决策:做出最佳选择》课时,四种民主决策方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是本课的重难点之一,笔者将这四种民主决策方式以情景材料方式或问题展现出来,学生根据情景来理解把握民主决策方式,并且将它们区别开来,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达到高效学习。
总之,通过参与教学,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学生通过自身实践,获得学习成功,享受学习乐趣。从而真正探索总结出一套对自己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我们教师积极行动起来,尽可能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最终成为时代需要的、有鲜明个性、有创造性、勇于开拓的新型人才。
三、肯定学生的学习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成就感
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合理评价,激起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引发学生创新的激情,激励学生进一步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是学生最想知道,最想得到教师评判的。所以,在听了学生的想法以后进行合理公证的评价,就尤如给学生进行肯定,既肯定了学生的想法,保护了他们的积极性,又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创新,也使学生从能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向能够独立探讨、提出问题的方向发展。就像一位物理学家说的那样: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解决一个问题是知识的应用,而提出一个新问题需要有创造性的思维。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任何教学内容都可以用一个问题呈现出来,学习的发生起源于情境变化的刺激,所以教师在施教过程中应尽量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创新能力的培养铺路架桥,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形成良好的政治学习习惯。
四、创新提问方式,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作为高中的政治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政治课上,鼓励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高质量地完成预习任务,准确的回答所提出的提问。教师提出的问题都由学生来解决,教师给回答好的或者是有很好想法的同学加以鼓励。总之,教师是在创造机会让每一个学生在感受成功。教师对问题的设计与提出目的在于给学生一个指引,使学生明确思考是学习源头的道理。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顺利地前进,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中进一步分析、讨论,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激发学生的思维,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例如《物质与意识》的教学,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最近中央提出的八项规定是如何体现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呢?”学生得到问题后,就急于通览课文去寻找答案,学生在寻找问题的过程中理解了什么是物质,什么是意识,并且知道了它们之间的联系。
五、利用多媒体,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信息技术不断改变着社会,也改变着教学的方式,推动了教学手段的更新,促进了教学方法的改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样的教育坏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将丰富多彩的政治故事、慷慨悲壮的政治人物、气势磅礴的政治画面一一展现在学生面前,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知知识、陶冶情操、活跃思维。比如笔者在分析《量变质变的过程》时,就设计出一个动画效果,把“量变质变”的过程演示出来,使学生一目了然,对这个过程有一个最初的感性认识,然后上升到理性分析。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理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是极为有利的。
总而言之,新课程改革是一种趋势,思想政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利用各种教学要素,并将其最优化、整体化,“教学是科学,教育是艺术”,使课堂教学真正地“活”起来、“动”起来,使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
(作者单位:河南省三门峡市第一高级中学 472000)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高效学习;具体做法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1-0037
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互互动的过程,如何使课堂的教学更高效呢?如何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高效学习呢?这是许多教师都在不断探索的问题。近几年实施的高中新课程改革促进了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等各个方面的更新,也为课堂的高效学习提供契机。作为一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笔者结合课堂实践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提高学生阅读政治教材的能力
政治教学的关键点在于学生的理解,现在由于教学任务相对偏重,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把课堂任务完成,忽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只重视学生单方面的接受知识,而不是让学生在阅读教材中自己去理解知识。如果只为单纯地把课堂内容讲完,可以说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是打折扣的,学生的学习能力特别是阅读理解能力是不能得到提高的,也就影响了教学的效果。阅读理解能力在政治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纵览近几年高考政治试卷,每一道试题都可以说是阅读理解题,学生只有仔细阅读材料并理解题中的有效信息才能答对试题,所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非常重要。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首先要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排除外部干扰,专心致志地读教材,从中找到有价值的信息,限定时间带着疑问去阅读,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阅读效果。另外,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也会给学生带来激情,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好的习惯是慢慢养成的,要使学生从内心感到自己想阅读,并且把这种良好的想法保持下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例如,在《货币》课堂教学中,笔者提问货币产生的背景或它的内容时,让学生阅读教材,去思考、归纳;提问货币产生的原因,给时间让学生阅读,分析货币在当时社会中的作用。在实际教学中,笔者还试着让学生齐读课文或者让学生轮流着阅读课文。这样,既让学生积极参与,增强印象,又提高学生的阅读等各方面的学习能力,有助于对教材的理解。
