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背景高校辅导员工作途径探讨

来源 :理论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ch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时代更新换代,生活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受到了与以往不同的变化,社会各界对于人才要求门槛变高,各界对学生的培养也愈加重视。基于此,高校辅导员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文章通过解析当前背景下对于高校辅导员要求,以及对当前辅导员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并结合多元因素提出建议,希望能够对高校管理工作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信息时代高校学生学生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8)05 — 0128 — 03
  现今,高校学生作为接收知识最快速、思维方面最直观、知识掌握程度高,对学习的积极性最高的一个群体,高校对于学生的培养是社会人才输出重要的链接面,学生培养的程度很大程度决定了社会的发展水平。基于此。高校作为培养学生重要的地方,因此,高校不仅应该只是给学生提供知识的摇篮,对于学生的思想的培育也应起到正确的领导作用。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政治思想觉悟方面具有一定的高度,是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必备条件,高校辅导员作为教育学生的主要力量,是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领路人。因此,高校辅导员体制的完善性、学校等对师资要求上,也应符合当代的要求。文章分析高校学生的特点,以及现状分析,力求提出建议能够促进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发展。
  一、信息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的特点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带给人们便利的同时,也促进了新青年接收知识的多样性,高速发展的信息平台,使高校学生的心理发生了变化,思维多样性以及前卫性等条件决定了学校应该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对症下药,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现代阶段学生心理发展正处于不成熟的阶段,正在快速向成熟的方面发展,学生在发展过程中,既有积极地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积极地一面包括对于许多活动积极主动的完成,情绪丰富高涨,对于新兴事物积极主动的去了解,对于生过充满着希望,积极地寻找之后自己生活的方向并且愿意付出努力。而对于消极的方面是重要的存在,成长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由于接收到的困难少,心理承受的压力是有限的,在遇到困难时候不能够冷静思考,考虑多元从而开始否定和怀疑自身是必经的过程,而消极的态度处理则不利于健康思想的形成,急功近利等不成熟的思想也会限制学生的发展。大学生心理的两面性及其各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往往易引起各种冲突与矛盾。主要的内心矛盾有:锁闭性所导致的孤独感与强烈交往需要的矛盾;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强烈求知欲与矛盾;强烈的性意识与正确处理异性关系之间的矛盾等。这些矛盾是大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正常的矛盾,但如何正确的看待在成长中所经历的矛盾,以及如何正确的化解从而提升自己的水平,这都是对辅导员的要求,因而学生的双面性需要学校以及辅导员的正确辅导以及正确的引领,才能很好的培育学生的心理成长,促进多元发展。
  二、高校辅导员工作变革的必要性
  (一)与学生的特点相关
  学生接收信息多元性,以及现代社会的发展,各界对于学生的发展的重视程度的提高,决定了高校学生心理状态的新发展,当前高校学生以“95”后为主体,每个时代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特点,家庭条件水平提高,知识涉及的范围广泛,家长思想程度高对于孩子的重视程度高,生活条件好,因而这一时代学生的特点是了解知识丰富,掌握技能丰富,家庭保护好。因而,在对学习上有新兴的理解程度和较强积极性的同时,也显露出不能吃苦,不能够正确面对失败,抗压能力弱,在失败后不能够正确面对,从而影响身心的正确发育。在此同时,不仅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而且接受其他国家文化的便利性决定了会受到其他美国、韩国等国家的影响,这对他们的性格塑造产生影响,思想前卫追求自由,西方一些非理性的、后现代主义思想通过电视剧、电影等载体对“95后”大学生影响巨大,伴随着信息长大的一代人,通过互联网平台沟通,沉溺于网络世界,在现实中,交往能力差、不能够正确协调网络与现实的关系,这样学生的多元特点,决定了辅导员应该与时俱进。
  (二)信息时代背景下的发展趋势要求
