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作文批改

来源 :新校园·阅读(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da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从事小学教育教学一线工作近30年,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有许多感慨,特别是在作文批改中有我独特的一点小小见解,我认为教师一定要坚持多鼓励,少批评的原则。我们知道小学生的情感不稳定,而情感是学生作文内容的主帅,作文应发掘有效的情感因素,是学生在写作是受到情感的熏陶,培养高尚的情操,提高作文水平。当教师用肯定赞许的语言来表扬他们时,他们会产生愉快、感动、自信等积极因素;当教师用否定斥责的语言批评他们时,他们会产生厌恶、畏惧甚至仇恨等消極的感情。学生的这两种情感,直接影响到作文的效果,因此在批改小学生作文时,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针对不同的情况,多鼓励,少批评,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对待写作较差的学生,不能一味指责,如“怎么一点想象力都没有”、“简直是废话”、“真是一塌糊涂”等多种消极否定的评语会使学生产生自卑和逆反心理,从而压抑和限制孩子们的才华和发展。要抓住其中的一两点主要内容加以鼓励,让他们对写作产生积极地情感,如我们有一位后进生在写《童年趣事》时,书写工整,思想内容较好,条理也比较清晰,但词不达意,我在加总评时说“有进步,你能写好作文但是以后要在用词造句上多下功夫。”这样会使他们在积极的情感中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对以后作文增强信心。
  对待写作能力强的学生,要严格要求,哪怕是微笑错误也要指出,但不能忽视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又如我班一学生在写“家庭趣事”的写作中,她写到《爸爸戒烟》抓住了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展示了情节,把戒烟过程和怎么戒烟写得生动详细。但结尾不够完整,我在写批语时指出:“真聪明,这件事被你写活了,但若把结尾写的在完整些就更好了。”学生得到老师的赞赏,感到了成功的喜悦,又明白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后来她的作文劲头更高了。
  总之,在作文批改中,恰如其分的批语既能提高学生到写作的积极性,又能不断地提高写作水平,从而达到以评促改,以改促写的良性循环。这样既发展了学生写作的个性特长,又提高好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其他文献
摘 要:运用“健康第一”的新教育思想审视学校体育教育,而高中体育就应把健康教育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以“健康第一”为先导,以终身健身为方向,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引导学生崇尚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  关键词:高中体育;健康教育;终身体育  前 言  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健康是人的基本权利,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健康是生活质量的基础;健康是人
期刊
数学是重要的基础科学,是通向科学大门的金钥匙。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经济学、军事学……都越来越需要数学。马克思说:“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数学也是应用技术、生产建设、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数学无处不在。而数学又是锻炼思维的体操,学习数学可以使我们在思考问题时更加合乎逻辑,更有条理,更
期刊
长期以来,由于礼仪教育得不到应有的重视,造成青少年思想道德水平的严重滑坡,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礼仪教育”已迫在眉睫。尤其是我们农村学校,学生家长的文化层次较低,不太重视对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教育,再加上周围的环境影响,学生的文明礼仪与时代要求相差甚远。作为一名教师在课堂上除了传授知识,开发学生的智能,同时也应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观念和文明行为。一个人的内在素质、外在礼仪,将直接关系到他在
期刊
摘 要:在语文阅读教学的互动模式下,教师作为另一个阅读主体,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对阅读文本必须具有自己的个性阅读体验。这样才能在阅读活动中进行多向多元的思想碰撞,使阅读文本和学生主体进行更好的沟通,帮助学生与作者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心灵对话。  关键词:问题解决;教学;语文阅读  一、通过读去感知  “文者,情之经”,语文教学要重视美读,引导学生披文入情,体味涵咏,读出文章的美味,品出文章的
期刊
语文这门学科是我们今后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我们的生活和学习都离不开语文。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要以语言作为与他人进行交际的工具。而语文教学又是一门艺术。语文课对于学生来讲应该是很有意思的,可以让学生领略到语言文字带来的优美意境。然而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今天,却有很多学生对语文不感兴趣,觉得枯燥乏味。我们应该如何赶上改革潮流,把教与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增强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呢? 
期刊
家常课只是相对于公开课、示范课、展示课而言。不求精致,但求有味,不求华丽,但求真实。  正则小学自2005年进行家常课建设以来历经了“合规范”、“合规律”两个阶段,如今正步入家常课建设的第三个阶段——合范式。  “范式”这一概念来源于哲学家库恩的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英国学者玛格丽特·玛斯特曼对库恩的范式观作了系统的考察,他从《科学革命的结构》中列举了库恩使用的21种不同含义的范式,并将其概括为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资源、环境等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初中地理教学是对学生进行人口、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主渠道。可持续发展教育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使当代中学生明确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严峻环境形势及可持续发展的紧迫性和必然性。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人口;资源;初中地理  一、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正确认识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  1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导入是语文课堂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理想的导入对课堂第一次信息反馈的作用很大,能引人入胜,打动学生的心,诱导从旧知到新知,衔接新旧知识的逻辑,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与激情,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进入学习情境中,促使学生以最佳的心理态势进入新课的学习,为语文教学的顺利进行创造有利条件,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因此,研究小学语文课堂的导入技巧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小学语文课堂导
期刊
摘 要:我国的美术教育有了长足的进步,师资的学历层次都有较大的提高。通过论文评比、公开课观摩和基本功比赛等等,提高了美术教师的各种能力。然而目前的现状还不能尽如人意,首先,美术教师业务水平整体上不高,个别优秀与整体不成比例。其次,教师对美术教育的价值和功能认识模糊,影响教师进一步成长。美术教师的素质是指能区别于其它人群和专业的素质,那就是美术学科知识,美学理论修养的人文素质和实践能力等。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指导,借助信息技术构建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模式,将静态动态互换、化抽象为形象、跨越时空的限制,达到图文并茂,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益。  关键词:科学教学;信息技术;学习兴趣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而实现意义建构的过程。“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建构主义学习过程的四大要素。在这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