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科教融合和学科交叉的地学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来源 :中国地质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CL19861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地学类本科专业知识分隔、课程体系与业态需求不适应以及教师科研“象牙塔化”等问题,东华理工大学开展了地学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一是创立了“三驱动三对接三提升”新工科教育模式,以课程思政、科教融合、学科交叉“三轮驱动”,通过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专业训练与思政教育、课程体系与科研创新成果“三轴对接”,实现学生人格品质、思维素养、职业能力“三大提升”的新工科教育模式.二是探索出“科研深耕耘、教学出硕果”的科教有机融合新途径,教师将科研与教研、实习基地建设相结合,积淀了丰硕的科技与教学相互融合的成果.三是创建了新工科专业,“旅游地学与规划工程”新专业已列入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创设了“数字地质”新工科方向,对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改造升级.四是提升了地学工程人才培养能力,科教融合、学科交叉推动了教师跨学科领域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及教学能力的提升,促进学生培养质量显著提高.
其他文献
生物医药行业是“十三五”期间国家重点的产业发展方向[1],全国387家国家级产业园区中,有193家将生物医药产业作为重点发展方向.目前,中国已形成了涵盖化学药、生物药、现代中药三个分领域的较完整产业链.利用江苏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及商业化专利数据资源,本文从专利维度分析了全球及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研究了各技术分支的研发重点,并提出产学研合作、优势企业培育、重点技术突破、加强专利布局等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