  根据实际中的发展改变过去的教学辅导方式是必然的,社会潮流的变化,现代近况的需求,决定了高校辅导员工作改革的必然性,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信息时代背景下,学校中上课的方式、接受的条件、课程体系的设置等都发生这变化,学生受到社会、家庭、自身的影响,思想与时俱进,追求改变,因此,创新的变革是势在必得。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在五大发展理念中,创新发展理念是方向、是钥匙,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力争在基础科技领域作出大的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大的突破。同时,创新发展居于首要位置,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五大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各行各业都需要创新。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对象是最容易接受新事物的大学生,更应该走在创新的最前列。当今时代是发展的时代,各行各业都在信息时代中更加便利的生活,也在生活中接收到别样的知识,带给自身特别的變化。高校学生作为当代世界的特殊群体,是伴随着信息发展的一代人。因此,了解互联网背景下他们的变化,与时俱进,满足学生成长的需求,高校辅导员的创新是必然之势。
  三、高校辅导员工作存在的问题
  信息时代背景下,学生了解信息的渠道不再受传统的影响,而是通过互联网提供的多种渠道以及来源获取信息,辅导员对于知识传递的作用相对减弱,因而上下级的关系慢慢转化为平等的关系,高校辅导员的主导作用同时变小。信息化背景下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变革中,如果很好的接收变革合理方法转化,则会促进工作的合理有效发展,在转化中,也显露出存在的问题,如下:
  (一)过于依靠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辅导员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在辅导中可以通过网络知识传授学生,这不仅节省了备课时间,增加了课堂的利用效率,也更好的利用了信息化技术。然而,部分辅导员开始出现过于利用信息技术,投入精力时间少的问题。如此,不利于学生与辅导员工作的友好交流,也不利于引导学生自主的探究问题,造成了课堂知识的有限性,过于依赖信息技术反而不利于学生知识的接收,不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塑造。   (二)沟通缺乏真实性与针对性
  高校人数增加,辅导员的工作压力大,利用现代技术,虽然带来了一定的便利,减少了备课时间。在另一方面,学生的沟通却减少了。课堂的互动主要通过多媒体等技术贯穿,不能够提高学生对于问题的自我思考,限制思维的有效发展。同时,辅导员与学生沟通更多的建立在互联网的形式,面对面的沟通是有效的,互联网技术过多的隐藏人们的真实情绪,不利于辅导员与学生的准确交流。因材施教是辅导工作中的基本要求,高校学生的性格不同、知识范围的不同,受到社会影响的程度不同使得学生多元化。这就要求辅导员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辅导措施,帮助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然而,信息时代发展下,人数的增多,学生与教师的交流减小,辅导员不能够了解学生真实的心理想法,教学工作缺乏针对性,不能够发挥辅导员的作用。
  (三)经验不足以及冗员情况的不同
  高校辅导员队伍中教师经验持续走低,冗员的情况狂严重已经成为严峻的问题,对比教师职业,辅导员工作的范围更加广泛,辅导内容多样,然而薪资却较低,因而导致许多高校辅导员工作积极性下降,根据有关部门的调查结果显示,部分高校的辅导员年龄普遍在30岁以下,其中留校大学毕业生占这一部分的80%左右,从这一结果显示辅导员队伍年轻化现象是较为严重的,虽然年轻的辅导员能够接近学生的生活,但也存在经验不足,对待问题思维不够开阔等问题,这使得,虽然能够在辅导工作中,及时的发现学生的问题,但是却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虽然绝大部分的辅导员并不直接参与教学过程,但是辅导员却是高校教师队伍中工作量相对较高的团体,这是由于学生在高校学习生活的过程中所遇到的一切问题,不论衣食住行,还是生活情绪,基本都由辅导员进行管理,因此工作的内容非常的复杂,长此以往,必然导致辅导员专业水平的下降,也就导致高校辅导员“冗员”现象日趋严重。
  四、结合案例分析
  案例背景:第一次作为新生的辅导员,95后作为新兴时代的高校学生,其思想与之前的学生有很大的不同,思想开阔,更加有创新力量。对于辅导员来讲,更有利于工作的开展,因此,设想通过主抓学生干部、培养学生干部的能力和素质,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以个体影响群体,从而根本上带动他们的发展。
  工作思路:学生干部的作用是巨大的,塑造较强的领头能力强、高度责任心存在的学生干部,既有利于下达工作的顺利,也有利于学生工作的培养。要培养新时期学生干部不能常规化,如果延续平常的模式,则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是落后的行为,因此决定新的方式培养。
  案例做法:从班委的成立入手,培养全体的学生,据了解,历来班委的选举是通过辅导员内定,或者选举的方式解决,基于此,学生很多表达意见,这也从侧面发映出不公平的方式会对师生关系造成不信任。因此,完全民主选举对于师生的关系的建立有很大的作用。因此,民主的选举之后,为了不削弱班委的能力,保护他们的创造力,明确范畴,要求他们针对班级的情况商量详细的计划,促进同学之间的选举,创造良好的氛围和习惯。学生干部的角色很重要,不仅可以联系老师明确任务,更加是同学之间交流的桥梁,因此,想要发挥他们的最大作用,就要通过一些创新的活动等,解放思想,添加行动的创造力。
  案例效果:通过一学期的实施,以及活动的开展,明确的了解到他们变得更加的成熟,对于工作方面也有着更加深刻的体会,在班级中树立了威信。班委能够各司其职,团结一致的解决班级中的问题,而辅导员与学生也通过班委更好的实现与学生的交流,因材施教。
  案例反思:辅导员应该适应信息时代的变化,用新的方法培养学生,不要大包大揽,而要相信学生放手去做。整体培养与个体培养交流的融合,发挥班委作用,让学生得到锻炼。采取新兴的教学方式达到教育的目标。
  五、信息时代背景下辅导员工作策略
  (一)组建管理团队
