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学后教”在语文课堂上的妙用

来源 :学习周报·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0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学生必须要有一个自主学习的意识,能够把握自己的时间和能力,调动自己的精力,集中精神深入地学习和发展,让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更有效率。还要保证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是自愿的,是有积极性的,并且可以让学习效率有一个质的提高。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就需要采取正确的方式,先让学生有自己的思想,并能够将这些思想带到课堂当中,推动课堂的发展。
  关键词:先学后教;语文课堂;初中语文
  学习需要学生有一个过渡的过程,能够有一个自己主动学习的意识。并且可以通过自己的思维推动自己在课堂中学习效率的提高。如果老师想让整节课堂是有效率的,就必须让学生进行良好的预习,对知识做一个自我吸收和总结,也可以对自己不会的知识进行记录,那么这样课堂的发展就会更顺畅,学生也能够在课堂当中最大限度地吸收到有用的知识。
  一、利用小组合作,先学后教
  巧妙地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能够从合作当中探讨出相应的语文思想和语文知识,能够在这样的合作形式当中对知识做一个自我了解和吸收的过程。并且能够对自己吸收到的知识,通过分享和讲解的形式阐述出来,对自己的思维也有一个更好的巩固。那么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并且投入地进行知识的学习,也会起到很好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初中语文《北冥有鱼》的学习中,老师依据这篇课文的难易程度,根据每个段落的多少进行学生讲解的分配。每一段可以分配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进行讲解。这篇课文是一篇文言文,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有一些难点,学生就需要用自己所积累的语文知识和内涵将这些难点进行突破。学生对这篇内容先进行一个简单的梳理,那么在上课前,学生就可以集中在一起进行讨论,将他们需要讲解的那一段落中每一个地方的含义和整个段落想要表达的中心意思都通过讨论的形式总结出来,并且能够整理得清晰明了。在课上时可以直接展现出来,让其他学生也能够更明确地看到。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思维,对一些难点的分析上会有一些吃力,而且他们也没有太多的机会,可以在公众面前进行课文的讲述,老师需要考虑到这一点,能够用包容性的眼光去进行这样的合作讲解方式。如果学生没有能够良好地突破,老师也可以对其进行指导。在课上老师还可以根据学生没有解决的问题,进行相应的深入讲解。让整个语文课堂通过老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变得更加完善和充分。而且通过学生先自己进行学习,让学生对整篇文章有更多自我的思想,对每一个知识点的分析都有自己的思維。那么学生在老师讲解的时候,对某些知识点也能够更清晰地进行了解。在老师讲解的过程中,他们也可以对一些不同的思想进行对比,找出最适当的方法和知识点,让学习可以更充分和正确。那么在学生讲解的过程中,老师也要让每一位学生对每一个组的讲解内容进行良好的记录,能够让自己在别人的讲解过程中得到一个好的知识积累和梳理,而且每个组在讲解的过程中,老师也要进行集中聆听,能够去分析和发现学生讲解的错误和疏漏之处,能够将这些漏洞进行补充。
  二、制作思维导图
  学生制作思维导图,能够很好地将整篇文章的逻辑和脉络梳理清楚,并且在自己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可以将一些知识进行填充,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思维,也可以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产生更多信息的想法,这样对于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积极影响。所以老师就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去针对性地制作文章的思维导图,这样能够更好地体现先学后教的方式,让学生先进行学习,老师在课上根据学生的思维导图进行有效的教学。
  例如:在学习《三峡》的过程中,老师就需要让学生能够提前进行预习,并且在预习的过程中绘制出关于《三峡》这篇文言文的思维导图。文言文的理解和释义都比较困难,所以学生应该用自己的思维去打破这些困难之处,让文言文的学习能够更加游刃有余。而且通过思维导图的绘制,也可以更好地将《三峡》这篇文章当中涉及的一些时间地点进行整理和扩展。那么再通过这样的形式,让学生将《三峡》的相关内容学习到位,也能够将一些时间地点先补充完整。上课的时候,老师需要让每一位学生将自己整理出的《三峡》思维导图进行展示,并且老师可以按照学号让学生到讲台前一个一个进行自己思维导图的讲解。在讲解的过程中,老师应该询问相应的问题,学生为什么会这样制作思维导图?是按照什么线索来制作这个思维导图的?学生回答完之后,老师就可以按照学生的回答,给这位学生打上一定的分数,并根据学生整理的脉络、逻辑还有清晰程度进行评比,得分最高的学生就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这个奖励老师要精心准备,可以让学生免去一次语文作业,也通过这样的奖励措施,可以更好地激励学生有效率地预习,让整个语文的学习能够更好地充满学生自己的思维和思考。
  三、根据文章进行演讲
  学生在学习和预习文章的过程中,不能简单地将所有的文章通读一遍,明白大概的意思即可,还应该对文章的某些内容进行自我剖析和深刻挖掘。能够对文章的某一观点进行看法的表达,而不是简简单单,只是对这篇文章进行一个朗读的过程,而是让学生能够对文章中的某一观点进行解析,而且学会用这个观点去评析,从而表达自己的观点。老师也需要让每一个学生将自己的观点通过课前五分钟进行简单的阐述,做一个简单的演讲。那么老师可以将学生的这些观点进行记录,并将每一位学生演讲的内容整理出来,贴到教室的前面或者后面,给学生做一个好的提醒作用,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预习和学习。而且通过这样的形式,让学生能够对一篇文章进行有效率的预习,可以更好地去总结自己的思维,想好自己想要表达的观点,促进语文内容学习的深入化,那么老师这样进行教学也能够更有效率。
  结束语:
  语文的学习没有太多逻辑方面的知识,但是这一学科的知识是需要学生有足够的涵养和文化去理解、去吸收的。而且语文知识的涵盖面也是很大的,那么学生就要有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去充分地学习和吸收相应的语文知识。先学后教也就显得尤为重要,让学生能够先自己学习,用自己所理解的思路和方法,深入到语文课本的学习当中,使整个学习的过程能够更加有衔接性。
  参考文献:
  [1]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谈谈初中生写作素材的积累[J]. 叶影红.长江丛刊. 2018(23).
