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医学中的护心经

来源 :祝您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cx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祖国医学十分注重未病先防,认为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养生保健以及健康的生活习惯来预防疾病。所以,平时我们可以从情志、饮食、起居、环境、劳逸等方面调摄护养心脏。这对保护心脏、预防心律失常的发生十分重要。
  保持精神愉·晚祖国医学认为,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情活动对机体生理功能起着协调作用。但七情太过,超过人体自身调节的范围,则脏腑气血功能紊乱,会引发疾病。七情之中,唯有喜属于良性刺激。喜为心志,笑为心声,经常保持乐观的情绪对健康是有好处的。若长期忧郁、恐瞑、悲伤、忧愁,则易因气机失调而致病。故应做到清心寡欲,养心敛思,处世达观,消除嫉妒,加强道德修养,舒畅情志。
  饮食适宜中医认为,饮食可以化生水谷精微及气血,这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条件。饥饱失常、饮食不洁和饮食偏嗜等饮食失宜的不良习惯往往是很多疾病的致病因素。由饮食引发的气血失调,会导致心脏功能失调。所以,日常饮食要全面搭配,因人而异,五味调和,营养全面。就餐注意定时、定量、卫生,注意避免过度油腻、厚味、生冷,避免过饥过饱。日常可多食用一些益气养血、益心气、养心阴的食品,如小米、大枣、鸡蛋、红糖、龙眼、胡桃、鱼等。同时还应注意戒烟限酒,因为烟酒对心脏的危害巨大。
  合理起居作息起居有常是中医养生的基本要求,只有做到起卧有时,生活规律,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养神气,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另外,衣着调摄与身体健康也有着密切的关系。着衣制装要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并掌握适度,使其具有防护、保健作用。
  居住环境应适宜祖国医学讲求“天人合一”,认为人与自然是有机的统一体,生活环境对人类的生存和健康影响重大。适宜的生活环境可保证学习工作的正常进行,促进健康长寿。人类适宜的生活环境应有洁净的水源,新鲜的空气,充沛的阳光,良好的植被,室内宽敞适中,光照调和,自然通风良好。
  劳逸适度劳逸适度是保证机体气机通畅、血脉调达、五脏安和的重要环节。贪逸无度、过度劳累可导致气血运行不畅通,而致使诸如心律失常等心脏疾病的发生。因此,平时应注意劳逸结合,有张有弛。另外,平时还应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
  辨证论治中医的特点是辨证论治,而且中药因为是几种药物联合应用,所以减轻临床症状的效果比西药好。最近,国内一项多中心研究证实,中药如参松养心胶囊具有副作用低、较美西律抗心律失常作用强的效果。另外,中医的优势还在于“既病防变”。正确的治疗可以及时阻断、中止疾病的发展,或使疾病转危为安,以至痊愈。中医认为,心律失常是由体虚久病、饮食劳倦、情志所伤、感受外邪、药物中毒等原因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心的气血阴阳不足,心神失养,或气滞、痰浊、血瘀、水饮扰动心神而发病。多为虚实夹杂之证。虚证主要是气、血、阴、阳亏损,心神失养;实证主要有气滞、血瘀、痰浊、水饮扰动心神,致心神不宁。所以,对虚者应该补气血,调阴阳,使用养心安神之品,使心神得养则安。对于实者,或行气化瘀,或化痰逐饮,或清热泻火,并配以重镇安神之品,使邪去正安,心神得宁。
  饮食疗法除了药物治疗以外,中医的另一大特色就是通过饮食疗法来治疗疾病,通过食疗来养护心脏。比如,猪心大枣汤:用猪心1个(切块),大枣10枚,龙眼肉15克,煎汤服,适用于血虚心悸。百合鸡蛋汤:取百合30克,鸡蛋黄1~2个,先将百合煮好,加入鸡蛋黄煮熟,用白糖调味服食,适用于阴虚火旺心悸。人参炖乌鸡:将人参10克,乌骨鸡肉150克,共放入炖盅,加适量水,隔水炖熟服食,适用于心阳不振心悸。三七炖瘦肉:将三七10克,猪瘦肉100克,共放入炖盅,加适量水,隔水炖熟服食,适用于心血淤阻心悸。
  (本文作者为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副主任委员)
其他文献
发病率逐年增高/冯立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及骨组织微结构退变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伴有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常“悄悄”发病。一旦被发现,多已发展到一定程度。原发性骨质疏松最主要的两个类型为:女性绝经期后骨质疏松和老年性骨质疏松。而男女性骨质疏松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男性骨质疏松发病原因多样,骨折发生率及骨折后相关的死亡率往往更高。  原发性骨质疏松主要是随年龄增加,体内性激素
中医说的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只是中医的一种习惯说法,并不代表人类的所有情绪。比如,中医七情里没有后悔,也没有嫉妒,但有的人做事情就容易后悔,有的人妒嫉心强,这些也都非常不利于养生。  七情过度易伤脏腑  中医认为,正常的情绪变化是人人都有的,但如果情绪变化过度,不论悲或喜,对身心都不利。《黄帝内经》就明确地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为什么揉耳朵就能养生、长寿呢?大家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耳朵有些像一个侧置在子宫中的胎儿,人身上的器官在耳朵上都会有所体现。如果大家按照一定的方法把耳朵给按摩一遍,就等于把四肢和五脏六腑都调整了一遍。  中医所说的“七窍”,分别是指眼有两窍、耳有两窍、鼻有两窍、口有一窍。它们和五脏六腑、十二经络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下面,就说一说“耳”。  耳为肾之窍,内通于脑,是人体的听觉器官。中医认为,耳和五脏六腑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