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提问在语文教学中焕发异彩

来源 :课外语文·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DICE3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也是师生交流的重要途径。课堂提问是否有效直接关系到一节课的教学效果。本文主要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针对在课堂提问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来谈谈有效课堂提问的方式以及一些注意点,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课堂提问;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课堂提问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提出问题,并从学生的回答中及时了解学生理解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情况,从而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其主动思考,启迪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开拓和引导学生的思路。提问这种教学方法,只要运用得当,对提高教学效果有着极大的帮助作用。但在实际操作时许多教师却不重视。其实,我觉得课堂提问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才可以更加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一、课堂提问要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
  课堂教学,不管采用何种教学方法、手段,目的都是为了满足提高教学效果的需要。对于每一篇教学文章,教师之所以会提问学生,一般都是为了检查学生对教材掌握的程度,因此,课堂提问一定要有针对性。要讲究问什么、怎么问,通过问要起到什么作用等。问的应是有助于理解教材的问题;要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来提问;通过问答,应使学生了解掌握教材的内容是什么?哪些是“枝”,哪些是“叶”,以达到正确全面理解教材的目的。《好雪片片》是一篇教育因素和知识因素都很强的好教材,“好雪,明净之雪”象征什么,是本文的重难点。我在教学该文时,考虑到学生的因素,围绕着重难点,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来帮助学生理解:a.课题《好雪片片》,可文章与雪并无关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该问题启发学生的联想思维,学生充分展开想象,回答多种多样,如:使文章充满意境,感觉比较美;激发读者兴趣,想一看究竟……等等”。b.流浪老人的外表是什么样子的,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第一问,学生经过查找,很快能把语句找出来;第二问,通过思考讨论,也很快明确是通过对比,来反衬流浪老人内心的美好。c.文章最后一段的“好雪,明净之雪”象征什么呢?这个问题已由刚才的“点”转到“面”上,教师要进一步点拨,使学生最终明确,象征着美好的心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温暖。这几个提问是整篇文章的重点,如果学生能基本掌握,对于课文也就能很好地理解了。正是围绕着教材的重难点来提问,学生们都说,理解该文容易多了,理解得也较透彻。可见,有针对性的提问,对学生理解力的提高有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在问中融入重难点,在答中理解重难点,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课堂提问应重视启发学生的思维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学生的思维过程是从问题开始的。朱熹说:“有疑则进”。由此可见,设疑是很重要的,它可以触及学生的心理,使学生思维产生疑虑之心、困惑之感,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诱发学生的兴趣。课堂提问应重视启发学生的思维,活跃学生的思维。一方面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欲望,一方面又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的求知。面对老师的提问,学生的回答能接近正确的答案当然好,但如果一时不能作答或相差甚远,怎么办?这时候需要老师的点拨、引导,让学生经过思考,逐渐说出问题的理解。如在教授《项链》一课,马蒂尔德最后知道项链是假的,课文到此戛然而止,令学生们唏嘘不已。课堂马上议论开了,我趁热打铁,提问到:请你为《项链》续一个结局。同学们兴致很高,积极讨论,踊跃发言,于是《项链》出现了各种版本的结局。在这一环节里,学生的思维充分被启发,并反馈到课堂,收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这样的提问创设了意境,有助于启发学生认真地、积极主动地去思考问题,达到用已知领域去探索未知领域的目的。在探索中获取新知。因此,课堂提问的问题应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启发。
  三、课堂提问应把握好“量”
  课堂提问要避免走入一问到底的误区,要问得适时,问得巧,问得趣,问得有价值,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点拨作用。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要想使你的提問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应善于抓住契机、设置矛盾,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时,也就意味着对思维的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一节好的语文课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提得过多、过繁也不行,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出一系列有计划、有步骤的既科学又系统的提问,做到有的放矢,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适时、适量、富于技巧性的提问能培养学生思维的各种综合能力,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
  四、课堂提问要兼顾各层次学生
  同一个班的学生,程度一般都不会十分整齐。听同一堂课也会有的觉得易,有的觉得难。但不管如何,他们都希望通过听讲而获得新知,有所增益,不然兴趣就会减退。课堂一味提问成绩好的学生,成绩欠佳的就会觉得老师偏心,看不起他们。久而久之,这一群学生就会产生不想学、不愿学的行为,个别的甚至会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这对全体学生素质的提高极为不利。所以,课堂提问一定要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我在课堂提问时,十分注意这一点。用难度大一点的问题来问成绩好的学生,使他们觉得回答问题要多加思考,用简易的问题来提问中下层次的学生,让他们觉得自己也可以回答老师的提问,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和成功感,增强学习的信心。我的班级有几个语文基础很差的学生,考试机乎很难及格,他们自己似乎已经放弃语文学习。可我不能放弃,一次我在教《将进酒》时,问题设计我找学习好的回答,可朗读我觉得这几个差生没问题,于是我要求他们模仿录音进行朗读,在老师和同学的鼓励下,他们读得绘声绘色,获得了全班热烈的掌声。这之后,我明显觉得这几个学生上语文课精神起来,如果再进行一系列的努力,我相信他们一定可以把成绩赶上去的。
  总之,如果注意了课堂提问的技巧,排除一些形式主义的东西,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我相信,在问中一定可以提高我们的教学效果,同时又可以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回归分析,对中国证券市场开放式基金在2004年1月2日至2006年12月29日的业绩持续性进行统计检验。结果显示:我国开放式基金业绩短期(一个月)不具有持续性,不宜根据基金过
爱是教育的前提,我们从事教育事业首先要有一颗爱孩子的心,带着爱去尊重、鼓励、宽容每一个孩子,才能使每个孩子的品格和智慧都全面发展。 Love is the prerequisite for ed
语文课程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除了发展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适应未来信息社会所必备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
【摘要】古诗词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本文认为可以通过欣赏诗歌的音乐美,让学生自主诵读,发挥其鉴赏主动性;体会诗歌的意境美,让学生开拓想象,捕捉形象进行练笔;品味诗歌的语言美,让学生背诵积累,增添其文化底蕴。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读写结合;音乐美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古诗词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由于古典诗歌离我们年代较远,高中学生很难把握古典诗词中所蕴
“中国梦”是由无数个个体的梦想所构成,铜陵有色人也有自己的梦想,奋力实现“资源控制量、主产品产量、销售收入、利税、科技成果和专利数、职工人均年收入六个翻番,加快建
“成冰”公式广泛应用于人工地层冻结法的冻土帷幕平均温度的计算,为了确定“成冰”公式的适应性,本文以基于巴霍尔金温度场理论的冻土帷幕平均温度计算方法为基础,考虑了影响人
文中利用2006—2015年中国31个省域面板数据,对林业产业发展进行空间自相关性检验和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中国林业产业发展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绝大多数省域处于
脾主运化理论是脾藏象理论的核心,文章探讨了脾主运化理论的源流与发展,从《黄帝内经》时代开始,至清明时期结束,脾主运化理论从萌芽到初具雏形,再到其产生和不断发展壮大的
建场:蛤蚧舍宜建造在干爽、通风、阴凉、安静的地方。面积大小视饲养规模而定,一般长4米,宽2.5米,高2.2米,每间房可养400条蛤蚧。饲养房顶部要建蛤蚧活动场,四周及顶部用铁丝网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