  信息时代的大前提下,辅导员的主要职责主要体现在对高校学生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引导上,其目标主要体现在为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培养优秀的人才,所以在辅导员在对学生的管理的教育过程中,应该注意引导的重要作用。高校辅导员中,力求建立对对信息分析有专门的知识技术,又熟悉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规律的队伍。在管理队伍中,要引入更先进的技术培训,掌握信息网络的建设、优化、维护,构建基础的学生管理工作系统等。可以通过建设校园内网络,进行内部交流论坛的时时追踪研究分析,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针对学生关心的问题和突发事件,通过团队的交流管理,以及团队所调查,更好的解决问题。
  (二)辅导员服务的合理化配置
  輔导员的体制完善的关键是在于对辅导员的合理配置,鉴于冗员的情况严重,高校在建立辅导员的配置上,不仅应该考虑辅导员的工作经验等各方面,也应该建构体系。高校辅导员并不是对一个班级的学生进行管理而大多是多班管理的情况,因此,高校在完善辅导员队伍建设体制方面可以通过小组的建立作为基础,合理针对所管理的班级进行配备,使辅导员结构有所优化,同时,在任命过程中必须严格进行删选,以专业知识较强的或管理能力较强的为重要的选择标准,力争做到每组配备一个较为优秀的党员干部,从而加大辅导员团队思政建设的水平,改善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创新思想方式的培养
  现代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不仅学生的创新思想愈发增长,辅导员的创新思想也应该与时俱进,学校可以开展一系列创新活动,辅导员作为主导力量,一方面。通过活动的开展培养辅导员的行动能力,激发创造的潜能力,在另一方面。也能够满足学生与辅导员之间的关系,加强合理创新的沟通,通过活动的举办增加接触,有利于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其次,通过组织讲座交流,外派辅导员学习,有利于对工作的更好的掌握,在一定程度上培养辅导员的创新思想。
  六、结语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学生培养、人才输出的重要连接点,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全面多方位的发展是辅导员的工作重点,信息时代背景下,对于辅导员的要求也有了新的定义,传统的模式应该与新的潮流相融合,才能培养学生独立性,有创造性的新思想。高校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对辅导员的要求也在与时俱进,更好的保护学生思想,向社会输出全面的人才是社会做要求的。在发展中,辅导员的变革是必然的,以此,做好辅导员的变革工作,提高辅导员的工作能力,创建新的体系,都在影响着辅导员工作的发展。
  〔参 考 文 献〕
  〔1〕肖霞.新媒体背景下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路径研究〔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6,(06):149-152.
  〔2〕朱正华.浅议“互联网 ”时代高校辅导员能力建设〔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2):108-110.
  〔3〕仝世涛.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创新工作的路径探索〔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14):223-224.
  〔4〕乔旭.互联网 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策略探讨〔J〕.技术与教育,2017,(02):35-38.
  〔责任编辑:侯庆海〕
其他文献
应欧洲成人教育协会、欧盟委员会文化教育总司、德国成人教育研究所、德国成人教育协会国际合作所、奥地利成人教育联合会多家组织与机构的邀请,以北京教科院副院长时龙为团
春秋时.齐襄公被杀后,公子小自和公子纠为争夺王位而战。鲍叔牙助小白。管仲助纠。双方交战中.管仲曾用箭射中了小白衣带上的钩子.小白险些丧命。后来小白做了齐国国君.即齐桓公。
<正> 图书馆作为一个社会文化机构,通过消耗一定数量和特定组合的资源投入,向社会提供其特有的,其他社会机构所不可替代的产出.这种在图书馆活动中投入和产出、费用和效用之
《永远的一课》中那个站起来给大家讲故事的小男孩,数十年后成了大名鼎鼎的作家。他就是法国的莫泊桑!在短短的几十年问,他创作了《羊脂球》《项链》《漂亮朋友》等六部长篇小
夜大学实施学分制,对成人学生的管理将有新的要求,为有利于因材施教,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教师专长,应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开展素质教育、加强制度建设和管理体制建设等方面
在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IFLA)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倡导、赞助和推动下,UAP(Universal Availability of Publication)已为各国图书情报界所接受,并成为工作的努力方
《对诚实的最好回报》中的布鲁克斯因诚实而降低了分数,但却提升了做人的品格、境界与声誉。愿所有小读者不计利益,永远坚守坦诚。
在非洲一些地方,饥饿一直是人们面临的最大威胁。这是一篇出自非洲的儿童齐特姆.阿索萨之手的文章。用心去读,用心去体味这声声哭诉。
随着教育的终身化、国际化、信息化和现代化的到来,教师继续教育应展现出新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发展趋势制度化,教育目标学者化,教学内容合理化及教学手段信息化.
<正> 党的十三大以后,我国的改革正在更深层次和更广的范围里展开。各级各类图书馆的改革正方兴未艾,改革必将带来社会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从而引起人们心理和行为方式急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