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20年广东省医务人员食源性疾病病例特征分析

来源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8023jiaj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2016-2020年广东省医务人员食源性疾病发病特征,为制订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2016年1月-2020年12月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6-2020年广东省共报告医务人员食源性疾病病例1507例,年均发病率为0.52%,住院病例为55例,无死亡病例.男女比例为1∶2.03,致病菌总体阳性检出率为13.7%.结论 广东省医务人员病例主要在珠三角地区,主要年龄段在18~30岁,引起发病的主要食物为肉类及其制品.病例病原体检出率最高的是沙门氏菌,应对食源性疾病进行进一步防控.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2018-2019年黑龙江省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黑龙江省2018年和2019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近年黑龙江省13个市(地)均有手足口病发病,发病率较高的地区为南部地区,全年有一个发病高峰,高峰月份是7月份和8月份,发病年龄以0~6岁居多,发病高峰年龄组为1~5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峰为3岁组,7岁以上年龄组占比有所增加,男性多于女性,以散居和托幼机构儿童发病为主,其次是学生,且学生占比明显增加,暴发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是一种少见的呈自限性的全身血管炎综合征,目前仍未发现特定的感染性病原体或明确的病因,虽已发现有许多基因的多态性与川崎病的发病有关,但对于川崎病的炎症反应损伤冠状动脉的机制仍不清楚.明确病因、发病机制以及炎症反应如何损伤冠状动脉,对于川崎病的诊治和预防极其重要.本文通过综述川崎病的病因、归纳与川崎病的相关基因,初步探讨川崎病的发病及冠状动脉病变的损伤机制.
目的 分析2015-2019年中山市城区30~69岁户籍居民恶性肿瘤、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四类主要慢性病死亡特征和早死概率的变化趋势,为本区域慢性病防控策略的制订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5-2019年城区所有户籍居民的详细死亡信息,计算四类主要慢性病死亡率、死亡人员构成和早死概率,使用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PC)对不同慢性病死亡率和早死概率进行五年间变化趋势的分析.结果 2015-2019年城区四类主要慢性病的标化死亡率APC为-3.3
大量研究表明,早发现、早干预动脉病变及其危险因素可以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这促使临床开始重视周围动脉病变的筛查诊断.近20年来,由于无创血压测量技术和设备的进步,示波法四肢血压与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测量实现了实时同步,可提供压力传导动脉的结构及功能等信息,且具有操作简单、省时等优势,已逐步成为心血管临床的常用仪器之一.本文对示波法同步四肢血压测量指标及其对动脉硬化、狭窄和心脑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进行总结,以期对识别外周动脉疾病和具有心血管危险因素人群提供参考依据.
目的 探讨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院内感染的临床耐药特征,并分析其危险因素,为预防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产生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三甲医院2018年10月-2020年4月收治的124例铜绿假单胞菌院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药敏结果将其分为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组和非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组,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不同抗生素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特征.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住ICU (OR=2.341
目的 分析、评价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措施,为优化完善质控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Excel 2010计算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室内质控、环境监测质控、检测人员比对质控、试剂验证质控4个层次质量控制的Ct值,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实验室中质控品检测靶标N基因有2次超出(x)±s范围,其变异系数(CV)为7.68%;靶标ORF1ab基因检测中有4次超出了(x)±s范围,CV为5.29%.环境监测共8份拭子样本,检测均为阴性.在不同检测人员的检测结果中,N基因CV较大,为7.9%,工作年限>5年组和工作年
目的 分析2015-2021年武义县流动儿童手足口病危险因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5月-2021年5月在武义县妇幼保健院门诊就诊的500例手足口病流动儿童为疾病组,等比例抽取500例健康流动儿童为对照组.使用问卷调查两组儿童的基线资料、临床症状、家庭生活环境、生活习惯等,采用单因素x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流动儿童手足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小区垃圾堆积(OR=3.666)、小区人粪堆积(OR=2.803)、儿童吮咬手指习惯(OR=4.662)、
目的 探讨综合干预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在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心理卫生中心住院及就诊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原则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采用相关量表测量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基线情况,并用多导睡眠图测量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睡眠情况.结果 抑郁症患者的多导睡眠图评分显著低于正常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组的睡眠进程指标总睡眠时间(TST)、睡眠效率(SE)、潜伏期(R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快速眼动相睡眠(Rapid
目的 分析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数据和管理方法,进一步规范监测工作,为制定食源性疾病防控策略、规划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5-2019年北京市东城区食源性疾病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明确监测范围、监测对象.结果 2015-2019年共检测样本2430份,分别对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志贺氏菌和大肠埃希氏菌4种细菌进行检测.5年共检出致病菌546株,由高到低依次为:致泻大肠埃希氏菌339株,副溶血性弧菌127株,沙门氏菌78株,志贺氏菌2株.对1921份样本开展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检测,检出率分别为10.20
目的 了解杭州市余杭区细菌性痢疾的流行特征,探索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ARIMA)模型在细菌性痢疾发病预测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R 4.0.2对2010-2020年杭州市余杭区各月细菌性痢疾发病率建立模型,预测2021年余杭区细菌性痢疾的发病情况.结果 2010-2020年余杭区细菌性痢疾呈现明显季节周期性,每年6-9月高发,细菌性痢疾预测模型为ARIMA(1,0,1)(0,1,1)12,模型预测值与实际值拟合较好.结论 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