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来源 :国际护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g_tm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精神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性回顾分析对我中心结核病区的45例精神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进行住院-社区一体化护理干预的观察分析。结果 精神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病程长、体质差,病人的精神症状对其躯体疾病的治疗及康复均有影响。结论 精神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护理工作中要采取各项干预措施,以增加肺结核的治愈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其他文献
探讨颈脊髓损伤患者呼吸道管理的方法,为提高临床疗效提供有效的保证。对我科2008年6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38例颈脊髓损伤患者的呼吸道管理进行回顾性分析。38例颈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呼吸道管理后,呼吸功能完全恢复35例,3例发生急性呼吸衰竭死亡。颈脊髓损伤患者的呼吸道管理是颈椎骨折手术成功的关键性因素,合理可靠的呼吸道管理,为患者术后顺利恢复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多形外膜蛋白家族是衣原体科独有的蛋白,沙眼衣原体的9种多形外膜蛋白(PmpA-PmpI)由多形外膜多基因家族所编码.近年来,对于多形外膜基因家族的研究取得了许多进展,主要介绍编码多形外膜蛋白的多形外膜基因在分型中的意义、组织嗜性的关系以及该基因作为检测沙眼衣原体感染的生物标志物方面的进展,介绍基本特征、自我转运功能与感染症状的相关性和免疫功能方面的研究进展。
心房颤动是缺血性卒中的一种重要病因。研究表明,与无心房颤动者相比,伴有心房颤动的卒中患者会出现更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和更高的病死率。此外,心房颤动还是静脉溶栓后血管未能再通的独立危险因素,与转归不良相关。机械取栓治疗为伴有心房颤动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案。文章就合并心房颤动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静脉溶栓和机械取栓治疗进行了综述。
目的 高脂血症患病率危险因素的调查及护理对策的探讨。方法 对湛江地区752人进行血脂检查,比较年龄、性别、饮酒情况和体重指数差异对高血脂患病率的影响。结果 经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年龄、体重指数、饮酒是患高脂血症的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体重指数、饮酒是患高脂血症的危险因素。对高脂血症的预防应注意血脂、血糖、高血压的检测,护患双方强化和监督教育。
淋球菌是引起淋病的病原菌,如不及时治疗可以引起严重的并发症.为了更好的研究淋球菌的流行特点、遗传学、免疫学等科学问题,有必要研究淋球菌的分型方法.目前淋球菌分型可分为传统分型和基因分型,其中后者应用较多.在基因分型中,又可分为凝胶电泳DNA条带分型和序列分型.应用除多位点可变数串联重复序列分型以外的凝胶电泳DNA条带分型方法所得到的结果较主观,实验室之间的结果不具有可比性。
农信机构应紧紧抓住政策环境宽松的有利时机,拥抱银行大资管、轻资产时代,积极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2014年,银监会在全国农信系统选择上海、滨海、顺德、江阴、江南、龙湾6
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cerebral autosomal dominant arteriopathy with subcortical infarcts and leukoencephalopathy, CADASIL)是最常见的遗传性脑小血管病。NOTCH3基因错义突变致其编码的半胱氨酸发生奇数变化进而影响NOTCH3蛋白构象和功能,异常的NOTCH3蛋白具有血管
目的 探讨个性化需求干预在提升乳腺癌患者满意度的应用。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乳腺外科行乳腺癌手术治疗的患者234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108例,对照组126例,干预组接受常规护理与个性化需求干预相结合,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于患者出院前进行乳腺癌患者健康需求知晓和住院期间满意度测评。结果对照组患者健康需求知晓评分各维度得分低于干预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满意度
许多研究表明,人乳头瘤病相关肿瘤中存在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等各种表观遗传学改变.在这些表观遗传学改变的研究中,提示E6和E7可能对人乳头瘤病毒相关肿瘤的DNA甲基化及组蛋白修饰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其中一个重要的机制可能是E6和E7直接与上述表观遗传学路径中涉及的相关蛋白酶相互作用.进一步明确E6、E7通过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路径的致癌机制。
脑血管病是目前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而且有年轻化的趋势。青年卒中占全部卒中病例的25%~33%。青年人一旦发生卒中,其生活质量会急剧下降,亦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对青年卒中的病因进行总结以实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对改善其预后尤为重要。隐源性卒中约占所有卒中的30%左右,青年人隐源性卒中的可能病因包括心脏疾病、动脉炎、动脉夹层分离、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以及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