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在政治课堂中,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在有限的时间达到预定效果,那么学生的实践参与非常重要。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允许下,亲自去参与一项或多项实践活动,不管是独立完成还是分工合作,只要他们用心去摸索、去探究,就一定会品尝到胜利的果实,而且还会有很强的成就感,无形中又增添了学习的信心,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同时还获得了相应的知识,逐渐培养出政治学科思维方法来。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课堂就是教师的“一言堂”,这种方式不仅使教师感到很累,而且学生也是听的昏昏沉沉,毫无兴趣。教师应是 “教学的组织者、教学促进者、教学的合作者” 学生和教师都要参与到教育教学当中。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在驾驭教材的基础之上根据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设计情景问题,并且把一个个问题串联起来,使问题层次化、连续化,“问题应注意适度、梯度和深度”,问题要“贴近学生生活,找好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 ,同时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引导学生在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知识点,完成教学任务,这样不仅实现学生的高效学习,而且课堂气氛活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讲授《民主决策:做出最佳选择》课时,四种民主决策方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是本课的重难点之一,笔者将这四种民主决策方式以情景材料方式或问题展现出来,学生根据情景来理解把握民主决策方式,并且将它们区别开来,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达到高效学习。
总之,通过参与教学,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学生通过自身实践,获得学习成功,享受学习乐趣。从而真正探索总结出一套对自己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我们教师积极行动起来,尽可能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最终成为时代需要的、有鲜明个性、有创造性、勇于开拓的新型人才。
三、肯定学生的学习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成就感
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合理评价,激起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引发学生创新的激情,激励学生进一步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是学生最想知道,最想得到教师评判的。所以,在听了学生的想法以后进行合理公证的评价,就尤如给学生进行肯定,既肯定了学生的想法,保护了他们的积极性,又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创新,也使学生从能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向能够独立探讨、提出问题的方向发展。就像一位物理学家说的那样: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解决一个问题是知识的应用,而提出一个新问题需要有创造性的思维。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任何教学内容都可以用一个问题呈现出来,学习的发生起源于情境变化的刺激,所以教师在施教过程中应尽量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创新能力的培养铺路架桥,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形成良好的政治学习习惯。
四、创新提问方式,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作为高中的政治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政治课上,鼓励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高质量地完成预习任务,准确的回答所提出的提问。教师提出的问题都由学生来解决,教师给回答好的或者是有很好想法的同学加以鼓励。总之,教师是在创造机会让每一个学生在感受成功。教师对问题的设计与提出目的在于给学生一个指引,使学生明确思考是学习源头的道理。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顺利地前进,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中进一步分析、讨论,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激发学生的思维,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例如《物质与意识》的教学,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最近中央提出的八项规定是如何体现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呢?”学生得到问题后,就急于通览课文去寻找答案,学生在寻找问题的过程中理解了什么是物质,什么是意识,并且知道了它们之间的联系。
五、利用多媒体,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信息技术不断改变着社会,也改变着教学的方式,推动了教学手段的更新,促进了教学方法的改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样的教育坏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将丰富多彩的政治故事、慷慨悲壮的政治人物、气势磅礴的政治画面一一展现在学生面前,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知知识、陶冶情操、活跃思维。比如笔者在分析《量变质变的过程》时,就设计出一个动画效果,把“量变质变”的过程演示出来,使学生一目了然,对这个过程有一个最初的感性认识,然后上升到理性分析。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理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是极为有利的。
总而言之,新课程改革是一种趋势,思想政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利用各种教学要素,并将其最优化、整体化,“教学是科学,教育是艺术”,使课堂教学真正地“活”起来、“动”起来,使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
(作者单位:河南省三门峡市第一高级中学 47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