  [2]浅谈初中生作文素材积累[J].王雪.当代教研论丛. 2017(01).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初中数学的课堂上,很多老师都将教学重点放在了知识的讲解上,对于定理、概念、公式让学生死记硬背,希望在做题中学生能够进行回想,但是数学是一门应用实际课程,更多的是一种解题思维的教学,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对这一类题的思路和方法,真正对概念、定理进行理解性记忆,而不是为了记忆而记忆,理解之后可以记得更加牢固,从而提高解题效率。本文主要分析数形结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数形结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出台,要求学生可以自主预习所学知识,在正式上课时可以更好地融入到课堂活动中去,在课后将多学习的知识进行合理的应用,从而做到知识的巩固和创新,最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只有学生计算准确,在后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效果才会能加明显。但是有些学生在数学计算的过程中经常出现错误,而教师往往忽略这方面的问题,认为这是学生固有的
期刊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如何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则成为了每位教育工作者所必须关注并寻求解决的问题,本文将分析当前小学数学课堂的现状,并就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提出几点解决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解决策略  引言:  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类学科,小学数学的知识在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小学数学知识也是学生未来进一步学习的基础,
期刊
摘 要:小学语文教育重点在于启发学生语言运用的基础能力,同时在达到基础水平后再进行一定程度的拓展,这样才有利于后续语言学习以及日常应用的效果。在小学阶段,语言运用能力不仅体现在对外表达上,更深层次的思考和理解也是极为重要的内容,所以语文阅读在教学当中具备的特殊地位就不言而喻了。通过阅读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材料理解能力和文字钻研能力,尤其是在掌握正确方法的前提下,更能够让学生理解其中的深刻内涵。  
期刊
通过高中英语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的语言运用进一步得到了提高,国际视野更加宽广,为他们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高中英语教学对于学生语感的培养以及语义的理解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教学当中,需要将实践和理论相互结合起来,注重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不断地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同时,积极地开展阶段性的训练,对各个章节进行分别的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需要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充分地发挥引导
期刊
摘 要:新课标中指出:模型是“数与代数”中重要内容。数学的本质就是它能帮助我们解决现实世界的各种问题,而数学模型正是搭起数学与现实世界的桥梁。  关键词:数学模型;小学数学教学;思维活动  数学模型,一般是指用数学语言、符号和图形等方式来刻画、描述、反映特定的问题或具体事物之间关系的数学结构。小学数学中的数学模型,一般表现为数学的概念、法则、公式、性质、数量关系等。其实建模就是把抽象问题数学化的过
期刊
摘 要:本文立足于日常高中英语教学的真实情况,从“妙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技巧教学,巩固学生基础知识”“合理计划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三个方面出发,对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英语创新教学策略做出了分析与探究。  关键字:高中英语;创新教学;技巧教学;基础知识;计划学习  在当今时代的发展背景下,英语已经成为了学生必备的一项能力,因此,新课程也逐渐要求教师要根据当下时代发展的特点来为学生
期刊
摘 要:本文围绕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展开谈论,分析探讨小学三年级阶段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问题。计算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可以有效增强学生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文章从基础知识、学习兴趣、口算能力、估算能力以及教师点评等多个方面阐述具体的培养方法,力求打造素质性数学课堂,以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进而促使其良好学习习惯以及核心素养的形成。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计算能力;高效
期刊
摘 要:在学生的文化教育课程中,数学的学习是贯穿于学习生涯中不可缺少的课程,同时也是学生们最早接触的课程,数学是学习时间最长的一门课程。当然数学这门学科也是在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一直以来都吸引着广大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密切关注。为此初中阶段就必须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打下结实的知识、思维、方法基础。在初中阶段,学生经常会遇到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不足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通过提问的方式提高
期刊
摘要:阅读作为现代人所必须具备的一项能力,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阅读教学、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本文将分析开展阅读教学的必要性,以及当前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提升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的质量提出几点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引言:  小学高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能力,且这一阶段
期刊